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自己的名字》:覺醒意識下喪失的人權,誰才是無名之人?

魯迅先生在《紀念劉和珍君》中說:“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兇殘到這地步。”

這句話用在餘華的短篇小說《我沒有自己的名字》中,也同樣適用。在這部充滿憂鬱色彩的小說中,以孤獨和死亡混合形成了一種極其沉重的基調,以一個“傻子”的視角講述了他悲慘的一生。

《我沒有自己的名字》:覺醒意識下喪失的人權,誰才是無名之人?


小說以“有名字、沒有名字、復得名字、拋棄名字”作為敘事線索,緩緩道來故事情節:作為傻子的“我”剛出生母親就難產去世,當父親因肺病去世後,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我”便獨自靠挑煤來維持生計,被以許阿三為代表的閒人作為每日嘲弄侮辱的對象,在痛失每日陪伴“我”的狗後,熄滅了心中最後的那一點光。

作者餘華是中國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人物,與葉兆言,蘇童等人齊名。《我沒有自己的名字》創作於上個世紀90年代,是“金收穫叢書”中的代表作,更有人評價這部小說與榮獲意大利利卡佛文學獎的《活著》最為接近。

現在就讓我們跨越時間的長河,將自己置身於90年代,去感受餘華在這部短篇小說中為我們撥開隱藏在表象後的層層人性的悲涼。

《我沒有自己的名字》:覺醒意識下喪失的人權,誰才是無名之人?


1、在獨特視角下平淡口吻的重複敘述、極度誇張的比喻手法,人性與獸性的強烈對比之下給出暗示:到底誰才是沒有名字的人

① 平淡口吻的重複敘述,使創作主旨不斷增值

作者不斷的以平淡、習以為常的口吻,將“許阿三們”重複的、多次的對我的戲弄和欺凌堆積起來,使小說的主旨一步步的展現。

我睜圓了眼睛看著他們,他們走過來,湊近我,低聲說:“你爹就是我。”

我低著頭想了一會兒,說:“嗯。”

他們問我:“我是不是你的爹?” 我點點頭說:“嗯。”

他們就把那條狗提了出來,許阿三接過來遞給我,那狗的脖子被捏著,四隻腳就蹬來蹬去,汪汪亂叫許阿三說:“喂,你快接過去。”

他們在一邊哈哈笑著,對我說:“傻子,接過來,這就是你的女人:我搖搖頭說:”它不是女人。“

這種創作手法是作者慣用的,在他的短篇小說《現實一種》和長篇小說《活著》、《許三觀賣血記》中同樣有所體現。

這種平淡的、不斷重複的敘述方式使矛盾變得越發尖銳,催生出更豐富的情感世界。

② 獨特視角下,符合“傻子”感受的、誇張的比喻手法

小說是通過我的視角來逐步展開的,避免了第三人稱講述的不真實性,而是將“許阿三們”的惡落了實錘。

為了符合“傻子”的感受,作者採用了誇張的比喻手法,給讀者帶來了荒誕的、陌生化的閱讀體驗。

我看到他們睜著的眼睛一下子閉上了,他們的嘴張得更大了,笑得比打鐵的聲音還響,有兩個人坐到了地上。

說完他蹲下去又吱吱地笑了,笑得就像是知了在叫喚。


《我沒有自己的名字》:覺醒意識下喪失的人權,誰才是無名之人?


③ 人性的“惡”與獸性的“善”

小說中“我”與“許阿三們”的相處模式:

我沒有自己的名字,可是我一上街,我的名字比誰都多,他們想叫我什麼,我就是什麼。他們遇到我時正在打噴嚏,就會叫我噴嚏;他們剛從廁所裡出來,就會叫我擦屁股紙;他們向我招手的時候,就叫我過來;向我揮手時,就叫我滾開……還有老狗、瘦豬什麼的。他們怎麼叫我,我都答應。

“我”與“狗”之間的友善:

