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全網惡評的鹿晗和《上海堡壘》,冤嗎?

導語

8月9日中午,小夜打開票房APP,看到了令自己吃驚的一幕——新上映的《上海堡壘》,單日即時票房竟然超過了《哪吒》...要知道《哪吒》上映14天以來,單日票房冠軍還從未旁落過。

被全網惡評的鹿晗和《上海堡壘》,冤嗎?

事實證明小夜多慮了,僅僅過了三個小時《哪吒》就迅速扳回劣勢回到單日第一,而且最終反超三千萬。

01 無差別的差評

看過《上海堡壘》的觀眾們的反饋基本一致,幾乎是一邊倒的差評。

有網友直言電影是“有科幻元素的三角戀”故事:

被全網惡評的鹿晗和《上海堡壘》,冤嗎?

連《銀河補習班》也被鞭屍:

被全網惡評的鹿晗和《上海堡壘》,冤嗎?

連對於科幻片最重要的特效,看來也不盡人意:

被全網惡評的鹿晗和《上海堡壘》,冤嗎?


截至發文時,《上海堡壘》的豆瓣評分已經跌到3.5分。

被全網惡評的鹿晗和《上海堡壘》,冤嗎?

還有網友說鹿晗“這麼厚重的劉海兒,帽子都壓不下去,還怎麼拯救地球!”

被全網惡評的鹿晗和《上海堡壘》,冤嗎?

02 除了劇作本身,電影有沒有其他問題?

昨晚,中國電影報道官方微博發佈一條消息,有網友反映《上海堡壘》有多個場次的時長非常詭異,平均只短短的有35分鐘:

被全網惡評的鹿晗和《上海堡壘》,冤嗎?

小夜也收到了許多網友類似的評論,例如“電影院還沒開門的場次”居然爆滿:

被全網惡評的鹿晗和《上海堡壘》,冤嗎?

很多場次只買了邊邊角角的座位,好像是“保潔阿姨買的”:

被全網惡評的鹿晗和《上海堡壘》,冤嗎?

烏魯木齊早上10點,相當於北京的早上8點,居然也爆滿:

被全網惡評的鹿晗和《上海堡壘》,冤嗎?

下面小夜為大家解釋一下這些“神奇”的操作背後可能藏著什麼貓膩。

1、場次的時間設置的非常短:

影院把場次片長調短,就可以在一天有限的時間裡多排許多場次。這些異常的場次,是不可能對普通觀眾售票的,只能是電影出品方和影院合作將這些場次的票買完。多“造”場次出來,是為了讓片方多買。

2、黃金時間的場次,只買邊角座位:

現代化、精細化的影院運營中,影院經理們會時刻盯著自己店面的場次售票情況,一旦發現有場次長時間空場,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刪除場次,替換成其他更上座的影片。有的片方就為了防止自己的影片場次被刪除,在影院已排好的黃金場次中進行購票“佔座”;但同時為了不影響其他“正常”顧客選座,所以只“佔”邊角座位。

3、很早的早場、很晚的晚場卻爆滿:

毫無疑問,這些時間嚴重異常的場次電影票,應該全都是片方買下的。

被全網惡評的鹿晗和《上海堡壘》,冤嗎?


那麼片方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買電影票呢?

這是利用了觀眾的從眾心理。

因為在常識中一部電影的票房越高就代表這部電越被大眾認可。片方投入一定的資本把電影的票房做高,從而吸引更多人走進影院,以撬動更多的票房。

大家一定還記得2016年3月上映的《葉問3》,資方快鹿集團將電影玩成了一場資本遊戲,製造了7600場虛假排片,最後遭到重罰——多人被判無期,快鹿集團以集資詐騙罪被判處罰金15億元人民幣。

如今《葉問3》的臭氣還未散去,《上海堡壘》就步其後塵?是不是《葉問3》的處罰太輕了?

03 電影市場越來越理性

小夜對於鹿晗的個人形象以及流量明星們沒有任何偏見,如果他們能在馬不停蹄的吸金之外,多接有深度的好作品,多磨練演技,才能讓自己的偶像光輝更經得起時間考驗。

被全網惡評的鹿晗和《上海堡壘》,冤嗎?

自從2014、15年的線上票補大戰過後,國內電影市場已逐步趨於理性,觀眾們已經學會了用腳投票——高口碑的作品得到高票房,已經越來越成為常態。

在這種大環境下,如果電影製作者們還是一味的盲從明星的力量,只圖浮躁地“圈地圈錢”,而不是腳踏實地打磨劇本、花重金打造特效,把更多精力投放到影片內容上,那最終只會繼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收穫更多罵聲。

#時常通俗,偶爾藝術#動動手指,關注小夜,一起看好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