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憫農詩人”李紳,為啥以後不憫農了呢?探究其蛻化變質緣由

作者:趙心放

唐代“憫農詩人”李紳,為啥以後不憫農了呢?探究其蛻化變質緣由

筆者幼時記得最清楚的三首唐詩,首先是李白的《靜夜思》,其次是駱賓王的《詠鵝》,最後是李紳的《憫農》。歷世對李白和駱賓王的評價前後差別不大,而對李紳的評價跨度大,是先憫農而後坑農,最後完全成了個地地道道的貪官酷吏。剖析他的心路變異軌跡,能起到發人深省的作用。

(一)出身仕族 時乖運蹇

大曆七年(公元772年)出生的李紳,其太爺爺李敬玄在武則天朝曾任職中書令,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副總理級,爺爺李守一與父親李晤都曾當過縣令。李晤任職浙江一帶的烏程、晉陵等地,乃江南魚米之鄉,算得上肥缺。可以這麼說,李紳出生在標準的官宦世家。

不幸的是,李紳六歲時父親李晤死於任上,只能和母親相依為命過日子了。孤兒寡母難免不被同族人欺負。他兒時的經歷與另一詩人元稹十分相似。不過失怙的元稹尚有親戚可以接濟,李紳還要更加不幸一些,沒有得到任何一個親朋好友幫襯。家庭困難的學子寄居寺廟讀書,是那時的民俗。生活窘境中的母親,尋了一處遠離世俗的寺廟,讓其寄居在那裡讀書學習。

唐代“憫農詩人”李紳,為啥以後不憫農了呢?探究其蛻化變質緣由

早慧聰明的李紳深知母親的良苦用心,寄居在寺廟裡讀書學習異常刻苦。據史載,李紳經常在蒼松翠竹間刻苦讀書。還嘗試學寫詩。沒有紙來塗鴉咋辦?畢竟是個小孩子,不懂人情世故,就在佛經上寫。和尚們認為這是褻瀆神佛的大逆不道行為,把李紳趕出了寺廟。估摸母親那時已離開了人世,無處可去的孤兒李紳開始了漂泊流浪,年紀僅15歲左右。

史籍上沒有具體記錄他的流浪生活,但從李紳入仕富貴後路過浙西時的詩《卻到浙西》,就可以從中看出其漂泊流浪時的可憐樣:

臨平水竭蒹葭死,里社蕭條旅館秋。

嘗嘆晉郊無乞糴,豈忘吳俗共分憂。

野悲揚目稱嗟食,林極翳桑顧所求。

苛政尚存猶惕息,老人偷拜擁前舟。

不釋意全詩,僅說詩中引用的一個典故就能管窺了。“野悲揚目稱嗟食”這句詩中的嗟食,源於典故“嗟來之食”。說的是齊國有年鬧饑荒。黔敖在路邊準備好飯食,以供飢餓的行人來吃。有個飢餓的人用衣袖蒙著臉,腳步拖拉,兩眼昏昏無神地走來。黔敖叫他來食。

唐代“憫農詩人”李紳,為啥以後不憫農了呢?探究其蛻化變質緣由


那個饑民抬起頭看著他,說:“我正因為不吃別人施捨的食物,才落得這個地步!”黔敖追上前去道歉,但那人最終因為不吃而餓死了。李紳在詩中說的是當初他在漂泊流浪時,靠的是別人施捨才活下來的哦。

(二)時逢機遇 展現才能

安史之亂後的大唐,不僅國運日衰,詩運也日墜,當然也給了有識有才之人提供了展現自身價值的機會。

802年,李紳到京城參加進士考試,雖然落第,但結識了韓愈。韓愈比李紳年長4歲,已是在文壇頗有影響力的京官。韓愈十分欣賞李紳的品格與才華,稱讚他“或文或行,皆出群之才”。806年35歲的李紳,原本才學過人,加之有韓愈的力薦,屢敗屢戰後終於進士及第。

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高舉“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新樂府運動大旗,李紳、元稹等人積極響應,一場轟轟烈烈的詩歌革新運動開始了。

李紳的《樂府新題》20首就是這場詩歌運動中問世的,《樂府新題》也是李紳對自己前半生的總結。他在早年的顛沛流離之際,有機會去接觸底層人民,去感受他們的痛苦,去體會他們的心酸,正是如此才產生出讓他享譽千古的不朽之作——《憫農》二首,從而也一舉奠定了他“憫農詩人”的詩壇地位。

