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百科(毒品)

危險百科(毒品)

亞歷山大·馬爾吉埃【德】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很多搖滾歌星都必定有這樣一個好規矩,即在青年和中年時期,全面體驗各式各樣的合法和非法的毒品,然後在晚年再急迫地警告青年人遠離這種刺激精神的物質。可惜的是,這樣的一-些警告往往如石沉大海,因為大多數播滾歌星在充當晚年健康大使時,早已在藝術上越過了巔峰時期,不再像靠品瀰漫的創作力充沛的早期,一首熱曲接者一首熱整譜落地,從這個角度看,吸毒早逝至少有兩個明顯的好處:首先,它可以維護歌星不至於前程半途逆轉,不得不登上老歌舞合進行沒有尊嚴的表演,例如在拉斯維加斯或者——更糟糕的——進人綠黨主持人克勞迪婭·羅特的RTL電視節自。其次,他也不必對青年人說那句不可信的“別去碰它”的警句,因為這樣的警句往往產生相反的效果。如果今天在“現在說不”運動中,對像吉姆·莫里森(28歲死於吸食海洛因)那樣被當做典型案例的人加以評說,那對每一個正直的偶爾吸毒者,都將是一次恐怖的旅程。當然還有一種更好的辦法,既增加問題的趣味性又可取得更好的警示效果,那就是讓既是現行的吸毒者又是因吸毒而精神受損的妮娜·哈根在脫口秀節目中給觀眾講述和外星人邂逅的遭遇。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不想美化什麼。為了全面說明問題,所以也要指出,毒品教皇蒂莫西·利裡(“不要去阻止身邊的人改變他的意識”)畢竟活到了75歲,而發現LSD (麥角酸二乙基酰胺)並經常吸食它的阿爾貝特·霍夫曼甚至活到102歲的高齡。這些人之所以是例外,是因為他們對毒品進行體驗,並不是為了獲得瞬間快感,而是想從中研究人類意識的整體面貌。兩者之間的區別,就相當於性遊客和考察旅行者。從這個角度看,“濫用毒品”的概念是正確的——當然還存在一個未解決的問題,即是否存在負責任的毒品需求,而界限又在何處?想為這個概念下定義,有幾個確切的事實可作為依據:第一,吸食毒品解決不了現實存在的問題;第二,每一個想收集切身體驗的人,必須具備堅強的神經;因為——也是第三——每種毒品都內藏一種危險。

準確地說,甚至有多種危險,最後形成一種綜合性危險。但科學界卻很難為其制定相應的門類和可計算的評估等級,對很多問題還都沒有把握,同時擔心會淡化某些成分的有害程度。迄今最好的和最全面的風險分析,來自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神經藥物學家戴維·納特(David Nutt)教授。他和他的助手們首先劃定了三個風險領域,即對吸食者健康的直接傷害、對毒品產生的依賴性和通過某些毒品對社會產生的危害。他們選出20種化學物質,包括合法和非法的,用上述標準請各類專家作出評估,並把結果進行綜合比較。評估的結果:佔據首位的是海洛因,接下去是可卡因和巴比妥。酒精佔據第五位,菸草列第九位——還在大麻 (11位)和LSD (14位)及興奮劑(Eestsy) (18 位)之前。佔據末位的是阿可拉伯茶樹葉(20位)這是一種地區性物質(也門人為取得舒適輕鬆的感覺長時間進行咀嚼),對我們這裡的消費者幾乎不起什麼作用。對最危險的10種化學物質的具體評估如下:

1. 海洛因提煉自鴉片,即罌粟花未成熟的種子殼裡滲出的奶狀汁液。海洛因可注射、吸食或鼻吸。這是強度毒品中的經典,有強烈的麻醉和鎮定作用,開始時也有興奮作用。超量服用會導致昏厥(存在嘔吐物窒息死亡的可能)、呼吸麻痺和心跳停止。使用不潔注射器存在感染風險(艾 滋病和肝炎)。可產生高度依賴性。有趣的是,純海洛因如用量適度,並不直接傷害身體——不少醫生和藥劑師在20世紀前半葉曾無顧忌地將其當做止咳和止疼藥使用。海洛因雖然可能上癮,但卻不影響長壽。

2. 可卡因提煉自可卡葉,有促進興奮和失態的作用。在聚會上被可卡因吸食者包圍的人都會深有體會。至於可卡因可造成自我高估的程度,我們在這裡只列舉兩個可卡因吸食者的名字就夠了,克里斯托夫·道姆和米歌爾·弗裡德曼。可卡因和海洛因相反,產生的依賴性主要針對精神,而不是肌體。可引起瞬間心臟停搏和呼吸麻痺,長期服用會導致抑鬱症、產生幻覺和損傷鼻中隔。

3. 巴比妥系用巴比土酸製成的鎮靜劑,20世紀初以“佛羅拿”品名上中,常被自殺者(包括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服用。超量服用會導致昏迷、呼吸障礙和代謝衰竭死亡。巴比妥可使肌體和精神產生依賴性。

4. 美沙酮是一種合成的鴉片製劑,因取代海洛因而出名。如口服,則不產生瞬間快感,但卻升高依賴性。如採用注射方式,則與海洛因類似——包括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5. 酒精我們大家都熟悉 (包括其害處),儘管如此,卻只有很少人願意放棄。研究人員戴維·納特(David Nutt)根據對身體的影響程度,把酒精列人與促進代謝類藥物(Anaboli-ka)等同的位置。從毒品角度講,列為等同巴比妥;至於對社會的危害,則在海洛因和可卡因之間。

6. 克他敏(Ketamin),一般人稱其為“維他命K”,是一種麻醉藥,一般情況下進行麻醉時使用,由於它的興奮作用和幻覺作用,主要服用者是醫務人員。現在也被當做聚會毒品使用。尚無死亡病例報告,長期服用會導致大腦損傷和精神分裂。

7. 苯甲二氮卓,簡稱“Benzos”。 原是一種鎮靜劑, 但在神經科醫生那裡常用來治療恐懼症,所以又被稱為“偷竊藥丸”,因為在它的影響下,人們可以做出平時不敢做的事情。該物質也被稱為“K. O.口服液”。最大的風險是精神依賴性。

8. 安非他命,最早以“苯基丙胺”的名稱作為治療哮喘藥物上市,由於其特殊的興奮作用(“速效丸”),所以登上了興奮劑的殿堂,具備快速適應效果;引起心梗和中風為常見的現實風險,長期服用有同樣的後果。此藥最著名的消費者是阿道夫.希特勒,由他的貼身醫生提供給他。

9. 菸草是攻擊健康的萬能武器,就像在香菸盒上對每一個菸民警告的那樣:上癮程度高於美沙酮。按照納特的統計,經常吸菸對健康的損害要大於海洛因。

10. 鹽酸丁丙諾啡(Buprenorphin)是一種強力止痛劑,由天然鴉片素經過化學處理製成。據說在它的作用下頭腦可以異常清晰。一般把它當做麻醉劑依賴者替代藥品,其依賴作用同樣不可低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