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霖:民粹主義興起與逆全球化

2008年金融危機後,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抬頭。2016年英國公投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民粹主義夾持下逆全球化思潮被逐步付諸行動。2020年新冠疫情後,有關逆全球化的討論愈演愈烈,逆全球化可能是中長期裡影響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關鍵變量。

一、逆全球化與民粹主義

衡量全球化程度的方法多樣。比較權威的是瑞士聯邦蘇黎世理工學院經濟研究所Jan Sturm教授及其團隊設計發佈的KOF全球化指數,由經濟全球化、社會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3個一級指標加權平均得到,分值越高代表全球化水平越高。

李奇霖:民粹主義興起與逆全球化

KOF全球化指數開始於1970年,最新數據是2017年的。可以看到2007年之後全球化進程慢了下來,而經濟全球化基本停滯。

一些研究,如Peter A.G. Van Bergeijk(2017)認為,全球化的核心是經濟全球化,可以用進口占GDP之比來測量(逆)全球化的程度。法國智庫CEPII 將全球進口額佔全球GDP之比,回溯到了1827年,利用這一研究成果,我們可以觀察更長時間範圍的全球化進程。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中國被動融入世界,全球化進程加速,全球進口額/全球GDP 從1842年的低點5.4%,一路上升到一戰前(1913年)的高點15.6%。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大蕭條,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段時間出現了明顯的逆全球化,1945年全球進口額佔GDP之比只有3.7%。

二戰結束後,在跨國企業推動下,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中國改革開放、冷戰結束是兩個重要時點。全球進口額/全球GDP,雖然有階段性的回落和震盪,但從1946年開始整體是在上升的,2008年到達歷史高點26.3%,此後震盪回落,2018年該比例為23.1%,回到了2004年的水平。

因此,從全球貿易額佔GDP之比的角度來看,可以說2008年是全球化的頂峰。2009到2020這12年間,我們都處在逆全球化過程中。

李奇霖:民粹主義興起與逆全球化

根據Global Trade Alert的統計,2009年到2018年全球貿易干預次數持續上升,2019年短期有所好轉。由歐盟28國、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發起的貿易干預次數,趨勢和全球的基本一致。

李奇霖:民粹主義興起與逆全球化

Global Trade Alert的數據也顯示,2009年到2019年受貿易干預影響次數前10的國家,除中國和印度外均為發達國家。因此,可以認為發達國家是這一輪逆全球化的挑起者,也是主要受影響者。

李奇霖:民粹主義興起與逆全球化

這12年間除了經濟全球化倒退外,政治層面上的逆全球化呼聲也越來越洶湧,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體現得尤為明顯。2016年6月英國通過公投的方式決定退出歐盟,成為首個退歐的國家,這是歐洲經濟一體化乃至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重要的開倒車事件。歐盟內部除英國外,西班牙、希臘、匈牙利、法國、德國、意大利等成員國,也相繼成立了反對歐洲一體化、反對歐元的政黨,有些還相當有影響力,比如勒龐此前領導的國民陣線黨。美國逆全球化的標誌性事件則是2016年特朗普當選總統,隨後開啟退群模式、向多國挑起貿易爭端。

理解這一輪逆全球化的根源,本質上是要弄清楚,為什麼由發達國家主導推動的全球化,率先由它們自己來反對和逆轉。我們認為,這是因為美歐國家目前在經濟和政治層面出現了難以調和的矛盾,政治精英屈服於民粹主義,通過逆全球化行為來轉移國內矛盾。

經濟層面上看,歐美等發達經濟體毫無疑問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在全球產業鏈中發達國家多扮演消費國的角色,進口低價消費品維持了低通脹。更為關鍵的是,發達國家憑藉著資本和技術優勢,在海外投資設廠並將產品銷往全球,賺取海外利潤。

低通脹方面,張步曇(2015)的實證研究表明,進入21世紀後,新興市場國家(中國、印度、巴西、土耳其等9國)的超額供給,帶來發達國家(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等9國)通脹的持續低位運行。同時,進口價格因素對工業化國家的通脹具有顯著的同向影響,新興市場國家廉價產品出口使得發達國家享受了溫和而平穩的通脹。

