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難封侯,究竟是自身原因還是衛青的排擠和漢武帝刻意刁難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唐初大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裡的名句,藉以慨嘆鬱郁不得志、功高難封爵的乖舛命運。由此,李廣悲劇性的英雄形象被世人所熟知,為其不幸遭遇而憤憤不平。李廣在生平最後一戰征伐匈奴時,不滿大將軍衛青臨戰換將,最後因領兵迷路不甘受辱而自刎而亡,這為他多舛的人生更添悲壯。

李廣一生70餘戰,被譽為飛將軍,為何在對擁有軍功不吝賞賜的漢武帝時期始終難得一侯,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李廣難封侯,究竟是自身原因還是衛青的排擠和漢武帝刻意刁難

李廣到底有多勇?稱其為漢朝第一勇將也不為過

李廣是秦時名將李信的後代,真正的將門世家。自幼便習得一身好武藝,特別是祖傳箭術無人能比。就個人的勇武來說,漢朝雖然名將雲集,但李廣若自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唐代詩人盧綸有詩讚李廣的神勇: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入石稜中。可見李廣的箭術和膂力都非常驚人。

據司馬遷在《史記》裡記載,有一次,匈奴大舉進犯上郡,朝廷派宦官來協助李廣防禦。這名宦官帶著幾十名隨從在趕赴上郡的途中遭遇到三個匈奴人。這三個匈奴人異常勇猛,見到這夥漢軍就開弓進行射殺,以三人之力幾乎殺光了這夥漢軍,宦官也身負重傷。宦官帶著殘餘幾人拼死逃命才到了上郡。

李廣聽宦官說了途中遭到匈奴人阻殺的經過,已明白他們遇到的是匈奴人中最厲害的射鵰人。雕是飛禽中最厲害的猛禽,飛得又高又快,這三個匈奴人專以射鵰為名,可見其射術之精。也難怪能以三人之力射殺漢軍近百人。李廣見遇到強人,也激起了好勝之心,當即帶著百餘隨眾出城去追殺這三個匈奴人。追上三個射鵰能手時,上演了一出百步穿楊的神箭對神箭,結果,李廣親手射殺了兩人,活捉一人。李廣之勇猛可見一斑。

還有一次,在漢武帝時期,李廣出雁門關迎擊匈奴,這次很不幸,李廣兵敗被俘。匈奴單于素聞李廣大名,聽說活捉了李廣,他要親自見見李廣,就讓人押解到大營。當時李廣不但受了傷,還生著病,匈奴人用網兜把他兜著。兩名騎手各執網兜一端,就這樣押解他去見單于。李廣裝著受了重傷死去的樣子,待匈奴人放鬆警惕,他盤算好旁邊一個匈奴人騎的是匹好馬,乘其不備,一個鯉魚打挺,從網兜裡縱了起來,一膀子就把那個匈奴兵撞下馬去,順勢奪了他的馬和弓箭,撥馬如飛的逃了出來,隨後又找到了他的殘部,帶著他們殺出匈奴人的重圍,回到漢朝。

李廣被俘後還能憑著個人的神勇逃脫,這武力值確實非同凡響。

李廣難封侯,究竟是自身原因還是衛青的排擠和漢武帝刻意刁難

李廣大小70餘戰,戰績究竟如何

李廣成名非常早,在漢文帝時就已經上陣殺敵了。漢文帝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66年,匈奴人大舉進犯蕭關,李廣應徵入伍抗擊匈奴,在他的生平第一戰中,靠出眾的騎射技術,他斬殺了眾多匈奴人,因軍功被封為中郎將。後來又多次在戰鬥中表現出色,就連漢文帝都感嘆,若是李廣生在劉邦那個開疆拓土的年代,必定能得個萬戶侯。而漢文帝時期的國策是“無為而治”,對外消停戰事,對內鼓勵生產,發展民生。

到了漢景帝時期,繼承的也是漢文帝時期的國策,“罷止兵戈,予民生產”。對外多是以防禦為主的小戰事,這時期的李廣在防禦匈奴人也是表現不錯的,也每每能出城殺敵。

《史記》:典屬國公孫昆邪為上泣曰:“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恐亡之。”

