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日報:拓展傳媒“新藍海”,走好“最後一公里”

全文共3251

閱讀大約需20分鐘

過去的2019年,是全面深化媒體融合的關鍵之年,也是打通融媒體“最後一公里”的攻堅之年。溫嶺日報社和溫嶺廣播電視臺突破重重困難,提前完成縣級融媒體中心設立,並積極探索“新聞+服務”的融合之路。

溫嶺日報:拓展傳媒“新藍海”,走好“最後一公里”

1 融媒中心的“最後一公里”

浙江省在全國較早進行縣級報社和廣電臺合併成融媒體中心的探索。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組建縣級融媒體中心作出重要指示後,浙江全省各地紛紛加快了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但是這一融合的難度,卻是“兩極分化”。新聞中心與廣電臺合併,這對於一般縣市而言,由於兩家媒體資產體量不大、人員不多、平臺較少,相對方便。但是對於有正式刊號的報社和實力雄厚的廣播電視臺來說,這個合併就是一項非常複雜的“超級工程”。

2019年,溫嶺啃的就是這塊“硬骨頭”。溫嶺日報復刊於1995年。在2003年中央對縣級報刊治理整頓時,由於地區人口、經濟總量、報紙發行量、報社經營額等四項指標達到標準,溫嶺日報成為台州地區唯一保留下來擁有自主刊號的縣市報,並按要求加盟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溫嶺日報社人員規模上百,平臺涉及紙媒、網媒、移媒、戶外媒體等多個媒體門類,經營規模達到了4100萬元。

同樣,這些年溫嶺廣播電視臺也乘著改革的春風發展迅猛。溫嶺1036廣播電臺成功引入都市廣播的市場化模式,開全國縣級臺先河,影響力和經營額都成為縣級媒體逆勢上揚的範例。溫嶺電視臺近些年加大了對硬件的投入,寬敞演播大廳、高清採編播設備,提升了新聞製作的檔次和水平。特別是溫嶺廣電臺保留了有線網絡,“以網養臺”大大減少了傳統媒體廣告下滑的影響,年經營額達到1.4億元。由此可見,溫嶺的兩家媒體無論從新聞製作、廣告經營、實力規模等方面都發展得不錯。但是融合是大勢所趨,兩家媒體業態不同,發展方式也不同,實力越雄厚,人員越多,“強強聯合”的融合難度就越大。體制機制、運營思路、平臺整合、人員安排等各方面問題擺在面前。但是在浙報集團的支持下,溫嶺市委宣傳部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紮實地推動兩家媒體融合。

一方面是溫嶺日報社的回購。2019年3月底,省委宣傳部決定,浙報集團九家縣市報及其報社公司迴歸當地。在浙報集團和溫嶺市委市政府多次會商後,溫嶺第一家簽約回購合作協議,第一批開展資產評估、事轉企人員保障等各方面工作。另一方面,溫嶺市也加快了兩家媒體融合的步伐。2019年10月,市委常委會通過了溫嶺市媒體融合方案,由市委宣傳部牽頭成立溫嶺市融媒體中心臨時黨委,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兼任臨時黨委書記,兩家媒體黨組成員任臨時黨委成員。10月30日,溫嶺市融媒體中心、溫嶺傳媒集團成功掛牌。溫嶺市提出,要通過媒體融合建設省內一流縣級傳媒集團。

溫嶺日報:拓展傳媒“新藍海”,走好“最後一公里”

2 中心廚房的“最後一公里”

在互聯網崛起的背景下,融媒體的趨勢將是UGC、PGC、OGC的整合,傳統的新聞“採”和“編”模式將會進化成為“中心廚房”場域下的新聞生產和傳播。溫嶺日報社從2017年使用浙報集團“媒立方”開始,就一直在進行著“中心廚房”的運作探索。2019年1月,報社裝修了現代化的融媒體中心,設置了演示大屏,集合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編輯,以及互聯網技術、視覺設計、視頻剪輯、平臺運營等各方面人員,探索新聞指揮、資訊編輯、傳播推廣等媒體後期所有功能融合的運作模式。

以2019年8月的“利奇馬”颱風報道為例:在臺風來臨之前,報社融媒體指揮中心在值班總編的帶領下進行了準確研判,對人員、平臺和報道方式方法進行了佈置調度。除了安排各路記者分赴海防一線外,還組織發動了全市各鄉鎮、街道、部門的宣傳幹事以及通訊員積極發稿。在臺風來臨前、登陸時、風過後,融媒體指揮中心人員一直與前方各路記者和通訊員保持聯繫,充分運用前後方資源,隨時發佈新聞。報社推出自主研發的“微直播”——《颱風來襲》24小時滾動播出,網友和記者都可以在微信上像發朋友圈一樣直接上傳文字、圖片、視頻,並進行點贊、留言、轉發。報社在海邊設立了“慢直播”,全網分發,點擊量超3000萬人次。一些抗臺現場衝擊力強的圖片和視頻,被剪輯製作成附帶報社logo和直播二維碼的15秒短視頻在朋友圈二次轉發,併為直播帶來流量。超強颱風登陸時,溫嶺日報融媒體指揮中心辦公室已經斷電,在手機和手提電腦的支持下,颱風登陸僅15分鐘後,溫嶺日報微信號就發出了整合各路信息的《剛剛!8月10日1時45分,“利奇馬”在溫嶺城南登陸!!!》這條微信。3小時後,閱讀量就突破10萬+。

這些年來,溫嶺日報社的人員隊伍結構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計算機工程師、視覺設計、新媒體編輯、視頻影像等新媒體人才佔到採編力量的30%以上,紙媒編輯縮減到2人,新媒體編輯增加到12人。

