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上海”的城區,這是擁有諸多上海“原點”的地方

上海的金融業在這裡發源,上海的城市歷史在這裡發祥,中國共產黨在這裡起航……黃浦,被稱為“最上海”的城區,擁有諸多上海的“原點”。

這是一份榮耀,更是一份擔當。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黃浦人須臾不忘肩上的使命與擔當。從解放初百廢待興中起家,如今黃浦經濟密度為上海最高;帶著沉重的歷史負擔,舊改始終被黃浦作為最大的民生與發展;堅守“不辱門楣”的使命,黃浦大力發揚紅色文化,地區基層黨建走在全國前列……

回望原點,是為了對標“出發時”的信仰信念。“黃浦要堅定追求卓越的發展取向,每項工作都要瞄準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走在前列、作出表率,肩負起中心城區核心區應當承擔的特殊使命。”區領導如是說。

外灘:“金字招牌”越來越亮

依江而建的外灘,是上海金融業的原點。

170多年前,外灘誕生了上海第一家銀行;上世紀30年代,作為世界第三的國際金融中心,外灘被譽為“遠東的華爾街”;百年來,外灘誕生了中國金融歷史上100多個第一……

過去70年,外灘的金融基因被進一步激活與放大。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之後,外灘迎來了史無前例的鉅變。

這是“最上海”的城區,這是擁有諸多上海“原點”的地方

臨江而立的老建築迎來了新主人。眾多外資銀行以全新的姿態迴歸外灘,新建的各類國內金融機構和要素市場落戶上海首選外灘……如今,黃浦區集聚了2000多家金融機構,持牌金融企業達580多家。上海13家金融要素市場,黃浦區囊括了其中的6家,外灘便是主要承載地。

外灘金融的影響力一路“南拓”。本世紀初以來,黃浦經歷了兩次“撤二建一”:2000年與南市、2011年與盧灣。每一次行政區域的撤併,讓黃浦實現了“1+1>2”的效應,體現在外灘,便是金融輻射力的拓展。曾經擔心空間載體稀缺、發展受限的外灘,有了拓展之地。拓展到南外灘,摩天大樓拔地而起,形成了“外灘金融集聚帶”;拓展到世博浦西濱江區域,為金融業服務的各類專業服務業落地生根,形成了“黃浦外灘濱江高端服務業創新發展示範園”……這些都成為外灘金融發展的重要支撐。

站在歷史新起點,黃浦人還想實現更高的飛躍。金融是黃浦區的核心產業、優勢產業。“看清了自己的優勢、特色在哪裡,就要在增強內生動力上謀求新突破。”

歷史經驗證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外灘金融實現飛躍的動力。今年,黃浦區發佈了“黃浦擴大開放50條”,提出要打造要素流動與配置的全球樞紐,一系列創新制度正在加速落地……

“擦亮外灘金融這塊‘金字招牌’,讓黃浦經濟的優勢更優、特色更特、強項更強。”區領導說。

老城廂:“城市裡子”精細妥帖

老城廂,位於黃浦環人民路、中華路以內區域,是上海城區的原點,承載著上海人的鄉愁與文化;但也是黃浦二級以下舊裡最為集中、居民居住條件最差的區域。老弄堂裡的阿婆們走出弄堂,便是流光溢彩的南京路、淮海路;折回弄堂進家門,卻是諸多隱忍與不適。

這是“最上海”的城區,這是擁有諸多上海“原點”的地方

海沙爾攝

“面子”光鮮亮麗,“裡子”也必精細妥帖。“舊區改造,一直是黃浦最大的民生與發展;‘全力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始終是黃浦黨員幹部最大的心願。”區領導說。

上海舊改歷史上的多個第一,都誕生在黃浦。1992年,位於打浦路上的“斜三基地”成為上海舊改中第一個毛地批租項目;2002年,黃浦在一家大醫院的職工樓動遷中實行了第一個“陽光動遷”模式;2009年,建國東路390基地第一個試點了“徵詢制”“數磚頭+套型保底”動遷機制……

隨著近十年來舊改的大力推進,如今剩下的待改地塊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以創新破解這一“天下第一難事”,黃浦人始終走在前列。

去年,黃浦採取“市區聯手、政企合作、以區為主”的舊改新模式,對最難的老城廂尚住在老舊房屋中的2.4萬戶居民啟動徵收,今年上半年完成了8000戶,提前完成年度舊改目標,力度也是近10年來最大。到2021年,黃浦將基本完成老城廂地區大規模成片徵收,同時結合城市更新與歷史文脈保護,老城廂將呈現全新面貌。

黃浦對舊改的探索,遠不只是動拆遷這一條路。城市更新理念的引入,更多地將歷史文化保護和改善居民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

上世紀90年代,新天地通過“整體規劃、成片改造、分期開發、總體平衡”的首創性開發理念,讓超過2萬戶居民動遷搬離,告別擁擠逼仄的狹小空間後,保留了原有石庫門裡弄建築風格和城市記憶。隨後,黃浦對思南公館、外灘源、尚賢坊等里弄建築,都採取了這一模式,大批居民改善了住房條件。

最近兩年,對處在歷史文化風貌區的舊式里弄房屋,黃浦又開始了一種更具“煙火氣”的探索:聚奎新村的“拆落地”改造、承興裡的“抽戶”改造、貴州西社區的“微更新”改造……讓居民即便不搬離原址,生活也能得到改善。這又是一種創新。

一大會址:紅色文化彰顯城市榮光

黃浦區興業路76號,坐落著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一年接待客流突破百萬。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興業路76號,是共產黨人出發的原點。

建設好、守護好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黃浦使命在肩。“在新時代,黃浦要打造建黨故事傳播高地、建黨精神弘揚高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形成獨樹一幟的黃浦‘紅色文化’。”區領導說。

紅色資源被串珠成鏈,在大街小巷中追尋上海的榮光,成為旅遊“新時尚”;紅色劇目登上上海最好的舞臺,隔一段時間就出新劇、好劇,場場爆滿……這些都成了黃浦特有的文化現象。

共產黨人的初心,是為人民謀福利。在黨建引領下,黃浦區探索了一系列社會治理創新,形成了共治自治法治德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營造了和諧的城區氛圍。

1999年,源起一條髒亂差、無人管的小路,在五里橋街道誕生了黨建引領下實現社區共治自治的“三會制度”。引導居民開展聽證會、協調會與評議會,讓居民的事情居民“說了算”。一個個合理訴求最終變成了現實,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三會制度”在上海各個社區複製推廣,2017年被寫入《上海市居民委員會工作條例》。

黨建引領下的社會治理創新,已在黃浦基層遍地開花。在“三會制度”基礎上,五里橋街道探索形成了“組團式服務、民主化管理、區域化支撐、群眾性評議”加“工作保障機制”的“4+1”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方法;半淞園路街道首創了業委會聯誼會、業委會的黨的工作小組機制,實現黨建引領為業委會“搭平臺、定規矩、把方向”;南京東路街道首推“零距離家園”制度,在黨建引領下將政府職能部門的服務送到老百姓身邊……這一切指向,都是為了百姓的福祉。

新時代,大城市基層黨建要有新作為。近年,黃浦做強“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做實商貿旅遊、金融服務、文化建設、城市建設與管理、法律服務、醫療衛生六個專委會,大力探索了“區域化黨建”的新品牌:在上海率先推進濱江黨建,成立“金融外灘”黨建聯席會議,大力打造“文化思南”區域化黨建品牌…… 去年,黃浦被中組部確定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區。

瞭解詳情參加交友活動添加客服微信:meyok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