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彝族服飾,用色彩點綴出非遺之花

建水彝族服飾,用色彩點綴出非遺之花

點擊題目下方紅河文旅,瞭解更多文旅資訊。

建水彝族服飾,用色彩點綴出非遺之花歷史上的建水,曾是彝族人的聚散地,也是中原文化與邊地文化交融最為充分的地區。由於歷史緣故,建水彝族服飾多種多樣,繽紛多彩,
被史學家稱之為“穿在身上的史書”。

建水彝族服飾的製作,有的以補、繡工藝結合,有的以工藝花邊拼組,有的以滾、補、挑裝飾,從布料選擇,再到精心刺繡挑花,每道工序都是費工費時的技藝,需要投入相當大的勞動量。現在,建水彝族服飾的製作已被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建水彝族服飾,用色彩點綴出非遺之花

(曲江鎮彝族服飾)

彝族婦女的刺繡本領十分高超,無論在腰帶、衣褲,還是在鞋上都繡有極美的圖案,圖案為圓形、彎尺形、八角形等花鳥圖案,手法採用十字繡、平繡等多種手法。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和承傳了燦爛的服飾文化,其花樣、款式既古老又精美,各種刺繡極為豐富。

建水彝族服飾,用色彩點綴出非遺之花

(青龍鎮彝族服飾)

居住於建水北部山區的彝族,遍佈曲江、利民、盤江、甸尾、李浩寨等鄉鎮,與漢族交往密切,經濟文化相對發達,服飾受漢文化的影響較多。男性服飾裝飾少,服飾色調有青、藍、白等。一般上著中領對襟衣,下穿寬襠打折褲,足蹬多層毛邊布鞋。節日盛裝時外罩一件領褂。女性內穿中領右衽大襟衣,外套繡花圍腰,下著寬腿扭襠褲,褲角邊有裝飾。頭飾常將長髮編成獨辮並續接假髮辮,在接發處用紅繩纏繞三道,再以沙帕包裹,盤於頭頂,後頭露出三道紅頭繩,所以又稱“三道紅”。此服飾亦被專家、學者稱為建水型彝族服飾。

建水彝族服飾,用色彩點綴出非遺之花

(曲江鎮彝族服飾)

南部彝族地區(官廳、坡頭、青龍、普雄等地)由於相對封閉,傳統民族服飾雖受到一定的影響,但保留得較為完整,傳統色彩較為濃重。男子仍保持民族服飾,上著雙領對襟短衣,內衣多為淺色,外衣為青藍色,下襬、衣領、衣帶上繡有三片葉子組成的花紋圖案,前襟以密密麻麻的布紐袢為裝飾,實際使用暗釦或銀紐扣。下作寬腿扭襠褲,腰繫繡花套帶,足蹬船邦繡花毛邊布鞋。

建水彝族服飾,用色彩點綴出非遺之花

(官廳鎮彝族服飾)

建水彝族服飾,用色彩點綴出非遺之花

(官廳鎮彝族服飾)

建水彝族服飾,用色彩點綴出非遺之花

(青龍鎮男子彝族服飾)

聚居於坡頭鄉大石洞的彝族婦女,髮辮編為左右兩辮,扎紅黃兩色頭繩,辮端系以絨球數個,盤於頭頂,包以頭帕,僅露出絨球於腦後,墜耳環。著青黑色寬鬆外衣,左襟大擺,銀幣為扣。緊袖及腕,袖口鑲三道白色或黃色的繡有圖案的花邊。下穿寬襠打折褲,褲角亦繡花邊三道。

建水彝族服飾,用色彩點綴出非遺之花

(坡頭鄉彝族服飾)

建水彝族服飾,用色彩點綴出非遺之花

(坡頭鄉彝族服飾頭飾)

建水彝族服飾,用色彩點綴出非遺之花

(坡頭鄉彝族服飾三道紅)

建水彝族服飾,用色彩點綴出非遺之花

(官廳鎮彝族服飾——鞋)

文丨黃忠貴

圖 | 何錦 黃耀新

責編丨可愛

審核丨李元

各位小夥伴,紅河文旅的投稿郵箱已經開通,歡迎各位讀者朋友積極來稿哦!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建水彝族服飾,用色彩點綴出非遺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