溫嶺日報:拓展傳媒“新藍海”,走好“最後一公里”

3 新聞表達的“最後一公里”

移動化、短視頻化,是未來新聞表達的重要方式。文字給人充分的想象空間,而視頻則是信息傳遞的“終極表達”。溫嶺日報社特別注重研究和探索移動媒體的短視頻表達特點,以及短視頻的移動化、碎片化、情緒化屬性。2019年,溫嶺日報社生產各類短視頻580多條,主要分為專題類短視頻和資訊類短視頻。

——專題類短視頻,重策劃文案、講究拍攝技巧、要求後期製作精良。這類視頻往往圍繞重要時間節點,提前安排攝製。比如,在2019年溫嶺黨代會期間,報社根據黨代會報告精神,製作了原創MV《邁步新徵程》,不僅刷爆朋友圈,還在會場內滾動播放;在五一勞動節、八一建軍節等重大節慶日,報社製作《勞動者變美計劃》《雷公山女哨兵》等專題視頻,登上學習強國全國平臺;《溫嶺船模藝人——將消失的技藝重現人們視野》等多個視頻分別獲得“紅遍浙江”融媒體作品大賽一等獎、浙江在線支站優秀短視頻、“中國夢浙江網絡視頻大賽”三等獎。

——資訊類短視頻,時長在一分鐘甚至只有15秒,重點突出視頻的信息量或一個感情點。此類選題以美好、真實、震撼、溫暖、接近、扎心、正能量等用戶的情感需求為主,表達強調細節化、人性化。這類視頻主要以溫嶺日報官方抖音號和微信朋友圈15秒微視頻為載體,以GUC為主,選取小切口,注重現場感,往往能引起用戶的共鳴,獲得較高的流量。如在溫嶺日報官方抖音號,《豪車撞護欄,車主說人沒事就好》點擊量過200萬,點贊過5萬;《兩個車道都是車》點擊量過300萬,點贊過3萬。目前,遇到重大事件,微直播和15秒短視頻已成為溫嶺日報社實時傳播的標配。

溫嶺日報:拓展傳媒“新藍海”,走好“最後一公里”

4 傳媒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傳媒是黨委政府與市民百姓之間的橋樑。媒體融合的出路是“新聞+服務”,服務集聚用戶,新聞傳播價值。藉助傳媒優勢,發揮橋樑和樞紐作用,服務政府中心工作和百姓民生,將是未來傳媒拓展的新“藍海”。

2019年全黨自上而下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如何將主題教育深入人心,創出特色?溫嶺日報社及時與市委“主題教育辦公室”聯繫,研發推出了一系列新產品。比如策劃推出了“讀原文、悟原理”初心朗讀活動平臺,邀請市領導、鄉鎮部門負責人、市先進典型作為“我是領讀者”;普通市民積極參與成為“我是朗讀者”,一時溫嶺朗讀紅色經典成風。截至12月初,瀏覽量達到192.8萬,訪客數69.1萬,參與朗讀人數4.9萬,生成時長1分鐘的短音頻13.4萬條。緊接著9月19日,溫嶺日報又上線了“初心問答”系統,以闖關的形式進行答題,全市共有2000多名黨員參與。

針對公安部門推出的居住出租房旅館化管理,溫嶺日報和派出所合作,上線“出租房房東積分制”平臺,民警、輔警只要通過網絡就能對房東出租情況進行一一建檔,對治安、消防等方面進行符合規範的全方位管理。針對市場監管部門推出餐飲業“契約+積分”系統,溫嶺日報和市場監管局上線了餐飲業積分平臺,通過評分標準化、信用數據化、打造餐飲行業閉環管理。對消毒設施不正常使用、消毒記錄不全、未索證索票、無證照經營、賣超過保質期食品等進行扣分或一票否決。溫嶺日報積極參與的此類涉及百姓民生的政務服務項目還有很多,發揮了傳媒的優勢和作用,有力地推進了城市有序治理。

“最後一公里”路很短,它是傳媒融合發展這場大變革的末梢;“最後一公里”路很長,需要所有傳媒人夜以繼日奉獻聰明才智,勇於創新、積極探索。走好這“最後一公里”,媒體融合大幕才真正拉開,媒體發展大戲會精彩上演。

溫嶺日報:拓展傳媒“新藍海”,走好“最後一公里”
溫嶺日報:拓展傳媒“新藍海”,走好“最後一公里”

原創:溫浩傑 溫嶺融媒中心黨委副書記、溫嶺日報社總編輯

來源:傳媒評論

公示!浙報集團“疫情時期信息公開和融合傳播的解決方案和積極建議”23篇獲獎課題、稿件名單

浙報記者“胡哥”一頭扎進荊州的ICU採訪20多天,“求國家分配對象”的小護士就這樣進入他的鏡頭

深入武漢疫區採訪50多天,天目新聞記者王堅穎說,這一戰,職業紀錄被一再改寫

速度+溫度+力度+亮度+態度,新媒體戰“疫”報道,把好五個“度”

戰“疫”,讓錢江晚報主戰移動端,這場大考成績如何?

“戰疫”中彰顯責任和擔當,浙報集團發稿4.7萬、總點擊量4.76億

入職3年就成為深晚新媒體產品總監,這位美女小編說,沒有“三頭六臂”,就要練出“獨門絕技”

她的報道,成了高考試卷的試題!她說,去現場,用心感受,新聞才會發光發熱!

深喉線人-窮追真相-不懈監督,這位記者13年的“陽光行動”令人欽佩

時隔16年的“跟蹤報道”為什麼能夠獲得浙江新聞一等獎

從東海之濱的寧波到千里之外的貴州省黔西南州,長篇通訊《一片葉子的追尋》背後的故事

或電話 85311731 853116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