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在家服毒自殺,媽媽崩潰:“你那麼痛苦,為什麼不告訴我?

在很多家庭的認知中,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你的任何需求,任何情緒都是次要的。而父母大多也只關心學習,忽視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內心世界。

可是,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啊。“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龍應臺寫給兒子的信道出了所有家長的心聲。

但是,在現實面前,我們又沒辦法剋制住自己對孩子成績的在意。

孩子的成績就算作為家長的不在意,但是,老師會在意。老師對於孩子的區別對待,使得家長不得不在意孩子的成績。

但是,有時我們只在乎孩子飛的高不高,卻忘記關心他們飛的累不累。

中學生在家服毒自殺,媽媽崩潰:“你那麼痛苦,為什麼不告訴我?

18年在景德鎮昌江一中,就有一名高三學生舒一鵬就遇到了這樣一件事。

11月10日,舒一鵬因在晚自習翫手機被老師發現,老師把媽媽叫到學校:“你們家孩子的書讀到頭了,你把他帶回去,書也全部拿回去。”

從那天開始,舒一鵬就在家裡複習。在家複習的那段時間,並沒有異常表現。

爸爸說,孩子是重點班的學生,成績在班裡中等,性格內向。

“他和往常一樣在自己房間裡,我們都以為他是在複習,也沒有表現出壓力過大或者厭學。”

11月29日,收到學校下發的高考准考證。

11月30日,家人發現舒一鵬身亡。

保溫瓶裡兌了農藥。

他就這樣離開了。

誰也不曾想到孩子平時性情溫和,竟會發生這樣的事。

他爸爸說,學校規定,學生三次被抓到玩手機就要退學。

而舒一鵬就是因為第三次被老師發現在玩手機,被勒令退學,在家複習。

中學生在家服毒自殺,媽媽崩潰:“你那麼痛苦,為什麼不告訴我?

作為家長的,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好好學習,但是,卻沒有在意過孩子有什麼樣的壓力。

孩子把悲傷壓在心底,而我們也總是忽略,以至於發生悲劇,我們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這讓我想到曾經參加一個公益活動,遇到一個小女孩,在做壁畫的時候,她一直一個人在塗色,不和任何一個人講話。

我湊過去問她;“你怎麼不和大家聊天呢。”

她怔了怔:“我不喜歡讀書,雖然成績不差,但是,我家裡人只關心我是否考第一名,其他都是充耳不聞的。他們不像爸爸媽媽,像個監視我的鄰居。”

中學生在家服毒自殺,媽媽崩潰:“你那麼痛苦,為什麼不告訴我?

聽到她的回答,我疑惑了,甚至在想,我的女兒,她會不會也會那樣想過。

我問她:“這件事給你造成很大困擾嗎?”“爸爸媽媽總覺得我什麼也不懂,每天只會說好好學習,我和最好的朋友吵架他們總覺得這是件小事,可是那可還是我最好的朋友啊。”

她的回答點醒了我,是啊。

我們拼盡全力為了家庭,為了孩子,覺得讓她好好讀書,好好工作,卻從未了解過她的情緒。

總覺得孩子家家吵個架沒必要在意。關於孩子的心理,我們卻未曾在意過。

我們覺得這件事實在是太小了,因為我們還面臨著更大的困難。

但是,卻從未想過,那是在她的世界裡,目前面對的最大的事。

他們的情感與心理,就被我們大大的忽略,造成了情感缺失。

曾看過一個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小女孩瑪蒂爾達問:

生活是否永遠如此艱辛,還是僅僅童年才如此?

中學生在家服毒自殺,媽媽崩潰:“你那麼痛苦,為什麼不告訴我?

里昂回答:一直如此。

但是,在這艱難的生活裡,我希望我們永遠是他們最堅強的後盾,他們,跌倒了,受傷了,轉過身時,我們一直都在。

而不是隻一味的用我們的想法強行推給孩子,孩子是獨立的,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

*我們應該多與他們交流,而不是不去理會。《爸爸去哪兒》播出後,大家對於黃磊的女兒多多特別的羨慕,小小的年紀特別的懂事。

其中有一個片段,有人送給多多一隻小狗,多多對它愛不釋手。

貝兒也很喜歡小狗,於是問黃磊,能不能讓她玩一會兒。

黃磊沒有直接答應,而是對貝兒說:“狗是多多姐姐的,你應該去問多多。”

中學生在家服毒自殺,媽媽崩潰:“你那麼痛苦,為什麼不告訴我?

當貝兒玩了狗很久,多多不放心,跑去找爸爸時,黃磊又對女兒說:“你可以自己解決。”

中學生在家服毒自殺,媽媽崩潰:“你那麼痛苦,為什麼不告訴我?

他尊重女兒的選擇,也正是他對孩子的尊重,與孩子好好的溝通,讓多多成為節目中最有責任心、有擔當的孩子。

黃磊說:我從未把她當作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她不屬於我,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

我要教會她這樣是對的,那樣是不對的,我不喜歡擺爸爸的架勢,在我看來,親身示範,讓她身臨其境地體會更好。

如果她不要做一些事情,她就要承擔不做的結果,為自己負責。

他能與孩子保持著朋友般的相處,瞭解她的想法並且尊重的想法,是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學習的。

我們教會他們明辨是非,但也該學會認識自我;我們教會他們好好學習,但也應該關注他們的身心成長。

我們應該告訴孩子:

“你可以勇敢去做,無論發生什麼,請記得,你的背後,有我們!”

“你的悲傷也可以告訴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