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罕見的藝術全才,最可愛的美食家,最豁達的流放者

曾經看過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讓你選擇一個古代文人一起去旅行,你會選擇誰?

最有意思的回答是:李白太灑脫,喜歡說走就走;杜甫太抑鬱,氣氛太沉悶。所以最好的選擇是蘇軾,蘇軾樂觀豁達,愛詩愛酒愛美食,並且有一個有趣的靈魂。

蘇軾:最罕見的藝術全才,最可愛的美食家,最豁達的流放者

電視劇《蘇東坡》劇照

罕見的藝術全才

要問北宋最全的才是誰,蘇軾當之無愧。而且,蘇軾可以稱為文學藝術史上最罕見的全才與天才。

宋代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呂本中認為蘇軾是:“自古以來,語文章之妙,廣備眾體,出奇無窮者,唯東坡一人。”蘇軾的大弟子黃庭堅這樣評價他的老師蘇軾:“翰林蘇子瞻,書法娟秀,於今為天下第一。挾以文章妙天下,忠義貫日月之氣,本朝善書,自當推為第一。”

在唐宋八大家之中,其他七位,在文學以外都有所長,但像蘇軾這樣在文學藝術領域都非常擅長的全才,幾乎沒有。

就連蘇軾被貶黃州的時候,宋神宗還時時惦記著蘇軾,每天吃飯的時候必須要看蘇軾的文章,邊看邊點頭稱讚:“奇才,奇才!”

  • 詩詞領域的集大成者

在詩歌領域,蘇軾與弟子黃庭堅並稱為“蘇黃”,被公認為是宋代詩歌最高成就的代表。

蘇軾寫詩,總能推陳出新。

比如著名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其實在此之前,李白也寫過關於廬山的《望廬山瀑布》,膾炙人口。

但蘇軾另闢蹊徑,沒有跟從李白寫景抒情,而是概括書寫遊覽廬山的總體印象,從中悟出一種生活的哲理來啟發人們思考,全詩巧妙別緻,深入淺出,尤其後兩句廣為流傳。

蘇軾:最罕見的藝術全才,最可愛的美食家,最豁達的流放者

蘇東坡畫像

蘇軾的詩,總是別緻雋永。

比如著名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作者並沒有具體描繪西湖的美景,而是籠統的概括自己所見,筆法非常高妙,給人想象的空間。後兩句比喻新奇,情味雋永,被稱為“道盡西湖好處” 的佳句,以至於“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名。後來的詩人都嘆道:“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

後人評價說:“蘇軾之詩,其境界皆開闢古今之所未有。”

在詞領域,蘇軾與辛棄疾並稱為“蘇辛”,被公認為豪放詞的開山鼻祖。

蘇軾是全能型文學家,不但詩歌成就很高,詞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總的來說,讀者最熟悉,最喜歡,還是蘇軾的詞。

蘇軾進行詞創作,其實很晚。在他三十七歲那年,才開始寫第一首詞。

他不但寫詞,還開創了一個關於詞的新流派,那就是“豪放派”。從此,詞開始突破“詞為豔科”的束縛,開啟了新的征程。

蘇軾的詞,有豪放風格,曠達風格和婉約風格。

豪放風格的代表作,比如《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寫作者出獵之行,“狂”字總領全篇,虛實結合,一展胸中豪放之氣,抒發建功立業之志。

曠達風格的代表,比如《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通過一件小事,盡顯人生得失,情感憂樂,於簡樸中給予了作者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表現了曠達的胸襟。

婉約風格的代表,比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夢記》(十年生死兩茫茫),全詞纏綿哀婉,如泣如訴,採用白描的手法,寫盡了作者對亡妻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唐圭璋評價:“真情鬱勃,句句沉痛”,“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難怪劉辰翁評價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天地奇觀。”

蘇軾:最罕見的藝術全才,最可愛的美食家,最豁達的流放者

蘇東坡《寒食帖》

  • 書法領域獨領風騷

除了詩詞,蘇軾在書法領域也是獨領風騷。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因為蘇軾書法成就很高,非常受人追捧,有一位叫姚麟的官員,很想要蘇軾的字畫,就找到蘇軾的朋友韓宗儒,承諾只要弄到蘇軾的字,就給他十斤羊肉。

於是韓宗儒想到個好辦法,他給蘇軾寫信,想著蘇軾肯定不能不回。沒想到這件事被黃庭堅知道了,告訴了蘇軾。

加上蘇軾那段時間公務繁忙,就真的忘了給韓宗儒回信,韓宗儒派人來索要回信。蘇軾想到黃庭堅的話,就對派來的人說:“告訴你家老爺,本官今天不殺羊!”

