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少快樂,來讀蘇東坡

人生少快樂,來讀蘇東坡

人生為何少快樂?只因未識蘇東坡。

心理學大師羅傑斯說:"人生最重要的,是擁有製造快樂的能力。"

製造快樂的能力來自於三個方面:放下過去的能力。 面對現實的能力。享受當下的能力。

這三方面,蘇東坡都是絕頂高手。所以蘇東坡成了中國五千年來最懂生活的人。他是一位值得我們終身學習的偉大生活家。蘇東坡之於我們的意義,是他對生命經驗深度和廣度的開拓,是他對日常生活永不衰減的熱情和想象力。

我們一直看重作為文學家的蘇東坡,而忽視了作為生活家的蘇東坡。其實,作為生活家的蘇東坡更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因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擁有發現快樂和製造快樂的能力。

1057年,20歲的蘇軾和19歲的弟弟蘇轍進京趕考。這一年科考的主考官是大文豪歐陽修,副主考官是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參加考試的學生有哪些,說出來嚇死人。除了蘇軾、蘇轍,還有張載、程顥、程頤、曾鞏、曾布、呂惠卿、章惇、王韶。這十人後來都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一屆科考,因此被稱為"千年科舉第一榜"。考完閱卷,梅堯臣拿著一張試卷手舞足蹈。歐陽修接過一看,嘖嘖讚歎:"真是妙文啊!"他提起筆,立即想把此卷圈為"第一"。正要下筆,他忽起一念:"這肯定是我弟子曾鞏所寫,我若將他圈為第一,其他人必會覺得不公。"於是筆鋒一轉,將此卷定為"第二"。哪知解封一看,此卷作者竟是蘇軾。

北宋後期政壇最大的政治事件,就是黨爭——新黨和舊黨之爭。新黨以王安石為首,要改革,要變法。舊黨以司馬光為首,要保守,要持舊。兩派互不相讓,鬥得你死我活。而剛剛步入仕途的蘇軾呢,既不新也不舊,既不左也不右。我不站隊,我只看這事對老百姓好不好。"

新黨得勢,大力推進均輸法、青苗法等改革,急功冒進,引發諸多社會問題。蘇軾站出來說:"這樣激進要不得,急易生亂……"新黨就不爽了:"敢反對,我弄你。"於是,蘇軾就被不斷貶謫流放。

舊黨得勢,便全盤否定改革,恢復舊制。"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看到蘇軾以前被新黨打壓,舊黨就以為蘇軾是自己人,便讓他青雲直上,從八品升到正三品。哪知蘇軾升官後不但不感激涕零,反而站出來批評舊黨:"改革雖有弊端,但也有很多益處,不能全盤否定。"

舊黨不爽了:"竟敢幫新黨說話,我弄你。"於是,蘇軾又被不斷貶謫流放。

在新舊兩黨的反覆得勢和失寵中,蘇軾總是顯得那麼不合時宜。"新黨看他像舊黨,舊黨看他像新黨。"左右不受待見,所以經常被"誤傷"。從政40年,他竟被貶謫流放了33年。

不論"新"當政,還是"舊"臨朝,不管是仕途順達,還是逆境當道,蘇軾都始終保持著人格的超然獨立,不因"進"而流於逸樂,也不"退"而短其氣節。他是一位真正的君子。

大難不死的他被神宗下放到湖北黃州,任職黃州團練副使,相當於黃州民兵副團長。他"人生的盛宴"就從這裡開始了。

蘇軾帶著一家20多口來到黃州。"我沒法養活一大家子人啊。"於是他就去求見黃州太守徐君猷,"能不能幫我想個辦法。"徐君猷剛好是蘇軾的粉絲:"那我把東門土坡50畝荒地給你吧!"蘇軾帶著一家人,開始了墾荒種糧大生產。這片坡地雖然貧瘠,但足夠大,種上糧蔬,倒也勉強可解決一家溫飽。蘇軾萬分感激這片城東門外的土坡,於是給自己取了一個名字——東坡居士。

