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群眾心之所盼,於細微處見真情

中國西藏網訊 秋日的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南木林縣多角鄉昌木普村寧靜幽謐,普秋河穿村而過,暖陽透過金黃的樹葉灑進村落。這個深藏於山溝之中的高海拔村莊在信息發達的現代卻因為地處偏遠,全村移動網絡信號差,連最基本的通話都無法保障,幾乎跟信息時代脫軌。村委會經常無法收到鄉里面的會議通知,村民想要獲取現代化信息、瞭解外面的世界幾乎不可能,一不小心就進入“網絡信號盲區”,網絡信號差的問題曾經一度困擾著這個小山村。

為群眾心之所盼,於細微處見真情

圖為捻著羊毛線的村民正在有說有笑地聊著天 攝影:趙耀

下午四點未到,昌木普村小廣場上早早地聚滿了前來參加鄉政府宣講會議的村民,他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有說有笑地捻著羊毛線,聊著家長裡短。“今天中午的時候,我在村微信群裡發了下午四點開會的通知,現在時間還沒到大家都早早地聚在了這裡。以前沒通4G信號的時候,通知個事情要挨個打電話,電話打不通的就要上門去通知,費時又費力,現在在群裡發一個語音,大家都能聽到,方便多了。”村主任次仁平措是村裡為數不多的年輕人,雖然年齡不大,但工作能力很強,長期以來對昌木普村情況非常熟悉。網絡的覆蓋,足不出戶盡知天下事讓曾經嚮往外面世界的他有了更充足的理由留下來。

為群眾心之所盼,於細微處見真情

圖為次仁平措正在用微信群向村民發送開會通知 攝影:趙耀

昌木普村,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南木林縣多角鄉,是一個半農半牧村,也是縣域內海拔最高的村莊之一。疫情期間由於“網絡信號盲區”遍佈,學生們的網絡直播課是一籌莫展,家長們也只能乾著急。想著學生們上網課迫在眉睫,急需解決的網絡問題,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第九批駐村工作隊從到來的第一天就開始忙碌聯繫相關部門、請教專業技術人員,一路上不停的瞭解情況、諮詢反饋。回村一個小時的路程都在忙著協調解決問題,探討網絡提升方案。經過多次協調,終於得到中國移動通訊集團公司西藏分公司的大力支持,第一時間安排了專業技術人員趕赴村裡現場指導網絡升級方案,並加班加點作業,順利完成了4G網絡升級。

為群眾心之所盼,於細微處見真情

圖為次仁平措向記者展示村裡的網絡聯絡群 攝影:趙耀

2020年3月21日,技術人員加班忙碌到深夜,移動4G網絡終於無死角全覆蓋了整個昌木普村。次仁平措至今仍清晰地記得當日的情形,“夜裡兩點多的時候,我被一連串的微信消息吵醒,拿起手機看到信號已經變成4G了。我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第一時間就發信息給充旺尼瑪隊長表示感謝。孩子們的網課能夠及時補上了,村民們種莊稼、日常生活所需的科普知識方便搜索了,隨時能搜新聞資訊,也更能瞭解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我們真是太高興了!”

昌木普村裡,普秋河緩緩流淌,這個養育了村莊的河流在盛夏時節卻一改溫順模樣,變得洶湧異常。每年雨季,家住在普秋河畔的晉美一家都是提心吊膽,生怕在睡夢中房子就被沖走了。

為群眾心之所盼,於細微處見真情

圖為隔在晉美家與普秋河之間的防洪堤 攝影:趙耀

網絡的問題解決了,駐村工作隊又馬不停蹄地開始解決下一個困難問題。在隊長充旺尼瑪的帶領下,他們深入村民之中,瞭解到村裡的防洪堤年久失修、形同虛設。每年夏季洪峰過境時,嚴重威脅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全村村民提心吊膽睡不著覺,村幹部除整日整夜巡邏外,便無計可施。為了村民的生命安全,駐村工作隊一刻也不敢懈怠。他們千方百計、爭分奪秒地與洪水搶時間,多方籌集資金,在和村民一起努力下修復了水毀防洪堤1130餘米。

“今年是不平靜的一年,聽村裡70多歲的老人講,他這輩子都沒遇到過今年這麼大的洪水。洶湧的洪峰沿著防洪壩奔湧而下,石頭滾落的聲音像放鞭炮一樣。洪水到來時所有的人一夜無眠,早上看到防洪堤安然無恙,洪峰安全過境,保住了房子和莊稼,大家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了。村民們都很感激駐村工作隊,幸好在洪水到來之前修好了防洪堤,這既是阻擋洪水蔓延的堅固堤壩,更是阻擋村民返貧的幸福堤壩。”次仁平措激動地說。

為群眾心之所盼,於細微處見真情

圖為拓寬的昌木普村和那扎自然村之間的道路 攝影:趙耀

修通網絡讓村民與外界溝通,修築堤壩保護了村莊和莊稼,駐村工作隊為村民解決了兩項最大的困難。這也使得村民對駐村工作隊更加信任,大大小小的困難都第一時間找到他們。駐村工作隊也從不厭煩,照單全收,盡心盡力去解決。

從普秋河溯流而上,一條新拓寬的道路連接了昌木普村和那扎自然村。今年6月,考慮到那扎自然村的交通安全,駐村工作隊聯繫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關注那扎自然村5公里村道修繕,多方籌資。村民們也全力投入到義務勞動中,部分群眾還主動提供被徵農田以擴寬路面。路修好了、橋架通了,那扎自然村的男女老少出行更通暢、轉場也更方便了。

為群眾心之所盼,於細微處見真情

圖為一名村民從架通的鋼橋上通行 攝影:趙耀

那扎自然村裡,牧民南木加正從房間的自來水管裡接水為駐村工作隊一行燒茶。用南木加的話說,這條長長的水管解決了他們家的大困難。“以前的時候,每天的生活用水和人畜飲水都需要下到溝裡面的普秋河裡背,一天要來回20多趟,4個多小時。路途危險不說還得安排一個勞動力專門背水。夏天還好,冬天河裡結冰,用水就更加困難了。現在水管接到了屋裡,用水方便了很多,想什麼時候用水就什麼時候用。”

為群眾心之所盼,於細微處見真情

圖為南木加正在自家屋裡接水燒茶 攝影:趙耀

村民的用水問題解決了,駐村工作隊計劃著從水上能再多做些“文章”。村內山谷深處有一天然山泉從山腰溪流而下,匯入普秋河。這讓駐村工作隊十分欣喜,如何發揮好這一難得的資源優勢發展飲用水項目?駐村工作隊多方聯繫後邀請專業機構測評水質,經考證確立了以“公司+村合作社”方式,發展飲用水項目。

為群眾心之所盼,於細微處見真情

圖為昌木普村清澈優質的水源 攝影:趙耀

金秋九月,同仁堂集團的專家團隊蒞臨水源地考察,共商未來合作開發戰略,這讓村民們對開發優質水源走向市場更有信心。一位70多歲的老人握住充旺尼瑪的手激動地說:“您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解決了村裡好多年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比我們自己還操心,今後您說怎麼幹大家就跟著怎麼幹。”

捐贈防疫物資、揹負式收割機、太陽能照明燈、圖書,解決就業……第九批工作隊駐村以來,一件件為民所想的工作得到了昌木普村村民彌足珍貴的認可。尋資金、找項目,建隊伍、聚民心,駐村工作隊在日日奔忙中先後爭取資金300餘萬元,推進村農業發展條件改善、基礎設施提檔、文化建設升級、產業扶貧增效。(中國西藏網 記者/王淑 趙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