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專訪」全國政協委員金李:千方百計擴內需穩外需

來源:中國金融家雜誌


兩會專訪


國內需求尚處於恢復之中,國外需求又按下暫停“按鈕”,企業的產能該送往何處,去哪裡尋找市場?今年,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講席教授金李為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帶來多份提案,蘊含其中的“內需”“外需”成為解答這些問題的關鍵詞。會議期間,《中國金融家雜誌》記者對金李進行了採訪。

「兩會專訪」全國政協委員金李:千方百計擴內需穩外需

金李


擴大內需 :讓消費保障像水、空氣和陽光

    

4月1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可見,黨中央把擴大內需作為當前拉動經濟的重要戰略。

“受疫情影響,我們國家內需在前期下降很快,部分企業員工下崗失業,也有很多中小微企業出現嚴重的經營困難,這些都直接地攻擊到我們的內需。”金李坦然道。

可喜的是,隨著復工復產的紮實推進,擴內需、促消費的一系列措施陸續落地。“疫情之後,政府採用了所能想到的各種針對性措施刺激內需、恢復經濟。”金李告訴記者,例如,新基建和消費券的推出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作為學者,金李認為,在擴大內需的問題上,目前還存在一些政策空白點。“新基建離底層民眾消費還是有距離的,而且其直接惠及的是往往是比較大的企業,對於現在最為困難的民營中小微企業來說,直接支持相對有限。”金李表示。

同樣,消費券雖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部分地區內需缺失的壓力,但在試點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金李告訴記者,例如,很多消費券是消費滿100元減免30元,但很多人並不具備支付70元的能力。而且,從消費券中受益更多的可能是類似京東、阿里巴巴等網紅企業,但這些企業本身就具有強大效率去獲得消費者的支持。而民營中小微企業往往並不能通過消費卷的方式獲得很多便利。此外,甚至消費券也出現了一些被操縱套利的空間,比如有人把消費券放在網站上售賣。

“在現有的這些好政策之上,我們急需一些補充和改善。”為此,金李在《關於復產復工的新思路》的提案中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內需下降的根本原因是部分民眾出現生活困難,基本的生活需求受到較大影響。”金李指出。對此,他呼籲,“對於低收入群體的保障性消費要一次給足量,要讓消費保障像水、空氣和陽光一樣充足,儘快提振消費者信心,凸顯我國制度優越性。”他進一步舉例說,比如復工的公交通勤費全免,在一定額度之內的水電房租由國家報銷,讓吃不起飯的人當志願者領取免費盒飯⋯⋯那麼,如何判斷誰是最需要救治的群體?金李認為,為了防止有人鑽空子中飽私囊,可以發動各方智慧,比如通過提供租房證明、銀行流水、甚至手機追蹤技術等。

“最低收入群體是最需要投資的。我們必須首要保證最低收入群體的生活,這既符合今年脫貧攻堅的階段性目標,又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金李說:“在這一群體得到救治後,企業的內需就能更快復甦,這樣能直接修復經濟的最基本細胞——中小微企業。”此外,金李認為,救治低收入人群將會帶來較大的溢出效應,推動中等甚至中高等收入群體復甦消費。


穩定外需: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面對外部環境變化,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繼在“六保”中提出“保產業鏈供應鏈”之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專門強調“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隨著國內疫後經濟平穩修復,內需將逐漸恢復,但受國外疫情衝擊和全球供應鏈重整的影響,部分出口企業及其上游企業訂單大幅減少。”金李告訴記者:

“擴大外需的重點就是儘可能多地讓出口企業和其上游產業獲得訂單。”

在金李看來,政府在救助企業方面大有可為。他進一步解釋說,只要出口企業提供可驗證的疫前訂單,政府承諾按單繼續付款收貨,過往的外貿訂單可以通過銀行收支記錄和海關出口申報加以驗證,降低鑽空子的可能。“外部環境的惡化對出口企業來說是無法去抗拒的,國家總要比單個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更有資源和能力來應對疫情引起的短期供需失衡。”他如是說。

政府通過救助中小微企業獲得的訂單物資該用於何處?金李認為,可以一部分以救濟物資的形式消費,一部分作為未來公共衛生基礎建設的儲備資源,還有一部分用於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救助。“這樣可以保證企業接下來幾個月訂單不減,企業就倒不了,接下來根據情況再來調整。企業恢復了正常運作,員工、管理層和投資人的工資和財產性收入就會源源不斷,也就間接達到提振消費的目的。”金李表示。

受全球疫情衝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國際貿易和投資更加低迷。一些國家出於維護供應鏈安全的考慮,提出將部分海外企業遷回本國。對於“外資出逃”的輿論,金李表示,其實很多在華的外資企業都非常看重與中國市場的長期深入合作,選擇中國市場大多也是市場化主體出於經濟考量的自發行為。只是少數外國政客並不是基於經濟利益的考量,而是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種偏激極端的思維模式,試圖打壓和遏制我國經濟的發展。

“我們應該竭力和在華外企形成利益共同體,繼續利用其在國外的供應鏈和融資體系,幫助國內企業更好整合資源,擁抱全球化。”金李如是說。對於確有困難而選擇撤離的外資企業,他認為,中國應提供協助,幫助尋找有條件的民企整體接盤,儘量減輕其對於供應鏈、產能和就業的衝擊。同時,金李呼籲,“希望條件具備時他們再回來,這是千金買馬骨。”

正如政府工作報告所言,中國堅定不移“在擴大開放中深化與各國友好合作”,金李告訴記者,“對中國來說,‘去全球化’永遠不是一個選項,中國經濟必定是堅定擁抱改革開放的,必定是堅定支持全球化的。”

“我們應該團結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儘可能地把那些對中國懷有敵意的少數政客的聲音變成非主流的聲音。”在採訪的最後,金李告訴記者,“來華投資的外企都是朋友,我們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用我們一如既往的態度去擁抱全球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