我坐到稻草上,和我的伴坐在一起,我的伴對我汪汪叫了兩聲,我對它笑了笑,我笑出了聲音,它聽到後又汪汪叫了兩聲,我又笑了笑,還是笑出了聲音,它就又叫上了。

我和狗一起過日子,過了差不多有兩年,它每天都和我一起出門,我挑上重擔時,它就汪汪叫著在前面跑,等我擔子空了,它就跟在後面走得慢吞吞的。

“許阿三們”經常稱呼狗為傻子,而我卻選擇稱呼狗為“喂”,這與“許阿三們”對我慣用的稱呼一致,表達了我對狗的友善、平等的觀念,是一種正常人所不具備的善良品質。但同時也預示了我的悲劇結局,既潛意識裡將自己降到了與狗一樣卑微的位置。

誰才是沒有名字的人

小說中的人物設置共有三個:有一定文化知識的藥店掌櫃“陳先生”、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高於我的“許阿三們”、以挑煤為生賣苦力代表低下階層的“我”。

下面我來逐個分析,誰才是沒有名字的人:

  • “陳先生”:小說的全文中沒有一次透露過陳先生的全名,每次他的出場稱呼都是統一的稱呼“陳先生”。
  • “許阿三們”:“阿三”在吳方言中原是對猴子的戲稱,後發展為指代市井裡的小混混、小流氓,即影視劇中曾出現的代詞“癟三”。而除許阿三外,欺辱我的人都被代稱為“他們”。
  • 我則是整部小說中唯一擁有確切名字的人:“來發”。

作者在情節的設置上很巧妙,只有當讀者通讀整篇小說之後,才會意識到小說中暗示許阿三和陳先生都是隻有姓氏而沒有名字的人,而受盡屈辱和欺壓的“我”才是小說中唯一真正擁有名字的人。

《我沒有自己的名字》:覺醒意識下喪失的人權,誰才是無名之人?


2、小說中設置的三個主要人物的象徵意義

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說:一個人的態度在面對弱者時才是最真實的。

而本篇小說在對比作者所著的《現實一種》和《河邊的錯誤》,減弱了許多暴力色彩和血腥味,但卻將人性的惡表現得淋漓盡致。

① 我這個“傻子”的象徵意義

“我”在表意上代表著天生智力殘疾的人,其實質象徵著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包括但不限於身患疾病、經濟貧困、甚至是特定時代背景下的女性群體。

這類人群在社會競爭中是不佔有優勢的,作者將我刻畫為孤立無援的形象,更是想突出這一類人群想要獲得成功和認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當身處逆境時也唯有自救。

《我沒有自己的名字》:覺醒意識下喪失的人權,誰才是無名之人?


② 代表知識分子的“陳先生”的象徵意義

“陳先生”是有憐憫之心的,但同時也有人類固有的妥協性和趨利避害的本能,是普通人的形象代表。

他本是一個啟蒙者的形象,對“我”展現出悲憐和同情之心,但卻無力對抗“許阿三們”的集體意識,最後採取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處事策略,並在關鍵時刻替許阿三等人謀劃而置狗於死地。

這象徵著人性的懦弱與屈服,代表了個體獨有意識發展的艱難處境,是“我”悲劇人生達到高潮的推動者。

③ 霸凌者“許阿三們”的象徵意義

“許阿三們”是整個事件的始作俑者,他們是一群人格缺失、以惡為生的人物代表。

他們在哄騙“我”用以誘殺狗的過程中,展現的麻木不仁、野蠻殘暴,已經遠離了人的標準,而趨近於獸性。

但同時他們的出現也反映了一個真實客觀的社會,代表著社會競爭的殘酷和優勝劣汰,作者通過對他們的刻畫,表現出無法打破社會現實生活形態所產生的一種無奈與悲哀之情。

《我沒有自己的名字》:覺醒意識下喪失的人權,誰才是無名之人?


