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鍾愛月亮,寫了一首詩,開篇兩句就是經典,既浪漫又唯美

自《詩經》開始,中國的詠月詩不勝枚舉,要論其中最愛月亮,寫的最好,數量最多的當屬李白。李白和月亮是詩壇雙璧,李白因月亮而生,也因月亮而死,他的一生與月亮相伴。李白愛月亮,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在他的詩中,月亮只是總是出其不意的參與其中,自然萬物如此之多,李白卻只對月亮情有獨鍾。

李白鍾愛月亮,寫了一首詩,開篇兩句就是經典,既浪漫又唯美

月亮已經成為了李白的朋友、伴侶和知己。那麼李白又是如何與月亮結緣。這種緣分就寫在他的古詩《古朗月行》中。

《古朗月行》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

這首詩前八句是最為熟悉的,特別是前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生動傳神的表現了月亮的形狀,使人感到非常的新穎有趣。既傳遞了兒童的天真爛漫,也表達了自己與月亮的機緣是如何而來。後兩句寫月亮的顏色和月光的皎潔,看似信手拈來,卻是情采俱佳。特別是用“瑤臺鏡”做比喻,將看似靜態的月亮寫的具有動態之美。

李白鍾愛月亮,寫了一首詩,開篇兩句就是經典,既浪漫又唯美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這裡寫月亮的升起,李白借用神話典故寫月中的仙人桂樹和白兔。他看見白兔搗藥,又看見仙人與桂樹。寫月亮初升時逐漸明朗,宛若仙境的景緻,也發出了疑問。將神話與月亮結合,既描繪出仙境和月亮升起時的狀況,又將自己心中的疑惑和謎團寫了出來,類似於《天問》一樣。古代人無法解釋天文現象,只能通過自己的想象和神話傳說,賦予自然神奇的意義。

李白鍾愛月亮,寫了一首詩,開篇兩句就是經典,既浪漫又唯美

然而月有陰晴圓缺,在李白這裡也不例外。漸漸的月亮由圓而蝕,李白認為月亮被蟾蜍所齧食而殘缺,由此變得晦暗不明。“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這是詩人的希望,相傳后羿射落了九個太陽只留下其中一個,使人們免受天災。在這裡李白希望,也有一個像后羿這樣的英雄出現,為天下人掃清災禍。這正是現實所缺少的,通過月亮的圓缺而由此產生的感慨。

李白鍾愛月亮,寫了一首詩,開篇兩句就是經典,既浪漫又唯美

最後,詩人又發出了自己的感慨和失望。月亮已經看不清了,就沒什麼可看的了,不如早點兒離開吧,這是無可奈何的辦法,詩人心中的憂憤反而更深了。然而,李白還是喜歡月亮的,他對月亮的深愛並沒有減弱,所以內心還是不忍一走了之,矛盾重重,憂心如焚。

李白鍾愛月亮,寫了一首詩,開篇兩句就是經典,既浪漫又唯美

月亮的圓缺本來是自然現象,也是正常規律。但是在李白的心中卻變得十分痛心,這好比自己喜愛的事物變了模樣,月亮的變化令李白不忍直視。一個“不足觀”,一個“催心肝”,恰是此詩的落腳點。既然沒有必要看了,也就不想看了。但又因為心中對於月亮的執念,不忍走開,於是才有的摧心肝之痛。

李白鍾愛月亮,寫了一首詩,開篇兩句就是經典,既浪漫又唯美

有人將這首詩寄寓了很強的時代色彩,認為李白是用月亮比喻當時奸臣弄權,民不聊生的現狀。拋開這樣一層意思,單純來看這首詩。這就是李白的一首詠月之作,寄託了他對月亮的深情。想來沒有了月亮的李白是痛心的,而離開了李白的月亮也是孤獨的。現在的人們看到月亮,大多隻能說一句:“月亮太美了,太圓了,太亮了。”而能寫出如此美妙的詠月詩的人,卻少之又少。人們也只能反覆歌詠古人的詩句,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遺憾!月亮一直都在,只是像李白一樣的人不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