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這三種中藥獲批治療新冠肺炎?

三藥篩選標準:一是藥物近10年內做過流感相關的臨床研究,且有隨機對照的論文發表;二是針對流感病毒,做過藥理和藥效學研究。除此之外,候選藥物還要符合新冠肺炎的病候特徵:具有一定的化溼、解毒、清熱作用。

張伯禮說,企業申報需要提交一系列資料,包括安全性和有效性報告,“疫情這一特殊情況下,程序不能少,科學精神不能忽視”。此次獲批新冠適應症的“三藥”,目前暫未披露相關的臨床試驗數據。

連花清瘟在跨境電商平臺ebay上被熱炒至15.88美元一盒,同樣規格的藥品,價格幾乎是國內的4倍。海外抗疫中的“中藥熱”大多侷限於華人群體和中資機構,國內捐贈的中藥多用於華人社區作為預防性用藥,想進入醫院並不容易。

為何這三種中藥獲批治療新冠肺炎?

國家藥監局已經批准將治療新冠肺炎納入到“三藥”(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和血必淨注射液)的新適應症中。 (IC photo/圖)

聽上去有些出人意料,但卻是事實——全球首個“合法”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既不是公眾寄予厚望的瑞德西韋,也不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力薦的“特效藥”羥氯喹,而是包括連花清瘟在內的3種中藥。

2020年4月14日下午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表示,鑑於“三藥三方”,特別是“三藥”在疫情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良好臨床證據,國家藥監局已經批准將治療新冠肺炎納入到“三藥”的新適應症中。

“三藥”指的是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和血必淨注射液;“三方”包括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和宣肺敗毒方。

“算是拿到了‘結婚證’,從事實婚姻走向了法定婚姻。”4月15日,在離漢前的最後一次媒體發佈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打趣道。“三藥”被官方正式認可,對於抗疫中藥“出海”同樣意義重大——想要在海外出圈,中國相關監管部門的批准是首要門檻。

資本市場很快做出反應。4月14日午間披露連花清瘟的好消息後,以嶺藥業的股價當天下午直線拉昇,創下歷史新高,短短3天內市值飆漲超百億。對於2017年起就步入頹勢的中藥注射劑,血必淨亦迎來逆襲機會。2020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紅日藥業的這一中藥產品,銷售量暴漲約87%。

“不是拍腦瓜誕生的”

根據以嶺藥業和紅日藥業的公告,連花清瘟的說明書中新增“用於新冠肺炎輕型、普通型引起的發熱、咳嗽、乏力”,而血必淨則可用於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的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或/和多臟器功能衰竭。

“這三種藥不是拍腦瓜誕生的,篩選是一個艱辛而科學的過程。”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在媒體發佈會上評價。

為何這三種中藥獲批治療新冠肺炎?

4月15日,張伯禮和劉清泉接受媒體採訪。 (南方週末記者 馬肅平/圖)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醫很早就加入了治療隊伍,且各級政府不斷髮文力推,這在SARS時期是沒有出現過的。早在1月21日,劉清泉就代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趕赴武漢,他的工作是觀察新冠肺炎究竟是一種什麼疾病、中醫該如何認識。在金銀潭醫院和湖北省中醫院觀察了近百例病患後,劉清泉和其他中醫藥專家對新冠肺炎的臨床特徵、症候特徵作出描述,明確新冠肺炎為“溼毒疫”。

1月22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三版)中,第一次出現了中醫治療方案的相關內容。

“從1月22日到27日,中醫藥專家進一步探討,除了湯藥之外,能否篩選出一部分中成藥推廣使用。”劉清泉介紹。篩選有兩大標準:一是藥物近10年內做過流感相關的臨床研究,且有隨機對照的論文發表;二是針對流感病毒,做過藥理和藥效學研究。除此之外,候選藥物還要符合新冠肺炎的病候特徵:具有一定的化溼、解毒、清熱作用。

包括“三藥”在內,1月27日發佈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明確推薦了十大中成藥。事實上,“三藥”都是早已在國內上市的老藥。其中,連花清瘟是在SARS時期研發的中藥專利藥,金花清感顆粒則是2009年在抗擊甲型H1N1流感時研發出的。

2月2日,科技部啟動應急攻關項目,一項重要內容便是對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中推薦的中成藥進行安全有效性的評價。“邊科研,邊治療。”張伯禮說。

“三藥”暫未公開披露臨床試驗數據

“在我們醫院所有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中,中醫藥的參與率達100%。”4月16日,武漢市中醫醫院的一位醫生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這一天,院方召集5位高齡患者接受採訪,其中2位90歲以上,3位80歲以上,都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康復出院。此前的3月15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佈的數據顯示,湖北地區的新冠肺炎救治中,中醫藥參與率達到91.05%。

為何這三種中藥獲批治療新冠肺炎?