3、與同樣以“傻子”作為主人公的《傻瓜吉姆佩爾》的異同之處

有人曾將《阿Q正傳》與《我沒有自己的名字》兩相對比,但我覺得與本篇小說更具有可比性的是美國猶太作家艾薩克•巴•辛格的《傻瓜吉姆佩爾》。

《傻瓜吉姆佩爾》描述了善良的吉姆佩爾備受屈辱和欺騙的一生,以及他對天堂美好生活的期待,是辛格的成名之作。

① 敘事方式與小說內核的相似之處

  • 同樣是以“傻子”“孤兒”這一底層人物作為文章的主人公,採用第一人稱回憶敘述的方式,截取生命中的幾個片段來展現其悲慘的一生。
  • 在文章情節、結構的構建上兩者也有相似性,都是將霸凌者的“快樂”建立在被欺辱者的身上,從而將情節一步步深化展開來揭示人性、生存的悲劇,以期引起社會重視。
  • 兩篇小說都為主人公設置了“無用功式”的拯救者:

《我沒有自己的名字》中狗和陳先生是來發的拯救者,卻最終以狗死和陳先生的“背叛”對“我”宣告了希望的破滅。

《傻瓜吉姆佩爾》則是以作為猶太教教士的拉比為拯救者,他告訴吉姆佩爾的“當一輩子傻瓜也比做一小時惡人強。你不是傻瓜, 他們才是傻瓜哩!”這句話一直鼓勵著他,但最後從教士的女兒捉弄吉姆佩爾可以看出,這場拯救與教化無疑是失敗的。

《我沒有自己的名字》:覺醒意識下喪失的人權,誰才是無名之人?

② 作者情感宣洩下,小說主人公結局的不同之處

由於寫作時代背景與文化教育的差異,辛格給吉姆佩爾設定的結局是靠信仰而活,他是到處遷徙,尋找生存沃土的猶太民族的象徵。

而餘華給來發設定的結局無疑是更為直白、辛辣的,如在許阿三的葬禮上:

我走在許阿三的孫子旁邊,這孩子哭得比誰都響,他一邊哭一邊問我:“喂,我是不是你的爹?”

這表示著“我”的悲慘命運將會一代代的延續,同時也標誌著社會問題的難以根治。

文章的結尾處,“我”難得的對發生在生活中的事件加以思考:

我一個人想了很久,我知道是我自己把狗害死的,是我自己把它從許阿三的床底下叫出來的,它被他們勒死了。他們叫了我幾聲來發,叫得我心裡咚咚跳,我就把狗從床底下叫出來了。想到這裡,我搖起了頭,我搖了很長時間的頭,搖完了頭,我對自己說:以後誰叫我來發,我都不會答應了。

而這份思考最終帶來的卻是:

本已有名字的“我”對名字的所有權選擇放棄,這是對失去相互依存的夥伴的微弱反抗,是精神上覺醒的抗爭,可正是這些反抗和自我意識的覺醒,結束了“我”成為一個有名字的正常人的道路,使我從根本上失去了最基礎的人權。

《我沒有自己的名字》:覺醒意識下喪失的人權,誰才是無名之人?


4、迴歸現實,我們如何才能成為一個配得上擁有“名字”的人

① 結合“從眾效應”來看,被我們所低估的人性的惡

從眾效應是指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而對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產生懷疑甚至改變,從而和他人保持一致的效應。

小說中的陳先生就是從眾效應的代表人物。從最初對“我”的同情與挽救發展到最後與”許阿三們“為伍。

縱觀歷史,因為沒有接受從眾效應而受到迫害的大有人在:例如發表日心說的哥白尼,他推翻了亞里士多德從未被動搖過的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學說,從而粉碎了上帝創造人類、創造萬物的荒謬宇宙觀。

可是這一觀點打破了權力機構對人的統治,更顛覆了國外長期以來的宗教思想,從而使哥白尼受到了宗教的迫害。

與哥白尼一樣,於1610年用望遠鏡觀測結果來支持哥白尼日心說的伽利略,被軟禁在意大利佛羅倫薩一座別墅中度過他人生的最後十年。

反觀當下,網絡上也有很多人選擇“人云亦云”,從而失去了自己的思想,為不和諧觀念助力。

而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要如何擺脫,從眾心理的影響?

  •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這種心理對自我的阻礙;
  • 其次,可以多讀書多思考,不要讓自己的思維模式停留於表層,從根本上建立自己完整的思想體系,樹立正確的觀念;
  • 最後,要勇敢表達真實的自己,不要過多的去顧及別人的目光。


《我沒有自己的名字》:覺醒意識下喪失的人權,誰才是無名之人?