賺取海外利潤方面,在美國企業體現得尤為明顯。2019年美國企業來自於境外經存貨計價調整的利潤達到542.4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佔美國企業總利潤的25.6%。

李奇霖:民粹主義興起與逆全球化

反觀美國企業經存貨計價調整後來自於本土的利潤,2019年為1580.9億美元,相比於2014年的高點下滑了18.2%。1580.9億美元的利潤規模和2006年的水平接近,而2006年到2019年,美國企業來自於境外經存貨計價調整的利潤增長了1.1倍。

李奇霖:民粹主義興起與逆全球化

但經濟全球化的成果,並不能均衡惠及每個全球化的參與者。在經濟精英享受跨國生產和跨國銷售所帶來的高利潤的同時,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損,可能是由於分配不均,亦或是由於產業外遷導致失業等原因。政治精英為拿到選票,迎合佔社會多數的底層,選擇性忽視全球化帶來的實際經濟利益,將自身經濟出現的問題甩鍋給全球化,煽動民眾反對和逆轉全球化,民粹主義、貿易保護和政治上逆全球化互相強化。

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超出主流預期的是特朗普最終獲勝。《華盛頓郵報》使用每個郡的人口普查數據,以及2012年和2016年的投票數據,分析後得出兩個結論:

一是對比2012年,看2016年哪些郡變紅(共和黨)、哪些郡變藍(民主黨)時,發現五大湖地區的鏽州地帶明顯轉向特朗普。這些州的工業衰退,反全球化思潮相對更為洶湧。在製造業產值佔比超過15%的州中,希拉里只贏得了俄勒岡州的支持。

李奇霖:民粹主義興起與逆全球化

二是各個郡“沒有大學文憑白人”的比例,和該郡2016年共和黨得票率的變化,有很明顯的正相關性。特朗普在低教育白人選民中更受歡迎,《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甚至稱,是“是美國鄉村白人族群把川普推向總統寶座”。

李奇霖:民粹主義興起與逆全球化

特朗普當選,被西方主流媒體稱為“民粹主義的捲土重來”,也被視作是逆全球化的標誌性事件之一。2017年3月22日,知名投資機構橋水基金髮表了一篇61頁的報告《Populism: The Phenomenon》,在這份報告中,橋水基金稱它們創建的衡量全球衝突的指標——發達國家民粹主義指數,當時處於二戰以來的最高點。

李奇霖:民粹主義興起與逆全球化

近年逆全球化愈演愈烈。2018年美國向中國挑起貿易摩擦的同時,也在就貿易問題向歐盟、日本等國施壓。2020年新冠疫情後全球貿易接近停擺,逆全球化的聲音也多了起來,比如4月9日白宮經濟顧問Larry Kudlow稱“一種可能吸引美國企業從中國迴流的政策是,將回流支出100%直接費用化,等於為美國企業從中國搬回的成本買單。”

一些知名學者,比如全球化的暢銷書《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的作者——Thomas L. Friedman,3月17日撰文表達了對全球化的擔憂。哈佛大學教授Stephen M. Walt稱,新冠將創造一個開放度、繁榮度和自由度降低的世界。而全球知名智庫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首席執行官Robin Niblett直言不諱地稱“我們所知道的全球化在走向終結”。

二、民粹主義的興起

和以往一樣,我們所擔心的逆全球化,本質上是發達國家在經濟和政治層面出現難以調和的矛盾時,政治精英以犧牲經濟利益為代價,向民粹主義屈服。那為何民粹主義在2008年之後,尤其是近幾年廣為肆虐呢?

