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汙染過程有望在17日夜間結束

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從4月14日開始我市轉為多雲間晴天氣,清晨逆溫較強,進入一輪靜穩天氣過程。14日我市空氣質量為良(AQI為73),首要汙染物為O3,午後O3峰值濃度為139μg/m3,部分區域超過150μg/m3。15日清晨近地面有5.9℃逆溫,邊界層高度從1200m快速下降至500m以下,相對溼度達到80%以上,PM2.5快速累積,上午和夜間時段均出現連續PM2.5小時輕度汙染,個別區域出現短時中度汙染,全天為輕度汙染(AQI為104),首要汙染物為PM2.5,PM2.5濃度較前一日上升62.5%。16日清晨存在多層逆溫,近地面逆溫為3.2℃並伴有輕霧,邊界層總體維持在800m左右,顆粒物累積加劇,我市PM2.5連續超標16小時,並出現6小時中度汙染,中午過後,隨著垂直擴散條件略有好轉,空氣質量改善至良。

本次汙染過程有望在17日夜間結束


4月14-15日中心城區空氣質量變化趨勢圖

本次汙染過程有望在17日夜間結束


4月14-16日大氣邊界層高度日趨下降

NOx和VOCs等前體物濃度高,二次顆粒物轉化速度加快。據成都市環科院分析,本次汙染過程期間,由於午後太陽輻射增強,臭氧濃度升高,大氣氧化性增強,同時由於NOx和VOCs前體物濃度較高,二次顆粒物轉化和累積速度加快。夜間至凌晨時段,受本地移動源排放影響,NO2濃度快速升高,部分區域NO2峰值濃度超過150μg/m3;同時大氣科研實驗室連續觀測到NOx和揮發性有機物中的低碳烷烴快速升高現象,顯示城區受移動源影響突出,其中15日凌晨NO、NOx和VOCs峰值濃度分別達到110μg/m3、269μg/m3和274μg/m3。從顆粒物組分來看:PM2.5中二次組分佔比明顯較高,其中硝酸根持續偏高,峰值濃度達到34μg/m3,佔比高達30%,細顆粒物生成中的氮氧化速率和硫氧化速率持續維持高位,轉化速度快。

本次汙染過程有望在17日夜間結束


4月14-16日大氣科研實驗室觀測到的VOCs組分濃度變化趨勢(注:15日12-23時儀器校準)

本次汙染過程有望在17日夜間結束


4月15-16日凌晨至上午時段異戊烷和NO2等移動源特徵因子變化趨勢

本次汙染過程有望在17日夜間結束


4月15-16日氮氧化速率(NOR)和硫氧化速率(SOR)變化圖

本次汙染過程有望在17日夜間結束


4月14-16日顆粒物濃度及組分佔比圖

以揚塵為首的汙染物排放強度增大

3月以來,我市工業企業、施工工地整體排放水平回升。從社會活動水平分析數據來看,工業源排放整體恢復至日常水平的80%左右,施工工地復工率達到100%,道路機動車車流量日間排放接近或小幅超過日常平均水平,早晚高峰時段尤為突出。從近期市環科院激光雷達車走航結果來看,部分工地施工揚塵以及運渣車、工程機械等移動源排放問題突出。本次汙染過程汙染較重的區域主要集中在主城區,與施工工地以及移動源排放強度密切相關。

本次汙染過程有望在17日夜間結束


近期氣溶膠雷達掃描反演汙染物分佈(紅色部分為疑似顆粒物汙染區域)

本次汙染過程有望在明日夜間結束。根據氣象與生態環境部門聯合會商結果:16日,午後天空狀況較好,空氣質量有所改善,傍晚起雲量增多,夜間有零星小雨,溼度增加可能會加速顆粒物累積;17日,陰天間多雲,夜間低槽過境,有分散的陣雨或雷雨,西部局部地方中雨,氣象擴散條件略轉好,上午顆粒物汙染風險較高;18日-20日,陰天間多雲,有小雨,氣象擴散條件一般;21-23日,受高原低槽和弱冷空氣影響,有一次較明顯降溫降雨過程,氣象擴散條件較好。預計17日空氣質量為良至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顆粒物,18日為優或良,19日為良,20-23日為優或良。

來源:市環科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