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一座香山宮,半部蘭溪史

香山埋忠魂 碧血化神林

莆田:一座香山宮,半部蘭溪史

一座香山宮,半部蘭溪史。香山宮,位於莆田市荔城區新度鎮青垞村,該宮是祭祀宋代來莆築陂治水的“巾幗英雄”——錢四娘。至今,她和木蘭陂的故事傳說仍在民間口口相傳,其精神也一直深受莆田百姓的敬仰。

莆田:一座香山宮,半部蘭溪史

據有關資料記載:傳說中,宋治平元年(1064),長樂女子錢四娘(1049~1067)毅然辭別親人,攜金來莆築陂、治水患。經過3年的施工,陂身工程終於告竣。因選址不當陂被洪水沖毀,錢四娘悲憤難抑,投水自盡,獻出年僅19歲的生命。第二天,在離陂不遠的溝口村山腳下,百姓找到她的遺體。當百姓撈起錢四孃的遺體時,其面容還像生前一樣安詳、美麗,且渾身散發出陣陣濃烈的花香,香氣在方圓數里都能聞到。從此,這座山就叫做“香山”。人們把她的遺體葬在山上,蓋了個廟,取名“香山宮”。香山宮坐西朝東,宋時只是一座墓亭,明萬曆時拓為宮廟。1985年依清代形制進行重建,同時,成立重建香山宮錢四娘紀念館董事會,並闢為錢四娘紀念館。

莆田:一座香山宮,半部蘭溪史

近日,記者前往莆田市荔城區新度鎮青垞村進行深入走訪,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記者來到青垞山腳下的香山宮,從香山橋遠遠望去,在一片杜楦林的包圍中,香山宮猶如一顆耀眼的“明珠”鑲嵌其中。

莆田:一座香山宮,半部蘭溪史

莆田:一座香山宮,半部蘭溪史

香山宮坐北向南,通面寬10米,通進深15米,為單進建築,進深三柱,懸山頂,抬梁減中柱結構。因錢四娘有功於百姓,宋時,朝廷敕封其為“夫人”,百姓俗稱錢夫人。後來,朝廷又加封其為“妃”,人們便將祭祀她的廟稱之為“錢妃廟”。

“清清溪水木蘭陂,千載流傳頌美詩。公而忘私誰創始?至今人道是錢妃。”在香山宮廣場一側,立有一塊郭沫若頌揚錢四孃的石刻。走訪中,香山宮現場負責人林玉程得知記者來意後,熱情地為記者當起嚮導和講解員。“至今,香山宮內還存有一塊錢四孃的墓碑”。在林玉程的指引下,記者在香山宮的神臺下看到一塊刻有“宋錢四娘墓”的墓碑嵌在神臺下的正中間。

“民間有傳說,長樂姑娘錢四娘原本是在莆田開有一家酒館,由於木蘭溪每年都經常發大水,百姓深受水患之害,家破人亡、流離顛沛,錢四娘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有一天,她無意中聽到幾個酒客在閒聊中,談論建陂可以防水災,便暗下決心要捐錢建陂,但修陂築壩是件大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做後盾,錢四娘便把賣酒所得銀子積攢起來,經過長年累月的積攢,有了一定的資金後,她便把錢全部捐出,發動百姓在華亭鎮西許將軍山麓(今龍泉廟前)劈山開渠,攔溪築陂。”林玉程告訴記者,“由於選址不當,又逢特大山洪來襲,造成陂毀功潰,看著辛苦修建的陂被洪水毀壞,錢四娘憤而投水殉陂,獻出年輕的生命,投水自盡後,錢四孃的屍體被溪水衝至青垞村附近便停了下來,村民們敬佩其大愛、無私的精神,決定將其屍體進行安葬,在墓地選址上,村民們犯了難,大家都不敢擅作主張,後來在大家一致提議下,決定將一個裝滿酒的酒罈從青垞山最高處往下滾落,酒罈順著山勢一直往山下滾落,最後在山腳下停止,村民們上前一看,非常神奇的一幕發生了,從山上滾落的酒罈完好無損地立在山腳,於是村民便將錢四孃的遺體安葬該處,由於錢四孃的遺體發出陣陣香氣,百姓們便將該山取名為‘香山’”。

莆田:一座香山宮,半部蘭溪史

莆田:一座香山宮,半部蘭溪史

“抓也十八,捧也十八”。這句民間諺語至今還被莆陽百姓口口相傳,流傳至今。當地老人告訴記者,據說錢四娘發動百姓攔溪築陂期間,由於民工人數較多,於是錢四娘便將錢裝在一個竹筐中,民工每人每天的工錢十八枚銅錢,由民工自己去竹筐領取,期間,有一個民工的母親患病,家中無錢進行醫治,有一天收工取工錢時,其趁別人不注意,用雙手捧了一大把銅錢,偷偷裝入懷中,回到家後,其母親得知兒子的行為後,非常生氣,在母親的教育下,其兒子也感到自己的行為很不應該,於是決定將多拿的錢送回,當他從懷裡取出錢進行清點時,數來數去懷中的錢只有十八枚。後來,此事很快傳開後,“抓也十八,捧也十八”便成了莆陽百姓的民間諺語。

在香山宮前有一片目前國內僅有的紅色樹心的杜楦林,傳說是錢四娘遺體扛上山時,其遺體滴下的鼻血所長,一滴一棵,一直以來,被當地群眾稱為“聖樹”,並細心地進行保護。“這片杜楦樹只在香山宮這一帶生長,移植去其他地方就無法種活,特別的神奇。”林玉程告訴記者。

莆田:一座香山宮,半部蘭溪史

莆田:一座香山宮,半部蘭溪史

莆田:一座香山宮,半部蘭溪史

莆田:一座香山宮,半部蘭溪史

莆田:一座香山宮,半部蘭溪史

近年來,在香山宮前的杜楦林中,豎立著原魯山、嶽正、陳池養等24尊莆陽曆代興修水利功臣的石像,不僅為香山宮休閒、觀光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同時,也是一處文化獨特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據介紹,近年來,青垞村在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大力關心和支持下,不斷加大全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村莊環境,通過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旅遊產業,目前,該村已建設有一個標準游泳池及配套項目和玫瑰園等。按照規劃,該村以“一園四區多點”為發展規劃理念,“一園”即錢四娘文化園,“四區”旅遊綜合服務區、農業生態休閒區、紅色革命體驗區、美麗鄉村核心區。目前,該村正規劃加快打造臨渠棧道、木屋商業街等建設步伐,為建設美麗鄉村、振興鄉村增添新的活力。

(來源:僑鄉時報 記者:翁志鵬 編輯:周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