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美術創作中的“繪畫性”問題,在當下尤其是中國畫表達中以摹照片的趨勢,造成繪畫性的“缺席”,其所引發的對創作走向的關注,說明作為繪畫本體的特徵,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手繪的繪畫性,是和其他視覺藝術區別的一個顯著特徵。其從“自然的生髮”到“有意的追求”,從筆法的勾皴點染、筆觸的縱橫翻轉,到點線面形態的長短、方圓及質性的剛柔、神情,在藝術的表達中從未放棄。而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與文化的理解中,不僅作為造型的形式手段,而且作為精神內涵的表現,在傳統與現代不同繪畫的表達中,有著豐富多彩的變化。雖這種變化,有來自攝影術出現對繪畫的衝擊,使西方的繪畫,從傳統的擬形塑形,到現代的“點彩”與“表現”。但中國畫因毛筆的中側、方圓、潤澀等線性,與以線為主的形態結構的契合,使中國繪畫的發端,就以“顯性的筆法墨跡”之韻,呈現出表情達意的繪畫性。因而引發唐代美術理論家張彥遠識定的“不見筆蹤,故不謂之畫”。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女畫家盧芳工筆畫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女畫家盧芳工筆畫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而從鑑賞角度,所看到的“筆蹤墨跡”,是一種神韻與氣韻的生動契合。即從局部形態的筆筆生髮與墨色漸變的節奏,一直到整體圖式渾然一體的呼應與形態貫穿的“一氣呵成”,是由繪畫整體線構的骨架與骨法用筆的功力,以及形態的剛柔、長短、濃淡、虛實等不同意象的同構,在生動的表達中,建立起如同音樂般的神、氣之韻的交響。它既來自“外師造化”,又須有“中得心源”,以及筆法“從一到萬”生髮的氣與力,在變化的生命形態中,所具備的神與意的質性,以及勾皴點染的生命氣息,貫穿於“應物象形”的結構、比例、空間的斷連與呼應之中。因而這種神、情、意的個性化筆痕墨跡,在傳統繪畫的顧愷之、周昉、范寬、董源、龔賢、石濤等的表達中各具特色。因而繪畫性,既是繪畫生成的特徵形式,又是繪畫對現實生命之真,天人合一的識見與表達的準確把握。而這種把握,首先來自對現實生活感受與體驗的準確認知,如郭熙對山的質性有四季不同、角度不同、朝暮陰晴不同、不同地域不同之韻的體驗,如山水畫中不同皴法與自然質性的“應物象形”,以及直抒胸臆的“取象不惑”。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女畫家盧芳工筆畫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女畫家盧芳工筆畫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女畫家盧芳工筆畫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女畫家盧芳工筆畫


  “繪畫性”的存在,不僅是工具的手繪性與目的性及審美判斷之眼、之心的合力,也是視覺表達的虛擬性創造,所具有的特殊性。這種結果如同人類按照自己對生活的需求,去改造物件變成工具一樣,是一種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是在不同歷史語境中從“選擇表現手段”到“發展表現手段”的創造性實踐和智慧的展現。如粱楷筆法淋漓的《六祖砍竹圖》以及油畫筆形、方向與人面結構契合的《弗洛伊德自畫像》等,均呈現出繪畫性的創造特徵。因而繪畫性,是將視覺元素及客觀物象,改造為一種自身獨立並與主題表達相契,而自我滿足的形態與圖式結構。它既有繪畫本體虛擬的抽象性,又有個性對客體物象認知與再造的重組性。亦如“斧劈皴”,對質地堅硬、稜角分明的山石與雄健、渾厚意味的契合,既講骨法用筆的“隨形運筆”,更講“心隨筆運”的見物見情。是用筆需要骨法,應物必須象形的“神韻”及“氣韻”的呈現。從而說明“繪畫性”,不僅只是“應物象形”的外在表達形式,更是一個內心通過外在感悟、再造傳情達意的精神載體。亦如與心境契合抒發的、徐渭的《墨葡萄圖》和八大山人的《鵪鶉游魚圖》。亦如筆性的創造,王迎春、楊力舟以斧劈的蒼勁和軍民與山峰的疊塑,及神與物遊的壯美新韻,所熔鑄的民族抗擊外侵屏障的《太行鐵壁》。因而繪畫性從整體上,既是繪畫表現力的外在彰顯,又是對主題識見與表達獨見共融的創造。因而其整體,即便有傳移模寫、應物象形、經營位置、隨類賦彩,但如果缺少骨法用筆與新意契合再造的神情意韻,以及與氣韻生動的繪畫性統領,就先失掉了繪畫本體表達的特徵。同理,如果只看氣韻的趣味,而無內涵意義的同構,只能是形式上的遊戲。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女畫家盧芳工筆畫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女畫家盧芳工筆畫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繪畫性的特徵在於表情達意

女畫家盧芳工筆畫


  當下中國畫創作的一些作者,由於書法及寫意人物造型的功底相對較弱。而展覽體的大畫從寫意角度,對人物形態的熟練把握及再造頗有難度,所以偏重工筆表達的甚多。雖工筆與寫意的形式不同,但也需《韓熙載夜宴圖》那種神意貫穿的“九朽一罷”與表達內涵的深刻。因而從形態塑造及工寫結合的角度,完全可以踐行神韻與氣韻的新契合。但過多借助照片蒐集與拼合的群像形式,及“以形摹形”的“氣韻不周、空陳形似”的表達,和“形意相同”套路的同質,而無法達到“賦意與形”的出新,以及與時代內涵契合的深刻,其對創作生態及作者心態的影響,不能不說是創作中的一個缺憾。

  因而繪畫本體不可替代的“繪畫性”,不僅僅只是繪畫的“筆觸”與“塑造感”的外在形式,還是一種筆墨質性與表達立意和時代契合的根性。所以對繪畫特徵的“繪畫性”的重視,不僅需要從教育的中西碰撞,與書法及形態表達的“千錘百煉”中奠基,更需要在此基礎上,與對時代的識見及表達,進行新的形意契合。這不僅是繪畫的追求和擔當,而且需要有育人的堅守,創作的自醒和嚴謹的品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