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種植中後期田間管理,必須注重細節,提高產量保證豐收

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與科技的不斷進步,水稻種植技術與田間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其種植過程中主要是廣泛應用高產栽培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措施,因而有效提高了水稻產量,促進農民的增收。大力的提高水稻種植技術,特別是要提高我國北方水稻的種植技術,加強中後期田間管理,對促進我國糧食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水稻種植中後期田間管理,必須注重細節,提高產量保證豐收

一、水稻種植技術

1、水稻品種的選擇

由於不同品種的水稻其特性具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在選擇水稻的品種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其生長特性與產量、潛力等,還應該結合當地的氣候特徵與土壤條件,選擇適合在本地種植、具有高產潛力、抗病蟲害性強的品種。

水稻種植中後期田間管理,必須注重細節,提高產量保證豐收

2、種子的前期處理

(1)選種:在進行播種之前,要嚴格的篩選種子,把摻雜在優良品種中的雜物如癟粒、石塊等挑選出來,這樣就能使種子的純淨度得到提高,在播種之後才能夠保證水稻的出苗率。在對飽滿種子進行篩選之後,還應該把這些飽滿的種子進行分級,把大小相同的種子種在同一塊地裡,以便確保水稻苗的整齊與均勻,同時有利於對田間的管理。此外,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應該曬種,以便在播種之後可以更加快的吸收水分,發芽的速度也能加快。

(2)拌種和包衣:在水稻種子播種之前,需要把種子與農藥放在一起混拌,或者進行包衣,就是在種子的表面,用粘著劑把殺蟲劑或者殺菌劑等進行包裹。對種子進行拌種和包衣可以有效消滅種子上以及土壤中的病蟲,進而能夠減少水稻發生病蟲害的概率。因為病蟲害的困擾是水稻減產減收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在一開始就進行病蟲害的預防是非常有必要的。

水稻種植中後期田間管理,必須注重細節,提高產量保證豐收

3、科學施肥

要在水稻不同的生長髮育期進行。對於具體施肥的數量,需要根據測土配方技術來進行確定。測土配方施肥是目前國際上推廣應用程度最高的高產栽培技術,它在保障水稻得到充足肥料的同時又減少肥料的浪費。

水稻種植中後期田間管理,必須注重細節,提高產量保證豐收

二、水稻田間管理措施

1、加強水層管理

分櫱期水層管理要以淺為主,除高溫乾旱、大風天、地勢高、水質差、施肥期等特殊情況需相對多灌一些水外,通常保持5釐米左右水層,以提高地溫,增強土壤通透性,促進分櫱。低窪地塊和排水不良的地塊,應以淺溼管理為主,防止長期積水。達到要求莖數後,要適當曬田。灌漿後期實行淺、溼間歇灌溉,直至成熟。做到以氣養根、以根保葉、以葉促粒,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物質生產能力。

水稻種植中後期田間管理,必須注重細節,提高產量保證豐收

2、加強病蟲害防治

近年來,水稻條紋葉枯病、紋枯病,稻曲病、稻瘟病、二化螟、稻飛蝨、水稻蚜蟲在東北地區頻發。有效防治以上“四病三蟲”是中後期田間管理的重點。一是防治條紋葉枯病。可在防稻飛蝨和二化螟的同時,加入寧南黴素、病毒靈、菌毒清等,提高水稻抗病能力。二是防治水稻紋枯病。在6月末開始用藥,每隔15天防治一次,一直到水稻齊穗期。藥劑可選擇愛苗、滿穗、井崗黴素、三唑酮、多菌靈等。三是防治稻曲病。在破口期用藥,主要藥劑有愛苗、井崗黴素、三唑酮、多菌靈等。四是防治稻瘟病。在水稻破口、齊穗期、灌漿期三次用藥,採取人機結合的方法進行統防統治。五是防治二化螟。主要藥劑有殺蟲單、毒死蜱等,二代螟在7月中下旬進行防治。六是防治稻飛蝨。可結合二化螟一代、二代進行防治,在7月中旬加防一次。主要藥劑有吡蟲啉、噻嗪酮、敵敵畏、毒死蜱、吡蚜酮等。七是防治蚜蟲。在水稻齊穗期後進行重點防治。防治藥劑有吡蚜酮、氰戊菊脂、毒死蜱、敵敵畏等。

