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想中的人生是什麼樣的?11位網友的回答

昨天的線上讀書會結束了,上期讀書會推薦的書是:維克多·弗蘭克爾的《活出生命的意義》。而我們的問題是:

你理想中的人生是什麼樣的?

本期精選了11網友的回答,每一位網友的回答都很精彩,不信 ,就來看看吧!

你理想中的人生是什麼樣的?11位網友的回答

網友【黑三】的回答:勿需質疑,生命的意義,必定存在於生命本身。

這讓我想起《少有人走的路》開篇第一句:人生苦難重重。而這個道理,也在這部作品中袒露無遺。

自我超越與自我割離,是文中給出的兩個秘方。

自我超越,即志存高遠。心中看得見更好的,就有了不掛礙眼下困苦的動力與志向。

而自我割離的好辦法,就是將痛苦客觀化。將感知從痛苦中剝離出去,人在地上,心在空中。

這兩者的難點在於,要有「放下」的功力。否則,眼前糾結剪不斷,遠方再美,也只能望洋興嘆。

網友【進擊的石頭】的回答:我從沒有想過理想的人生。我不害怕衰老,不害怕死亡。可是總覺得從未找到人生的意義。

也不用嘲笑別人,小時候為父母活著,現在為孩子活著,完全靠著動物本能往上走!身體雖然沒有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心靈卻好似被禁錮著。知道這種寄生在親情中的求生本能是沒有意義的,但也逃不掉。

實事求是的講,也不是迷茫,就是沒有探求人生意義的動力。就像弗蘭克爾描述集中營里人們的狀態,逐漸對死亡變得麻木。

集中營裡的犯人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讓自己看上去還能幹活兒。這讓我想起了赫拉利在《未來簡史》裡憂心的是一旦民眾成了無用階層,就失去了最後的價值,你甚至會被動的被打上「無意義」的標籤!

這不像小時候寫作文,沒有最後峰迴路轉的反轉,沒有強行拉回主旋律的願望,就是感覺有點兒「喪」。

所以上週我才提議,讀一讀「汪曾祺」,看一朵小花兒,品一碟小菜兒,閒看螞蟻上樹,呆坐且聽風吟。意義,理想,就這樣吧。也許這就是活在當下吧。

網友【靈兮】的回答:印象最深的是書中講到的一個女孩,作者維克多·E·弗蘭克爾當時在集中營中兼任醫生的角色,而那個女孩就要被送進毒氣室了。

他們之間的一段對話讓他一直記憶深刻,猶如一首詩歌:

她說:我感謝命運重創了我,曾經的我被嬌慣壞了。

她指著窗外的一棵樹說:在我孤獨的時候,它是我唯一的朋友。

而那不過是一棵慄樹的一段枝幹而已,枝幹上綻放著兩朵小花。

她說:我常常同她說話。

他問:她會回答嗎?

她回答:是的,她告訴我--我在這,我在這,我就是生命。

生命本身只是一張白紙,生命的意義取決於我們每個人的靈性和悟性,需要我們自身去領悟和創造。生命中那些鮮活的片刻,即便註定會黯淡和消散,也有著無以倫比的豐富質感,讓生命有趣的正是從生到死的過程中,每一道細微的波浪起伏和每一抹光影的顫抖變化,凋謝和悲傷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死亡本身讓生命變得有意義,過去並不意味著消失。正因為不能永遠擁有所以才無比珍貴,也給生命中的遺憾以更多樣的解讀。

你理想中的人生是什麼樣的?11位網友的回答

網友【張俊壽】的回答:我覺得吧,這本書不是在講苦難,也不是在講勇氣,甚至不是在講什麼意義。總之它不是一本方法論的書。

這種書應該用減法來看,也就是說,當人們的財產、職位、家庭、名聲、自由這些社會學意義上的標籤,在集中營裡都被一件一件剝奪的時候,最終還能有什麼殘留的東西來支撐我們?