一日,蘇東坡與友人劉倩叔共遊南山。友以蓼菜、新筍等野菜相待,蘇軾品嚐後,舉箸慨嘆:"人間有味是清歡。"在經過仕途的起起落落後,蘇東坡終於悟得——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之所以好,是因為它是對生活的超逸,不為名權利所困,只講究心靈的品味。

"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人這一生,與其羈絆於名韁利鎖,不如在心裡修籬種菊。

人生少快樂,來讀蘇東坡

第二年三月初七,朋友勸蘇東坡:這片地太貧瘠了,種什麼收成都不好。離這不遠的沙湖,有塊稻田要出售。賣得也不貴,你可以去買下來。"蘇東坡覺得這建議不錯,便和朋友們欣然前往。哪知走到半路,突然天降大雨。朋友們東奔西竄,狼狽地找地躲雨。蘇東坡卻悠哉遊哉,一邊走路一邊吟詩。到家後,他就寫下了那首著名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把蘇東坡悟道"人間有味是清歡"後的超然,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拄竹杖穿芒鞋,誰怕啊?我依然笑著,"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頭望望走過的路,雖然風雨蕭瑟,但那又如何,我信步歸去,

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人生少快樂,來讀蘇東坡

東坡在經歷幾番起起落落後,終於悟道"人間有味是清歡",所以在藝術上再也不去追求什麼法度規矩,為文寫詩填詞作畫只強調個人心境的自然流露,

"我以我手寫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快也。"從此,他所有藝術門類都邁入超級大師境界。求法度不循規矩的蘇東坡,就此一舉成為中國文化的集大成者。

在散文方面,他與歐陽修並稱"歐蘇";

在詩歌方面,他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在詞作方面,他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在書法方面,他被尊為"宋四家"之首;

在繪畫方面,他是中國文人畫開創者之一。

詩、詞、文、書法、繪畫,樣樣皆是大師。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蘇東坡第一流的作品,如《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寒食帖》等等,大都是他被流放黃州之後的作品。這恰恰應了那句話:真正偉大的藝術家,都是制訂規則的人,而不是遵從規則的人。

蘇東坡不求法度不循規矩,不求別人關注,只求自己舒服。所以為文寫詩作畫便如入無人之境,敢於用情放膽,葷素雅俗皆不避。只為取悅自己的他,沒想到卻取悅了全中國。

很多官員一遭貶謫一受打擊就自暴自棄,但蘇東坡不,無論遭遇什麼不公平對待,他都始終堅守一個原則:以出世的態度幹入世的事業。

他有句名言——"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凡事盡力而為,而後順其自然。

流放杭州,他疏浚西湖,修建了西湖十景之一的"蘇堤春曉"。

流放惠州,他改善民生,設計了廣州最早的自來水供水系統。

流放黃州,他大興慈善,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孤兒院。

真可謂"蘇軾流放三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蘇東坡每每離開此地、調任彼地時,當地老百姓便夾道相送,涕淚橫流。蘇東坡實在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好公僕。

他的工作哲學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以出世的態度幹入世的事業。就是"凡事盡力而為,而後順其自然",成了,固然值得欣喜;敗了,我也坦然無愧。

62歲時,蘇東坡被貶謫到海南儋州。當時的海南,是徹徹底底的蠻荒之地。"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流放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但蘇東坡硬是把這個蠻荒之地變成了"詩和遠方"。沒有好吃的東西,他就開發了牡蠣。他給三兒子寫信說:"牡蠣這玩意太好吃了,千萬不能讓朝裡士大夫知道哦,他們知道了一定要爭著來海南,那我就沒得吃了。"沒有朋友陪我玩,那我就自己找樂子。怎麼找?他居然辦起學堂,教起了書。

1094年,蘇東坡被流放到瘴氣橫行的惠州。朋友們紛紛寫信來安慰他。他卻回信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要我低頭,門也沒有。

人生少快樂,來讀蘇東坡

"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這句話,簡直就是為蘇東坡量身定做的。

老蘇有句名言:"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他理解別人的慾望,理解別人的侷限,知道世界喜歡在荒誕裡鬧成個興高采烈的樣子,所以他從不把別人的荒唐看得太重。

