倚伏科技(之)要命的創業

倚伏科技(之)要命的創業

幾天前,八零後著名創業標杆人物茅侃侃在家自殺身亡,據說是開煤氣自殺,這一消息傳出震驚了整個創投界,尤其是與茅侃侃同是八零後的創業群體。茅侃侃自稱是混世魔娃,自小就厭倦學校裡的照本宣科式教育方式,所以他讀完初中就放棄學業自行去社會上尋找機會發展了,後來自己就創業了。

與茅侃侃一起出名的還有另外三位八零後創業明星,李想、戴志康、高燃,他們這四位都是20歲出頭便有了自己的公司,成為八零後年輕人的創業偶像。悲劇的是最早成名的茅侃侃卻最先以這樣的極端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創業者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創業呢?本文主要從以下三點分析。

一,接受最壞的結果。創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據說只有1%的創業者能夠最終成功,而99%的創業者都會是以失敗告終,任何一個準備創業的創業者都應該想清楚自己創業最壞的結果是什麼,自己能不能夠接受這樣一個最壞的結果,如果不能接受那就趕緊停止,如果能接收就可以考慮下一步。不是過了這道坎,以後就是順風順水的了,而是前途仍然未卜,不確定因素一直都存在。

很多創業者並不會太想到自己失敗時的樣子,因為他們都自認為自己所挑選的項目一定是最好的,一定是穩賺不賠的,所以根本就不會有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等到危機真正到來的那一刻,他們都已經陷入困境無法自拔了。馬雲的成功並不是其自身有多麼的優秀,他僅是無數個創業者在市場經濟商場上搏殺後的倖存者而已,我們過於看重成功後的馬雲,而忽略了那些數不清的創業失敗者。

二,拒絕最大的誘惑。據說王石在挑選項目的時候,凡是利潤超過25%的項目,他都不做,他認為創業者應該懂得放下還得懂得堅持,只有能有所放下才能有所堅持。很多創業者肯定不會像王石這樣死腦筋的,他們都是在挖空心思地去找一些投機倒把的機會,去獲取更多的利潤,去賺更多錢。賺錢幾乎成了所有創業者唯一的目標,很多高大上的社會責任感或者企業使命都是富麗堂皇的裝飾品而已。

茅侃侃在與萬家文化合資成立萬家電競後,寄希望於萬家文化的資本運作,希望在萬家文化被龍薇傳媒收購後能獲得資本市場的融資,進而滿血復活。進入資本市場以及與資本為伍都是一種極其快速的融資手段,但商業的本質就是需要能賺錢,自身的商業項目必須得有自我造血的能力,如果把輸血管道放在別人的手裡,那遲早會出事的。

三,保存最好的實力。茅侃侃的電競項目盈利週期比較長,所以被新主人祥源文化所拋棄,據說自2016年11月份以來萬家電競60人的團隊運營費用全部由茅侃侃自己承擔,他為此還賣掉了房子和車子,還向同為八零後創業明星李想借了600萬,但項目持續虧損,又一直無法成功融資,最後萬家電競的賬上只有1000多塊,連當月的電費都不夠,就在這樣困境當中,茅侃侃再也想不到其它辦法後,他選擇了自殺。

創業本身就是凶多吉少,初創企業能夠生存下來其實就已經算是成功了,茅侃侃用這樣一種極端的做法來為他的創業做了一個很極端的註釋。很顯然,茅侃侃的做法是極其不理智也極其不符合創業精神的。古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他還有很多的路要走,他還要面對更大的挫折和打擊,怎麼能因為一點債務問題就撒手人寰,你看看人家賈躍亭欠了多少錢,被人罵得多麼慘,照樣還沉浸在自己的造車美夢之中。

創業者需要面對超出常人更多的壓力,他們需要面對來自各個方面的打擊,很多時候還不被親朋好友所理解。當今社會,居然有很多年輕的創業者對神聖的創業還抱著無所謂和玩玩而已的心態,“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古人都很清晰地明白開創事業的艱辛程度,是需要押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力以赴地搏上一搏,就算這樣還要看運氣好不好,運氣不好同樣是一敗塗地。作為創業明星的茅侃侃,他的做法可以被同情,但絕不應該被認可,創業者可以被現實市場無情地嘲弄和打擊,但絕不能自己就先把自己給放棄了,與其不能接受創業失敗的打擊,那還不如老老實實地打工賺錢了。

倚伏科技(之)要命的創業

80後創業者

倚伏科技(之)要命的創業

90後創業者

倚伏科技(之)要命的創業

明星創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