公孫昆邪愛惜李廣之才,擔心他恃強好與匈奴人鬥勇,請求漢景帝把李廣調離前線,以免他還沒有發揮大才能時就在無謂的爭鬥中早早陣亡,為以後有大用時留備人才。

到了漢武帝時,一改文景以來以防禦為主的國策,開始尋求積極與匈奴主動作戰,這個時期,應該是武將們大展身手的黃金時期,也應該是李廣最好的時期。

漢武帝繼位後與匈奴最早的一戰,是馬邑之戰。此戰,漢武帝採用王恢的誘敵之計,想要把匈奴單于引誘到馬邑來進行伏殺,李廣在這次戰役中任驍騎將軍,隸屬護軍將軍韓安全部下。但是由於設計不周,匈奴單于提前察覺了漢軍的誘敵之計而提前脫餌而逃,這次漢軍是有勞無功,李廣也沒有發揮作用。

李廣難封侯,究竟是自身原因還是衛青的排擠和漢武帝刻意刁難

馬邑之戰的四年後,李廣率軍出雁門關迎擊匈奴,這次出戰兵敗被俘,幸而靠自身的勇武才逃了出來。這次由於兵敗損失慘重,按當時的軍法,李廣是應被斬首的,靠錢物贖罪,才得以保全性命,從將軍貶為了平民百姓。

元朔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23年,漢武帝起用李廣為後將軍,隨大將軍衛青從定襄出擊匈奴。這一次出擊,合騎侯公孫敖為中將軍,太僕公孫賀為左將軍,翕侯趙信為前將軍,衛尉蘇建為右將軍。在其他幾路軍都有收穫立有功勞,而獨獨李廣這路兵馬沒有斬獲,沒有功勞。

元朔八年,公元前121年,李廣以郎中令之職率4000騎兵再度出征匈奴。這次,按既定計劃,李广部要和博望侯張騫先分兵前進然後再進行會合。不幸的是,李廣率部到了指定地點時,張騫卻遲遲沒到。李廣獨自遭遇到匈奴左賢王率四萬匈奴兵包圍。這一戰,李廣仍然表現出了他的英勇,他先派兒子李敢身先士卒去衝擊匈奴以提振己方士氣。然後又把隊列布成圓陣對抗匈奴。李廣親自射殺了好幾位匈奴的副將。在匈奴人的衝擊下,漢軍也死傷無數。直到漢軍的援軍趕到,匈奴人才撤退。此役,李广部將士陣亡一半多。回京後,張騫因延誤軍機獲死罪,後交納錢物被贖罪,被貶為平民。李廣功過相抵,無功無賞。

從李廣的戰績來看,他雖然出戰多次,但是在參加的大的戰役中,基本上要麼損兵折將,要麼是有勞無功,並沒有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取得過比較出色的戰績。

李廣難封侯,究竟是自身原因還是衛青的排擠和漢武帝刻意刁難

李廣之死,衛青有沒有關係

元狩四年,即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再次發起對匈奴的進攻,史稱漠北戰役,漢武帝安排了兩路兵馬出擊匈奴,大將軍衛青率一路,驃騎將軍霍去病率一路。李廣也再度隨大將軍衛青出征。這一次,李廣任前將軍,隨衛青從定襄出發。在進到匈奴境內時,漢軍抓獲了一名匈奴俘虜,獲知了單于的下落。衛青臨時換將,把前將軍李廣調去和右將軍趙食其合兵一路,從東出去,繞到後路阻截單于逃跑。他自己帶著公孫敖從正面突擊。對衛青的這次調任,李廣是極為不滿,要求衛青撤回調令,衛青不允。李廣憤懣的只得去了右路,也沒向衛青打招呼。

這次戰役的結果是,衛青在正面擊敗了單于,李廣迷了路耽誤了行程,沒有及時趕到指定地點阻截單于,以致單于逃脫。按漢律,延誤時期是要獲罪的。衛青派帳前長史去問李廣迷路的原因。李廣本就對衛青抱有極大意見。不願搭理這個長史。衛青又再次傳令,讓李廣去大將軍營裡親自向他彙報情況。李廣沒有聽令,他對部下感慨道;“自己從少年時就開始和匈奴作戰,一生經歷70餘戰,這次有幸與大將軍出戰單于,卻被大將軍調開繞行遠路而迷了路。這也算是天意讓我李廣如此吧!我已經六十多歲了,不能再去忍受那些刀筆小吏們的詰問汙辱。”說罷,就拔刀自刎而死。