84歲的李洪盛和79歲的付春枝夫婦,在武漢市中醫醫院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於2月底康復出院。 (南方週末記者 崔慧瑩/圖)

從表面上看,新增適應症只是說明書上增加了短短几行文字,但張伯禮說,企業申報需要提交一系列資料,包括安全性和有效性報告,“疫情這一特殊情況下,程序不能少,科學精神不能忽視”。

連花清瘟獲批的依據,是一項名為“連花清瘟膠囊/顆粒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研究負責人包括鍾南山、張伯禮、李蘭娟、段鍾平、李興旺、劉清泉、宋元林、賈振華。

張伯禮透露,研究在國內9省市的23家醫院開展,共納入284例新冠肺炎患者。研究結果顯示,主要臨床症狀的消失率、臨床症狀持續的時間,治療組均優於對照組。肺部影像學的好轉達到83.8%,對照組是64.1%;臨床治癒達到78.9%,對照組是66.2%,降低輕症轉重症方法較對照組提高了一倍。

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的資料顯示,連花清瘟的臨床試驗從2月1日開始,計劃到2020年12月1日結束。但張伯禮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該項臨床試驗已提前結束。“起初對疫情的判斷並不樂觀,臨床試驗的週期直接設計到了年底。但臨床試驗鋪開後,入組非常順利,進行得很快。”

以嶺藥業的公告只提到了連花清瘟可對症治療、緩解症狀,並未提及藥品對病毒本身的作用。對此,張伯禮向南方週末記者解釋,“藥品說明書的正文裡,觀察到哪些就寫哪些,改善咳嗽、發熱、乏力,這三點是核心。”

血必淨的臨床試驗組長單位是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臨床試驗在上海中山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等21家醫院展開。研究負責人包括鍾南山、宋元林、邱海波、黎毅敏、劉曉青。

中藥注射劑的安全性一直有爭議。從2010年到2016年,中藥注射劑連續佔據中藥不良事件反應排行首位。在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除了血必淨,還有7箇中藥注射劑被推薦用於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救治。其中,有產品曾因不良反應被國家藥監局要求停用,並緊急召回。

對於血必淨的安全性問題,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邱海波曾在一次發佈會上表示,相關研究表明,血必淨注射液能夠對冠狀病毒導致的炎症因子風暴或者炎症反應有抑制作用,其副作用大約不會高於臨床使用的1%,“基本是安全的”。

此次獲批新冠適應症的“三藥”,目前暫未披露相關的臨床試驗數據。

抗疫中藥“出海”難

國內疫情漸近尾聲,“三藥”新增適應症獲批,病人卻幾乎沒了。但在張伯禮看來,國際疫情拐點未現,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的背景下,“手裡有藥,心裡不慌”。

在海外,連花清瘟的出鏡率越來越高,在跨境電商平臺ebay上被熱炒至15.88美元一盒,同樣規格的藥品,價格幾乎是國內的4倍。4月5日,一位在意大利米蘭的留學生向南方週末記者展示了中國大使館發放的“健康包”——除了20個醫用外科口罩,一句手寫詩“細理遊子緒,菰米似故鄉”,還有一盒連花清瘟膠囊。

一個月前,10萬盒連花清瘟膠囊隨著中國政府派遣的第一批援意醫療專家組漂洋過海。聚協昌的金花清感顆粒,也隨中國醫療專家馳援伊拉克等國家。

目前,海外抗疫中的“中藥熱”大多侷限於華人群體和中資機構,國內捐贈的中藥多用於華人社區作為預防性用藥,想進入醫院並不容易。一些歐美國家不允許進口中藥,中藥湯劑也無法在醫院內使用。

中藥通常為多種成分的混合物,其化學成分並非完全清楚,藥效學作用也不能完全確定,因此無法在西方現有的理論下檢測其藥理、毒理,從而導致難以獲得海外市場的認可。

“所有的草藥製品包括中成藥,必須通過傳統草藥註冊方案(THR),擁有THR標誌和認證號才可在英國銷售。”一位在英國的華人醫生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傳統草藥製品限售法令”從2014年起實施,至今尚無一款中成藥在英國註冊成功。這意味著,哪怕是連花清瘟這樣的抗疫“明星藥”,也無法正常出口到英國大範圍使用。

截至目前,連花清瘟只在泰國、巴西、印度尼西亞、加拿大、莫桑比克、羅馬尼亞這6個國家,分別以“中成藥”“藥品”“植物藥”“天然健康產品”“食品補充劑”等身份註冊,獲得上市許可。以嶺製藥的董秘在回答投資者詢問時提及,雖然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訂單較之前有明顯增加,“但從整體看尚未形成規模銷售”。

最近一個月,張伯禮和多國專家進行了線上交流,交流過後,一些國家產生了聯合研究的想法。他舉例,法國非常想將中國政府認可的某種中藥用於臨床科研。如果這種藥在中國獲批,法國的科研部門提出申報,倫理委員會獲批後,也可投入使用,主要出於科研目的使用。

“我會建議他們試試,畢竟沒藥可治,不用有點可惜。”張伯禮說,一旦國外科研證實有效,會向該國政府提出建議,“但原則是人家有需求,我們不強推”。

南方週末記者馬肅平 崔慧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