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暮色闌珊,再見興隆湖 【原創】

隨筆:暮色闌珊,再見興隆湖 【原創】


繞城前行,漫無目標

趕著做完課程資料,午後驅車出去,奔馳在穀雨應節而來的細雨裡。漫無目標地在繞城上前行,一輛輛貨車從旁道呼啦啦過去。腦袋裡突然蹦出了去年秋天去過的興隆湖,那浩渺的煙波升騰眼前。於是,導航一輸,走起。

隨筆:暮色闌珊,再見興隆湖 【原創】


穀雨如絲復似塵”,雨懶懶地飄灑在擋風玻璃上,也懶得掃去。今天我端坐副駕,難得偷閒,拿出耳機,點起歌曲,閉眼,回味。

隨筆:暮色闌珊,再見興隆湖 【原創】


我們出發較晚,已碰上了提前到來的晚高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因著歷來“趁興而去,興盡而歸”的遊玩宗旨,我絲毫不介意這堵車要堵多久,而疫情之後,這堵車似乎都多了一份詩意。

隨筆:暮色闌珊,再見興隆湖 【原創】


傍晚, 抵達興隆湖

終於在5點過,在一錯再錯的調頭中,我們抵達了興隆湖邊。車輛與遊人多已踏上歸程。而我最喜這種天地獨享的感覺。最記得在三亞天涯海角,當我和閨女沿著黑黑的小道走出時,已無任何遊人,只剩海濤陣陣,海浪聲聲。而在蘇州的虎丘,遊人退去後,夕陽餘暉中的劍池更顯肅穆凝重,更能體味出曠古的悠遠。疫情前遊青龍湖,我們也是沐浴在月光裡邊賞月邊遊樂。

隨筆:暮色闌珊,再見興隆湖 【原創】


波渺渺柳依依,一縷孤煙細。”湖邊拂柳垂立,柳色吐新。湖面寥廓,水波不興。幾隻春江水暖可先知的野鴨劃過水面,波紋一路漾去,蕩向湖心。

隨筆:暮色闌珊,再見興隆湖 【原創】


岸邊百草豐茂,鳶尾花形如其名,宛若彩蝶翩翩,雖然我素不大喜色彩豔麗。而白鷺一隻只從草叢兀地飛起,優雅翩然,間或獨自精彩,間或三兩成行。“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燕子們也不時湊下熱鬧,從白鷺的間隙中精確地畫出自己靚麗的身影。

隨筆:暮色闌珊,再見興隆湖 【原創】


一片小小的睡蓮在鳶尾花的四周靜靜地鋪展。“江南可採蓮, 蓮葉何田田。”真想看看魚戲蓮葉間的情狀,可惜,尋了半天都不見其身影。

隨筆:暮色闌珊,再見興隆湖 【原創】


帶著耳機,聽著音樂,沿湖邊北上。一隻孤舟靜默多時,就是等不到擺渡的人和欲歸的客,像極了那句詩:“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隨筆:暮色闌珊,再見興隆湖 【原創】


湖中一小島竦峙,樹木叢生,而遠處青山隱隱一黛,竟讓人想起唐代成都“一瓢詩人”雍陶的《題君山》(君山指洞庭湖):“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我暗自一驚:這是千年後的穿越,還是幹年前的迴歸?

隨筆:暮色闌珊,再見興隆湖 【原創】


暮色闌珊,歸去

天色暗將下來,昏黃的地燈星星點點,倒映在水面。除了那幾只爭歸的野鴨,湖面更顯寧靜。而鳥兒們也“宿鳥歸飛急”,循著家的方向飛去。忽的憶起史湘雲與林黛玉的對詩: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而湖邊黃金菊一片金黃,在蒼茫的暮色中,成為一抹難得的亮色。

隨筆:暮色闌珊,再見興隆湖 【原創】


黃昏最易引發愁思,何況今天正值穀雨,那雨又開始淅瀝。“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那一串串讀書時積累的詞句竟又潛滋暗長,在心裡瀰漫。

隨筆:暮色闌珊,再見興隆湖 【原創】


罷,罷,罷,說好今天的唯一目的是驅散愁雲慘霧。在習慣性多愁善感放飛前,我得趕緊興盡晚回舟。在海來阿木《點歌的人》切切如私語的歌聲裡,我們開始了結束儀式:驅車環湖一週。

隨筆:暮色闌珊,再見興隆湖 【原創】


回首眺望,

天際漠漠向昏黑,湖面浮起氤氳之氣,迷霧一般。不再留戀,歸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