雖然蘇軾的書法很好,但他從來都是惜墨如金。他的書法有如其人,隨性自然,不拘泥於某種法度。

在蘇軾的書法中,《寒食帖》最為有名,除了東晉行書天下第一的王羲之的《蘭亭序》,唐代第二的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蘇軾的《寒食帖》被稱為天下行書第三。

  • 繪畫領域獨樹一幟

除了書法,蘇軾的繪畫成就也很高。他是“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擅長畫墨竹怪石和枯木。

蘇軾認為繪畫首先要講究形似,其次更要講究神韻。

他說:“故畫竹必先得成竹在胸,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也就是畫畫的時候一定要成竹在胸,一氣呵成。繪畫不但要表現景物,更要表現內心。

蘇軾:最罕見的藝術全才,最可愛的美食家,最豁達的流放者

電視劇《蘇東坡》劇照

可愛的美食家

蘇軾是個不折不扣的全能藝術全才,天才和奇才。但也是個十足的美食家。

除了大家熟知的東坡肉,蘇軾還發明瞭“東坡羹”和“東坡魚”。

蘇軾還為他的東坡羹作了一首《東坡羹頌》:“東坡羹,蓋東坡居士 所煮菜羹也,不用魚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蘆菔,若薺,皆揉洗數過,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許塗釜緣及瓷碗,下菜湯中,入生米為糝及少生薑,以油碗覆之,不得觸,觸則生油氣,至熟不除。”


煮東坡羹的訣竅在於:菜羹煮沸時必然上溢,但因鍋四壁塗有生油,又有油碗覆蓋,因此不會溢上蒸屜。但是蒸氣上達蒸屜,米飯也就煮熟了。這樣一來,鍋中的菜羹以及蒸屜中的米飯都一次加工而成,方便實惠,價廉飯美,有點兒類似於現在的快餐“蓋澆飯”,做到菜飯合一,簡便易食,蘇軾曾將它介紹給一些道士、和尚朋友,很受歡迎。

蘇軾也曾為他的東坡魚寫有《書東坡魚羹》。


蘇軾:最罕見的藝術全才,最可愛的美食家,最豁達的流放者

東坡魚

蘇軾不但自己喜歡吃,還能吃出名氣,吃出樂趣來。

有一次蘇軾和好朋友劉貢父閒聊,說他和弟弟當年準備考試的時候,每天享用“三白飯”,美味極了。劉貢父好奇什麼是“三白飯”。蘇軾告訴他,是一撮鹽,一碟蘿蔔,一碗白米飯。
不久,蘇軾接到劉貢父的邀請函,請他去吃皛(xiao)飯,蘇軾已經忘記自己曾經說的“三白飯”了。進了劉貢父家門一看,才發現桌子上有一撮鹽,一盤蘿蔔,一碗白米飯。蘇軾恍然大悟,明知上了當,還是不聲不響地吃了這頓飯。


蘇軾臨走時,對劉貢父說,明天我們聚會,我會準備個“毳(cui)飯”給你吃。
劉貢父明知蘇軾會捉弄他,但他想看看“毳飯”究竟是個什麼鬼。於是,他依然如期前往。
兩個人在蘇軾家高談闊論了很久,不知不覺肚子已經餓了,劉貢父要求吃“毳飯”,蘇軾回答,等一會兒就好。
就這樣反覆好幾次,蘇軾始終不肯亮出“毳飯”,最後劉貢父飢餓難耐,強烈要求開飯。
於是蘇軾將劉貢父引入餐廳,可是飯桌上空空如也。蘇軾攤開手,笑著對劉貢父說,鹽也毛(諧音miao,意為“沒有”),蘿蔔也毛,飯也毛,不是“毳飯”是什麼?
劉貢父一聽,不禁哈哈大笑。
這時候,僕人們才送上早已準備好的美酒佳餚,兩位好朋友才痛快地吃了起來。

蘇軾很愛吃,也很會吃,但對於粗茶淡飯,路邊攤,蘇軾也能吃得津津有味。這充分表現了蘇軾作為一個美食家的獨特風采。

蘇軾:最罕見的藝術全才,最可愛的美食家,最豁達的流放者

東坡肉

豁達的流放者

蘇軾是一個天生的藝術奇才,是北宋最偉大的士林領袖,是一位妙趣橫生的美食家。當然,他還是一個立場堅定,愛民如子的政治家。

蘇軾有一種天生具有的飄逸放達氣質,敢於挑戰權貴,質疑權威,對於自己看不慣的事情也敢於仗義執言,就連皇上,他也敢於直諫,說真話,說猛話。

對於王安石的變法,蘇軾認為有些政策太過激進,就進行反對,他還曾給皇帝寫萬言書,即針對變法又針對王安石,針對神宗,哪怕對於最高領導,也旗幟鮮明,敢於直言,無所畏懼。就連司馬光也說:“我這個人,論敢說不如蘇軾”。