這個主題在當下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里其實挺有意義的。

作者並不是經歷了集中營的苦難才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其實在他最初放棄去美國的簽證,留下來陪伴家人的時候,他的生命意義就已經確定好了。

「榮耀你的父母,地上的生命將得到延續」《十戒》

集中營只不過讓他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生命的底色。

我們最終認識了人類的本來面目。切記,人類不僅指那些發明了奧斯維辛毒氣室的人,也指那些嘴角默唸上帝或聖母瑪利亞並徑直走進毒氣室的人。

網友【普緒克】的回答:在現實的摧殘下,哪有什麼理想的生活啊,無非是儘量讓自己更舒適體面的生活罷了……

追求叱吒風雲的時刻,不迷失自我,不急功近利,不高高在上,不忘記本真。保持初心,永遠記住要不斷前進的原因。

堅守平平淡淡的時刻,耐得住寂寥,守得住常態,扛得住比拼,壓得住性子。保持動力,堅信烏龜和兔子賽跑,烏龜可以成為常勝將軍。

逃離負面情緒的時刻,不過度在意別人的目光,不過分追求完美的自己,接納平庸的自己,承認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只要放平心態,你會發現其實你也是在每天進步的。

保持好心態,調整好心態,看淡任何事情,學會接納自己,追求更好的自己,也許每天都是完美的一天,也許你正在過你理想的生活。

網友【憶億】的回答:有一句話寫的很好,如果大腦成不了你思想的自留地,就會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受教育方式限制,我們小的時候一直被父母,老師的思想約束,他們告訴我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父母老師允許的就是安全的,我們習慣了在安全的閾值內做事。但是當我們長大,束縛的枷鎖拿開,沒有了行為準則,反而不知所措。

因為在新的環境,我們就面對了很多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中隱藏著危險性和更多的失敗可能性。

但是在平穩的環境中待久了,我們就沒了自己的思想,因為很多事情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就足以面對,但是這樣的生活是毫無意義的,想要自由,想要尋找生命的意義,就要有面對不確定性和試錯的勇氣,去勇敢的嘗試。哪怕失敗,哪怕會受傷,但是,這才是人生。

網友【Aris雪】的回答:因為熱愛,所以追尋。靈魂的客棧不是生老病死,沿途的風景不止傷春悲秋,更多時候是一片混沌無常的晨曦之霧。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這篇高中課本上讓人印象深刻的文章,想必很多人都有讀過。毒氣室,絞刑室,令人髮指的人體實驗、無數猶太人被慘絕人寰的大肆屠殺。無不訴說著二戰時期納粹的殘暴,那是真正的人間煉獄。

而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先生,也曾被關進過奧斯維辛集中營這座死亡工廠。他的家人,父母,都離他而去。最後只剩下他的妹妹活了下來。即使在這種處境下,他還是為心理學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創建的意義療法。成為了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之後,維也納第三大心理學派。

不可思議,一個受盡苦難的人,還能對生命如此的熱愛。67歲學習駕駛開飛機,80歲登上了阿爾卑斯山,這是我們多少人都做不到的。

但是,你不覺得這樣很酷?

你理想中的人生是什麼樣的?11位網友的回答

網友【林汨】的回答:

前段時間我爺爺有了大病,雖然旁人沒明說,但是自己看著一天天糟糕的身體也比較清楚。一般老人,尤其是上了歲數的老人,嘴邊時常掛著死亡的事,在中秋節的家宴上,他又一次的提起這事。剛二年級的妹妹插嘴道,別喪失對生活的信心啊。

一直很感慨,一個古稀之年的老人竟然不如一個小丫頭想的通透。直到讀了這本書,文中令我比較解脫的一段話講到,一些不可控力量可能會拿走你很多東西,但他唯一無法剝奪的是你自主選擇如何應對不同處境 的自由,雖處於和平年代,無法深刻理解二戰集中營中人們的真實感受,但如今,生老病死對於我們而言也算一種不可控力量。關鍵要看我們對待這些的態度。