這就是蘇東坡的社交哲學:知世故而不世故。這個"知世故而不世故"由兩部分組成:一半是"人情世故要看透",看透人性,寬恕人性。一半是"赤子之心不可丟",永遠以赤子之心待人。

老蘇和名僧佛印是好朋友。有一次,他寫信給佛印說:"我已修煉到八風吹不動,不貪婪,不嫉妒,不生氣。"佛印回信寫了兩字:"放屁。"老蘇氣得半死,立馬過江找佛印理論。佛印說了一句:"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老蘇馬上就懂了,樂得哈哈大笑:"我的修行還真是如放屁啊!"因為懷抱赤子之心,他便如此性情。

人生少快樂,來讀蘇東坡

老蘇有位畫家朋友叫文與可,特別擅長畫竹,有"墨竹大師"之稱。"胸有成竹"這個成語說的就是他。一次,老蘇寫信威脅文與可說:"你不給我畫竹的話,我就到處去亂畫,並在畫上寫上你的名字。"

文與可也極好玩,他給老蘇寫信說:"我給很多人說了,你畫竹很厲害,但要想得你的畫,得用做襪子的布料來換。"兩人經常互開玩笑,不亦樂乎。後文與可去世,他大哭了五天。差點把一雙眼睛都哭瞎了。

因為懷抱赤子之心,他便如此深情。因為寬恕、率真、性情,深情,

老蘇贏得了朋友遍天下。無論被流放到哪裡,都有許多朋友來看望他。

他有一個朋友叫馬夢得。這個馬夢得太喜歡老蘇了。老蘇被流放後,他便辭官不做了。老蘇被貶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這一跟就是二十年。

北宋時,達官貴人一般只吃羊肉不吃豬肉。老蘇被貶黃州,囊中羞澀,買不起羊肉。他這個好吃狗,哪能天天吃素啊!於是就打起了賤如泥的豬肉的主意。經過反覆實驗,他終於發明了"東坡肉":"慢著火,少著水,火侯足時它自美。"這句話後來也成了做紅燒肉的最高理論指導。

人生少快樂,來讀蘇東坡

老蘇是北宋著名的美食實驗家。他一生髮明瞭東坡肉、東坡魚、東坡羹等60多道著名菜餚。

這也是他的生活哲學:審美地生活。"人活著的意義在於享受生活,如果活得太實用太沒趣,便失去了生命的意義。"這就是蘇東坡的生活哲學。

於是他活成了北宋有名的釀酒師。每每流放某地,他便就地取材。

自釀美酒,款待朋友。流放密州時,他用土米釀酒。流放黃州時,他用黃豆釀酒。他一生中釀過米酒、蜜酒、桂酒、真一酒、天門冬酒、萬家春酒、羅浮春酒、酴醿酒等多種酒品。

人生少快樂,來讀蘇東坡

因為酒,他留下了無數詩篇。比如那首著名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於是他活成了北宋有名的茶藝師。老蘇有句名言:"從來佳茗似佳人。"好茶似佳人,所以必須認真對待。他專注烹茶,留下了許多茶道聖經。他與名相司馬光的"墨茶之辯",更是被譽為茶道中的"千古真經"。

於是他活成了北宋有名的旅遊家。老蘇被貶黃州,窮得吃不起飯了。但依然窮中作樂,四處尋山玩水。那天晚上,月光皎潔,他約了幾個朋友就去遊覽赤壁。泛舟江上,想起赤壁之戰場景,便揮毫寫下了著名的《赤壁賦》。

他真的把生活活成了"詩和遠方"。傑克·倫敦說:"人應該生活,而不僅僅是生存。"這句話像為蘇東坡量身定做的。審美的人生不容將就,即便坐銷歲月於幽憂困菀之下,也要儘可能保留審美的人生態度和精緻的生活藝術,活出人的樣子。

世俗越粗糙,越需要審美地生活——這就是蘇東坡的生活哲學。

人生少快樂,來讀蘇東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