蘇軾的這種真性情,心直口快的個性形成了他獨特的魅力。同時,也為他的仕途帶來了風雨。

在被流放海南島三年之後,六十六歲的蘇軾踏上了北歸中原的道路。

對於自己的一生,他用一首詩這樣概括:“心如死灰之木,身似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 一貶黃州

“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到黃州,此時的蘇軾心中充滿驚懼,決定略收鋒芒,好好韜光養晦。

在黃州,蘇軾不敢多作詩,也沒有權力多做事,就自己做農夫,做廚師。

他不但自己發明吃的,還把自己的發明寫成文章,傳給大家一起做菜。

比如,他發明了好吃的豬肉,就寫了一篇《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此外,就連一些小事,他也能悟出獨特的道理。在蘇軾被貶黃州的第三個春天,他和朋友出行遇雨,寫出了著名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一個雖身處逆境,但無所畏懼,不頹廢不放棄的性格倔強,性情豁達的蘇軾呼之欲出。

此時的蘇軾,已然學會了苦中作樂,樂在其中。

蘇軾:最罕見的藝術全才,最可愛的美食家,最豁達的流放者

  • 二貶惠州

哲宗親政後,蘇軾再度被貶惠州。這一次,不再是因為自己的言論獲罪,而是新黨人物對舊黨人物的全面報復。蘇軾作為舊黨人物,是被貶的最偏遠的人。

面對這次毀滅性的打擊,蘇軾表現得反而比之前從容。

惠州市場寥落,買不到羊肉,蘇軾就熬羊骨湯,再像吃螃蟹那樣把骨頭縫裡的羊肉剜出來吃。他不但不覺艱辛,還寫信調侃弟弟蘇轍無法享受這種高級吃法。

此外,蘇軾還積極走進田間地頭,和當地農民打成一片,為了提高插秧效率,蘇軾想把在黃州時看見的插秧工具引進惠州,還專門寫了一篇《秧馬歌》

蘇軾曾說:“住一個小村院子,折足鐺中,糙米飯就吃,便過一生也得。”

這次的貶謫,已經讓蘇軾的內心更加恬淡自若,從容不迫。

  • 三貶儋州

被貶惠州三年之後,蘇軾再次被貶謫到海南島,也就是儋州。

那個時候的儋州,可謂不毛之地。由此可見,蘇軾活著回來的希望微乎其微,或者說,能不能繼續活下去,都是問題。

儋州遠離內陸,瘴氣嚴重,生活條件十分艱辛。

沒有菜,沒有肉,沒有書,和當地人語言不通,這裡簡直就是未開化的蠻荒之地。

缺少醫藥,缺少器具,不能常常洗澡,蘇軾就發明了“幹浴”,每晚睡覺之前,把全身經絡搓揉一遍,驅寒健體。此外,他還發明瞭“旦起理髮”,“午窗坐睡”,“夜臥濯足”等一系列養生方法。

此時的蘇軾,已經完全將生死看透,超然物外,也徹底拋切所有的浮躁,更加接近真實的自己。

三次貶謫,一次比一次偏遠,一次比一次慘烈,但蘇軾並沒有因此沉淪,因此死去。而是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在三次貶官的過程中,不斷適應新的環境,不斷調試自己的內心,不斷錘鍊自己的意志,不斷豐富自己的靈魂,不斷萃取生活的精髓,不斷接近最真實的自己,最終活著走出了儋州,還成就了獨一無二的蘇東坡。


蘇軾:最罕見的藝術全才,最可愛的美食家,最豁達的流放者

電視劇《蘇東坡》劇照

結語

林語堂說:“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

其實,這些還不足以概括蘇軾的全部。

他還是一位天才的文學巨匠,一位全能的藝術大師,一位立場堅定的政治家,一位參透人生的哲學家,一位熱愛生活的美食家,一位名垂青史的生活家。

蘇軾,最罕見的藝術全才,最可愛的美食家,最豁達的流放者。

可愛的蘇軾,永遠活在詩情畫意裡。

如果時光可以流轉,我願回到那個時代,哪怕和蘇軾有一面之緣,也了無遺憾。只可惜,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了。

只願宋朝的月,亮在千年前,也照在每個每個喜歡蘇軾的人的心田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