李廣死後,軍中將士都為之痛哭,民間百姓們也為他傷心落淚。

李廣之所以自殺,從表面上來看,直接原因是衛青的臨陣換將引起的,他把李廣從前將軍調到了右路,使李廣避開了與單于直接碰面的機會。那這是衛青的擅自作主嗎?《史記》裡透露其實這是漢武帝的安排:

大將軍青亦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

衛青在出發時,漢武帝就交待了,認為李廣已年老,何況素來運氣不佳,不要讓他與單于直接對陣,不然,可能會錯失俘虜單于的機會。

顯然,漢武帝是早有密令給衛青。而李廣這次能隨衛青出征,原本漢武帝是不答應的,是李廣再三懇請出戰,漢武帝才勉強同意。

李廣難封侯,究竟是自身原因還是衛青的排擠和漢武帝刻意刁難

李廣死得悲壯,他力證了一位英雄所擁有的血性,但李廣的死,和衛青其實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漢武帝對李廣及李氏子弟有故意刁難嗎

李廣有位堂弟李蔡,就其才能來說,遠不如李廣,他和李廣一起出道,都從漢文帝時開始進入行伍,而且也曾作為部下隨衛青出征匈奴右賢王時建立了軍功,被漢武帝封為樂安候,不但如此,還在元狩二年,出任漢武帝時期的丞相,官位達到三公。

李廣的兒子李敢以校尉官職隨從驃騎將軍霍去病出徵匈奴左賢王,因建立軍功被封為關內侯。

從李蔡和李敢都因軍功而獲得了侯爵來看,漢武帝並無對李家子弟有何偏見,只以軍功論賞賜。

李廣曾和星象家王朔有過一次聊天,抱怨說自從漢朝對匈奴交戰以來,他沒有一次戰役不參加,一些才能遠不如他的,還有他他以前的部下,這些算起來都有好幾十人被封侯,而他李廣卻征戰數十年就是難以封侯。王朔就問他,生平中可做了什麼悔恨的事。李廣就說,在任隴西太守時,羌人叛亂,他出兵平叛,誘降了八百多人,然後把這八百多人全都殺了。這事讓他一直很悔恨。王朔就說,自古殺降不祥,這或許就是將軍你一直不能封侯的原因。

李廣難封侯,究竟是自身原因還是衛青的排擠和漢武帝刻意刁難


李廣難封的原因所在

從史書的記載可以看出,李廣的名氣和功勳大多是在文景時期建立的,那時的軍事策略主要是以防禦為主,以城堡為據點,與匈奴交鋒也多是陣地戰,就是列陣廝殺。李廣時常能率軍出陣獵殺匈奴。而一旦到了漢武帝時期,常常是尋找匈奴主動作戰,需要深入到匈奴境內作戰,這就體現出將領的將兵能力和機動能力、偵察能力、尋找戰機的能力及長途奔襲的能力。而這些,恰恰是李廣的弱處,從李廣出征的幾次戰役也能看出,他不是迷路,就是兵敗被俘,要麼就是有勞無功。

在李廣的帶兵上,程不識是最好的例子。李廣帶兵對士卒很寬厚,沒有嚴格的隊列,宿營時也不打更設哨,士卒們都很隨性,安逸舒服,因此,士卒也都願意投奔在李廣手下。程不識則完全相反,他對士卒要求嚴格,行軍陣列和駐紮營地都有嚴格要求,夜裡也布好營哨警戒,程不識就說:“李廣治軍不嚴,如果遇到敵人突然襲擊,就很難抵擋。”

李廣的這種帶兵方式,也造成了他在戰場上,很難打出漂亮的勝仗。

李廣難封侯,究竟是自身原因還是衛青的排擠和漢武帝刻意刁難

小結:

李廣難以封侯,更多的原因還是在於自身,他太倚賴於個人的武勇,過於個人英雄主義,憑著藝高人膽大與匈奴人對決。就統兵指揮作戰的兵法和戰術素養來說,還算不得特別的優秀,所以沒有取得出色的勝績,也沒有令人信服的軍功。但無論如何,李廣也是位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