也許我想,於我而言,做好每一個決定,迎接好每一個明天無非不是一種積極的對待生命,生活的態度。

網友【非 衣】的回答:我時常在自己正在努力學習的時候,感到似乎已經足夠,可以去玩手機了;又或覺得世間「努力便就可以獲得成功」這理由絕對到讓我開始懷疑它的對錯;又或努力一段時間後又開始茫然無措,不知我要幹什麼,我的方向是什麼……

《活出生命的意義》中弗蘭克爾說:人們瘋狂追求權利、金錢、性慾的滿足等享樂的行為原因在於存在空虛,求意義意志的挫折。

做什麼事情總是要有一個目的的,找尋一個意義的,但是若是我們沒有明確的目的,或是我們內心的欲求受到阻礙,我們就會感到沒有意義,就會麻木努力去做著大眾自認為成功的意義或是轉移注意力去放縱——追求權利、金錢、性慾的滿足的享樂。我們會產生心理障礙。為了解決它,我們要找尋生命的意義。

「我們不應去主動詢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因為我們自己就是解答這個問題的主體,也就是說,我們自己就是要去回答生命所提出的問題的那個人,而我們必須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們人生很多困惑希望得到別人的解惑,可是實際上別人所能提供的只有提點而已,所有人都不是你,他們都不會徹底的瞭解你困惑的根源,若一樣,不過是你想到的罷了。所有的事情必須是要經過自己的思考的,要不然明悟的不過是空而已。我們要自己負責,自己找尋意義。

網友【輕歌】的回答: 我以前認為:最理想的人生有嗎?也不過是在不同情境下的人的自然反應吧:對於乞丐,最理想的人生,就是給他幾片面包和一個安身之所,;對於囚徒,就是給他自由;而對於我們普通人,就是抓取身邊所能抓取的,讓自己的生活得以改善。

是的,大多數人是處於這個階段。

但是,除此,弗蘭克爾還告訴我們:有一小部分人,可能超越他的環境,而過一種他內心所要的生活,比如尊嚴,比如道德,比如人道主義,這是人性內在的光輝。即使外界多麼惡劣,你也有內在的自由,選擇讓它們永駐在心中。

網友【熾支】的回答:當我閉上眼睛,模擬死亡,想象一切終將結束,生命走向盡頭……我忘記了一切,一切都變得不太重要。

買東西買貴了幾塊錢,被某個人討厭,曾經被嘲笑,心有不平……

平凡的瑣事,深刻的痛苦,像風一般逝去了。還有什麼重要的事?

在一片黑暗之中,我的心說:畫畫

我即將老去,個子不太高,老得走不動路,可能沒有子女。我坐在一片黑暗中,拿起了畫筆。臉上有一個笑臉,如同小時候那樣。

我知道我終將消亡,帶著我的夢想一起。實現了,或者並未實現。

那延續著的,強烈的願景,將跟隨著我靈魂的記憶,來到我的下一世,留下不可思議的印記。我將要畫畫嗎?我將自己奉獻給理想。眼睛常含淚水,我是幸福的。

電影《觸不可及》中說: 人們為什麼熱愛藝術?因為那是人們來到世界上後留下的唯一的痕跡。

我,不是我的身體,不是我的房子車子,不是我的記憶,不是我的身份名片。我是我的靈魂,我是我的心。我住在身體這個讓我讓我體驗世界的容器裡,我將跟隨自己,我將跟隨自己的心。

跟隨心,在虛無幻化的時間長流中甦醒。如此而已,誠實的生活著,就是最理想的人生吧!

你理想中的人生是什麼樣的?11位網友的回答

本期網友的回答,哪一條最觸動你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告知哦!

我們下週的推薦讀物是《夏日終曲》,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原著,而我們下週的主題是:你相信愛情嗎?你心中理想的愛情是什麼樣的?

文 | 讀書會觀點集合

圖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