唐代“憫農詩人”李紳,為啥以後不憫農了呢?探究其蛻化變質緣由

李紳流傳下來的作品不多,但他的詩,如“苛政尚存猶惕息,老人偷拜擁前舟”、“假金只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等,無不是他最真實感情的表達。

初入仕的李紳,敢於直面權貴,敢於仗義執言。請欣賞據說是他以《憫農》為題作的第三首詩。

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

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

我願燕趙姝,化為嫫女姿。

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與《憫農》的前兩首詩相比,這首詩沒有那麼高的知名度,但其思想性卻不遑多讓。尤其是最後兩句,”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指明瞭朝廷是農民貧苦的根源。真格兒義正辭嚴!相傳時任皇帝唐武宗讀此詩後深感不安與慚愧,加封李紳為尚書右僕射,不過李紳連新官位的椅子還沒坐穩時,就因小人讒言被貶了。

(三)投身黨爭 蛻化變質

元和十年(815年),當朝宰相武元衡被刺身亡,震驚朝野。時任左拾遺的白居易多次上書堅持要捉拿兇手,因“越權”被貶任江州司馬。

唐代“憫農詩人”李紳,為啥以後不憫農了呢?探究其蛻化變質緣由

次年心灰意冷的白樂天就在江州成就了千古詩篇《琵琶行》,奠定了他一代詩宗的地位。李紳呢?可能是他早年的不幸遭遇給他留下了心裡陰影,不願再受冷眼,不願再去漂泊,在這朝政大動盪的時候,轉身投入了李德裕的門下,並於元和十四年(819年)升任右拾遺,成為李黨的當頭馬。他與白居易算是徹底分道揚鑣了。白居易一步一步再創詩壇高峰,他卻一步步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政客!

史稱的劉李黨爭,指的是唐代後期以牛僧孺、李宗閔等為首的牛黨與李德裕、鄭覃等為首的李黨之間的爭鬥。爭鬥從唐憲宗時期開始,到唐宣宗時期才結束,持續時間將近40年。

唐武宗時,李黨達到鼎盛,牛黨紛紛被罷免;唐宣宗的前期,李黨紛紛被貶謫到地方為官。最終以牛黨苟延殘喘、李黨離開朝廷而結束。以致唐文宗發出哀嘆:“去河北賊易,去朝中朋黨難”。牛李黨爭是唐朝後期宦官專權、朝廷腐敗衰落的集中表現,加劇了唐朝後期的統治危機。

雖然李黨失勢時遭受了一些波折,但總的來說,從太和四年(830年)到開成五年(840年),李紳卻是順風順水的十年,從壽州刺史一路升到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尚書右僕射門下侍郎(即宰相),敕封趙國公。

唐代“憫農詩人”李紳,為啥以後不憫農了呢?探究其蛻化變質緣由

李紳不僅再也寫不出早年的那些詩了,還來了個使人悚然的轉身,熱衷豪奢,官場黨爭,草菅人命。

有個真實性可疑但流傳甚廣的傳說,他每餐要花費數百貫甚至上千貫。他極愛吃雞舌,每餐一盤,院後無舌之雞堆積如山。

著名詩人劉禹錫在蘇州當刺史時,李紳因為欣賞他的才名在家設宴款待。席間讓一名美貌歌姬演唱了一曲《杜韋娘》。劉禹錫當即吟誦一首《贈李司空妓》詩:

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

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唐代“憫農詩人”李紳,為啥以後不憫農了呢?探究其蛻化變質緣由

“司空見慣”的典故便宜出自這裡。劉禹錫的詩意是:這種宴席的排場對李紳來說已經見慣了,想到普通老百姓的艱難生活,卻使自己斷腸。

原本為懲治豪強惡人設立的嚴刑苛法,在李紳這裡變成了傷害老百姓的酷刑。有次一個僧人來拜見李紳,想以佛家因果的理論曉喻他。李紳問道:“師父從何處來?”僧人回答:“貧僧從來處來。”李紳認為僧人的回答太饒舌,下令將其痛打二十大板,還哂笑道:“任從去處去。”

文末補白:會昌六年(846年),李紳在揚州病逝,終年74歲。大中元年(847年),因“酷吏”的惡名,李紳受到懲罰“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李紳一生的經歷發人深省,即使經歷過苦難的人,去追求榮華富貴和權力,會喪失人性,變成一個千夫所指之人。

唐代“憫農詩人”李紳,為啥以後不憫農了呢?探究其蛻化變質緣由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重慶市南岸區作家協會會員,黃桷文學社副社長。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