② 擁有強大的內心,中立者才不會逐步淪為“施暴者”

擁有強大內心最重要的一步是轉變思維,正如愛比克泰德生前所說的:天災人禍不要緊,想不開才會出問題。

小說中的陳先生無疑是孤獨的,他的孤獨與被排斥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他不斷教化下的“我”依舊沒有絲毫改變;二是“許阿三們”對陳先生與生俱來的排斥心理及對陳先生與眾不同的漠視、打壓。於是這位“啟蒙者”轉化為一個施暴“協助者”的角色。

這無疑是讓讀者痛心的,推動陳先生的轉變的強大力量在於思維模式。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經歷如下的情景:例如在拒絕別人後內心不安,反覆思考所說的話是否得體,對方會不會曲解我的本意;在別人對我們所做的事情給出不同建議的時候,瞬間會覺得自己是無能的人什麼也做不好,而別人都是那麼優秀等等。

這些擔憂都是由於我們的思維模式錯誤所導致的,我們需要自我調節,將事件本身作為思考的重點,而不是任由情緒來控制思維,從而練就強大的內心。

只有內心堅定了,才不會為了得到認可,去做違心的事情。

《我沒有自己的名字》:覺醒意識下喪失的人權,誰才是無名之人?

③ 想要打破“慣性”瓶頸,唯有自救

慣性思考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因自己已有思路而導致的自我理解,一種是因生活習慣而導致的不假思索。

小說中“我”便是一個長期處於慣性思維的人,拋卻本身的智力缺陷不談,“我”早已習慣了“許阿三們”的日常欺凌,而不肯花費精力去思考如何打破這種不利於自我的局面。這是一種惰性,也是一種屈從於生活的表現。

當然像小說中“我”一樣遭遇的人屬個例,但是生活中我們也要知道:“你弱,壞人就多”這個道理。

前一段時間《悲傷逆流成河》被改編成影視劇,著實火了一陣,現在校園暴力題材的小說有很多,這並不是一個良好的現象,這從側面說明了暴力事件的激增。

此類新聞報道眾多,只舉一例:河南息縣一所中學校外,一名初一女生被逼下跪磕頭7次,還被欺凌者要求“叫 20 聲媽”。家屬報警後,警方已介入調查,打人者父母帶500元向受害女孩道歉。這幾個欺凌者自述打人並沒有什麼明確的理由,時常欺負她就是因為看不順眼。

是什麼造成這種“看不順眼”?就是一貫的“弱”和“屈從”。

法國心理學家麗茲·巴多里在其著作《安撫孩子的藝術》一書中指出:有些孩子欺負別人時,並非完全為了給對方造成傷害,而僅僅是想知道,被欺負的孩子底線在哪裡。

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一樣,也遵循“馬太效應”,即弱者恆弱、強者恆強。你越是怕事、越是怯懦、越是隱忍,也就越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而打破這種慣性的唯有自救。

《我沒有自己的名字》:覺醒意識下喪失的人權,誰才是無名之人?

作為中國先鋒派小說的代表人物,餘華的一生創作了多部小說,其作品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在各國出版。《我沒有自己的名字》作為其短篇小說中的代表作,以敘述上的無條理和現代童話色彩著稱,從深層次展現了“我”與現實的對抗和這種對抗所帶來的軟弱、無奈的情緒。

讀過這部小說之後,會有很長一段時期陷入無盡的哀傷之中,但同時這部小說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深刻的啟示。

當“我”的狗被許阿三們殺害的那一刻,“來發”這個名字便宣告從“我”的生命中抹去了,而這種抹去並不僅僅是指“我”真正的成為了一個沒有名字的人,更體現了作者對弱者意識覺醒下反導致人權喪失的悲憫。讓讀者在為其惋惜的同時引發思考,我們如何才能成為一個“配得上擁有名字”的人。

-END-

《我沒有自己的名字》:覺醒意識下喪失的人權,誰才是無名之人?


世界那麼大,感謝你,可以看到我!

【本文由 唯唯安 原創出品,抄襲必究/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