我們認為民粹主義的興起,主要因全球化後新興市場國家崛起,讓發達國家對全球化的認同感變差。加之全球化紅利並未平均惠及發達國家的每個參與者,在經濟增長放緩、收入差距擴大、資產價格泡沫後貧富進一步分化等壓力下,全球化成為這些問題的背鍋俠,反全球化和民粹主義思潮興起,而政治精英的有意曲解,讓反全球化思潮變成逆全球化行動。

第一,新興市場國家崛起,降低了發達國家對全球化的認同感。前面分析過,發達國家毫無疑問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但由於所處發展階段不同,發展中國家通過引入技術、資本,整體獲得了更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在全球GDP中的份額提升。2000年到2018年,金磚國家GDP全球佔比從7.7%躍升到23.1%,同期美國GDP佔比從30.5%下降到23.9%,歐盟GDP佔比26.6%下降到21.9%。

李奇霖:民粹主義興起與逆全球化

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崛起後,在全球政治中的參與度也在提升。2008年後要求改革現有全球治理框架,尤其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的呼聲不斷,這讓全球化的主導者——歐美國家感到威脅,降低了對全球化的認同感。

第二,發達國家內部收入差距擴大,由於產業變遷等原因一些行業所受影響也相對更大。但全球化只是導致這些問題的一個因素,不應該當成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理由。

近20餘年,多數發達國家的基尼係數擴大。在美國體現得尤為明顯,其住戶收入基尼係數從1995年的0.45擴大到2018年的0.49。

李奇霖:民粹主義興起與逆全球化

考察美國1967年到2018年的住戶收入分配數據,發現收入分配在向高收入人群集中。將住戶按收入五等分,1967年到2018年只有最高收入的那20%的住戶收入佔比提升,從43.6%到52.0%,其餘四種收入水平的住戶收入佔比都在下降,其中收入最低的20%住戶收入佔比從4.0%降低到3.1%。

李奇霖:民粹主義興起與逆全球化

在稅前收入前1%的人群中,這種收入集聚效應更加明顯。1980年到2014年,美國稅前收入前1%的人群收入佔比,從10.7%提高到20.2%,佔比接近翻番。在英國、法國和德國等發達國家,稅前收入前1%的人群收入佔比,隨著時間推移也在提高。

李奇霖:民粹主義興起與逆全球化

全球化對各個行業的影響不一,對發達國家而言,部分製造業企業遷移到發展中國家,這既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結果,也是本土產業進一步升級的要求。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佔非農總就業人數的比例,從1980年的20.5%下降到2018年的8.5%,同期製造業GDP佔比從20.0%下降到11.0%。

李奇霖:民粹主義興起與逆全球化

美國製造業的衰落,對部分州比如五大湖地區的衝擊更大,全球化更容易被當成替罪羊,2016年製造業佔比高的州也更支持特朗普。

第三,債務泡沫和資產價格膨脹,導致貧富進一步分化,政治精英通過逆全球化來轉移國內矛盾的訴求更加強烈。

相比於收入分化,財富分化的速度更快。2009年到2018年主要國家中除法國外,成人人均財富基尼係數都在提高。而且這些國家的成人人均財富基尼係數都在60%以上,遠高於收入基尼係數,這意味著財富分化問題本身就比收入分化更嚴峻。

李奇霖:民粹主義興起與逆全球化

貧富分化擴大,除了收入分配不均外,更重要的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整體維持了低利率環境,債務持續擴張。根據國際金融協會的統計,2019年三季度全球債務上升到252.6萬億美元,和GDP的比率達到322%,創下歷史高點。顯然低利率環境和債務擴張,無論是從融資還是投資的角度看,對富人和有產階級都更為有利。

李奇霖:民粹主義興起與逆全球化

低利率環境下,資金進入金融市場,在今年大跌前,美股整體是在創新高。在美國10%的人持有了84%的股票,這部分人群財富增長遠快於其他居民,這導致美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在拉大。

從年齡結構上看,美國大多數的財富集中於出生於1946-1964年的老齡人口手中。對於年輕人而言,資本市場入場時機已晚,生存壓力越來越大,這加劇了美國民粹主義的盛行,這也是為什麼低學歷白人更支持特朗普的原因之一。

李奇霖:民粹主義興起與逆全球化

新冠疫情之前,全球本身就面臨著缺乏一個新興的、能夠加槓桿的大型經濟體的問題,經濟和貿易處於增長停滯狀態。新冠疫情後,美國等發達國家實施的穩定市場和重啟經濟的措施,將會使債務擴張、資產泡沫和貧富差距等問題進一步積聚,可以預見民粹主義將更進一步盛行。對中國經濟和市場而言,需高度警惕民粹主義和逆全球化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