水稻種植中後期田間管理,必須注重細節,提高產量保證豐收

3、防低溫,促早熟

我國東北北部和東部寒地稻作區,障礙型冷害發生頻率高,應引起足夠的重視。要及早做好準備,可通過水肥調節使生殖敏感期儘可能避開低溫,減少空殼率。在齊穗、灌漿期進行根外施肥,促進早熟,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可選用磷酸二氫鉀和尿素混合噴施,也可用其它葉面肥。

水稻種植中後期田間管理,必須注重細節,提高產量保證豐收

4、水稻後期倒伏、早衰、貪青的原因及預防

(1)倒伏。①產生原因:倒伏分為根倒和莖倒。根倒是由於水稻植株長期處於深水中,根系發育不良,紮根淺,根部支持力差,稍受風雨侵襲,就易發生平地倒伏。莖倒是由於莖稈基部細胞纖維素含量少,細胞壁變薄,莖稈不壯,負擔不起上部的重量,發生不同程度的倒伏。從栽培管理角度分析產生倒伏的原因,主要是耕層淺,灌水過深,種植密度過大,根系生長髮育不良,群體通風透光條件不好。另一個是肥水管理不當,片面重施氮肥,分櫱期生育過旺,封行過早,造成莖稈基部節間徒長。②預防措施:科學灌水,要根據水稻各生長髮育期對水分需求的不同,實行淺水插秧,寸水分櫱,分櫱末期擱好田。在保證水分需求的前提下,也要使土壤內有足夠的氧氣含量,促使根系生長強大。合理密植,利於通風透光。合理施肥,不能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使莖稈充實強壯,控制基部節間伸長,從而增強抗倒伏的能力。

水稻種植中後期田間管理,必須注重細節,提高產量保證豐收

(2)早衰。①產生原因:部分植株出現早衰現象是因為前期生長過旺,加速了根葉衰亡速度。另一個是由於後期肥水管理不當,斷水過早,氮、磷肥供應不足,使植株營養體生長得不到養分補充。還有的是因為土壤的通透性差,缺氧和有毒的還原物質多,使水稻後期根系發育不良,減弱根系吸收養分的能力而導致地上部生長衰弱。②預防措施:科學管水,以提高水溫為主,齊穗後到灌漿期,要淺水勤灌,增溫促熟。乳熟到黃熟要間歇灌水,增加土壤的通氣性,增強根系的活力,養根保葉。合理施肥,要巧施穗粒肥,可提高葉片的光合作用能力。

水稻種植中後期田間管理,必須注重細節,提高產量保證豐收

(3)貪青。①產生原因:由低溫、冷害及土壤乾旱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正常生長髮育受到阻礙,生殖生長推遲,營養物質不能按時向生殖生長方面運轉。光合作用強度和光照時間不夠,也加重貪青程度。氮肥用量過多或施用時間偏遲,後期營養生長過旺,也易出現貪青現象。群體密度過大,通風透光條件不好而導致莖葉過於繁茂的,也易產生貪青症狀。②預防措施:科學灌水,防止乾旱。合理密植,避免插植過密,影響通風透光,導致植株徒長。氮肥要根據時間和用量適時供給,不宜過多,防止因植株營養體生長過旺,而出現貪青現象。

水稻種植中後期田間管理,必須注重細節,提高產量保證豐收

三、適時收穫

在水稻成熟後進行適時收穫也是提高水稻產量與品質的重要方法。如果整個水稻田中有90%及以上的植株都出現了莖葉變黃籽粒變硬的情況,並且籽粒出現應該有的色澤之後,就可以進行收穫。而大部分的水稻品種的生長期較長,屬於晚熟的品種.但是產量很高,這時可以適當延緩收穫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