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減速:增量放緩、逾期上升 行長們說"很受傷"?

信用卡減速:增量放緩、逾期上升 行長們說


“總算沒讓這兩筆信用卡逾期拖進二季度。”銀行員工周迪(化名)曾焦慮了半個多月,“只能一直打電話催,又不敢語氣太重,好在都催收上來了。”


周迪的焦慮也來自銀行信用卡業務壓力的傳導。截至4月17日記者發稿,從央行公告和23份已披露的A股上市銀行2019年財報看,前些年快速擴張的信用卡業務減速跡象明顯,多銀行2019年髮卡增量放緩,且不良率上升。疫情對一季度信用卡交易量和不良率進一步造成衝擊,多位銀行行長公開表達了這一擔憂。


降額是銀行一貫採取的風控手段之一,不過在疫情期間屢屢引發爭議。目前來看,預計髮卡增速放緩仍將持續。如何進一步開發信用卡市場,同時加強風控,銀行還有什麼招?


銀行催收“更小心”了


“疫情暴發之前,有客戶逾期我還能上門催收,但現在連打電話都不敢語氣太重,很怕對方錄了音發到網上或投訴到銀保監會。用戶可能會說,疫情期間你還催收?那我們就是沒脾氣。”一個月前,周迪一直為兩筆客戶未還的信用卡賬單苦悶,這關係到他和支行一季度的考核評分。近日,他告訴記者,兩筆逾期都催收回來了,不過過程很艱難。


周迪之所以緊張,是因為銀行內部考核嚴格。他透露,該行考核時不看信用卡欠款額,而是看欠款卡片的總額度。兩張信用卡未還賬單隻有幾千元,但卡片總額度是6萬多元,如果一季度末前沒能成功催收上來,將從該支行計提6萬多的撥備。


公開資料顯示,更多的銀行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客戶,採取了延長信用卡還款期、提供徵信保護等措施。有知情人士透露,疫情期間有銀行直接暫停了催收工作。


信用卡代還“生意”依然活躍


讓銀行頭疼的客戶還款難,在債務中介眼裡卻是“生意”。


記者調查發現,信用卡代償業務依然活躍。一家打著“解放卡奴”旗號的代還平臺稱,代還1萬信用卡賬單手續費僅80元。該平臺員工阿超(化名)介紹,平臺可以幫用戶套現,假設一張1萬元額度的信用卡,只要留出5%-10%的額度用來循環套現,把賬單反覆推遲到下一期就可以,用戶只需要支付平臺一筆手續費。他還稱平臺用的是“最新信用卡借款系統,全網獨家,0風險。”


這種做法被業內稱為“套現貸”,去年底時曾是銀聯專項規範工作的重點目標。除套現貸外,彼時新京報記者調查瞭解到,代償平臺慣用的模式還有平臺代還和信用卡套現。業內人士提醒,信用卡代還屬於以貸還貸,本就不被銀行政策允許,一些使用POS機以虛構交易等方法套取現金從事信用卡代還的,數額巨大的還將會觸刑。


行長們直言疫情下信用卡業務“受傷”


代償平臺屢禁難止,和信用卡應償額度高企有關。


對比央行近年發佈的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報告,截至2019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同比小幅下降,但仍有742.66億元,佔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的0.98%。


銀行信用卡不良率也在走高。截至4月17日,36家A股上市銀行中,已有23家披露了2019年財報,其中僅少數銀行披露了2019年末的不良率水平。具體來看,民生銀行信用卡不良率偏高,為2.48%,比上年末上升0.33個百分點;交行信用卡透支不良率上升較快,幅度達0.86個百分點;建行信用卡不良率相對較低,為1.03%;招商銀行不良率上升0.24個百分點至1.35%;中信銀行信用卡不良率降低0.11個百分點,至1.74%。


以可比數據看,大部分銀行信用卡不良率在2019年呈上升趨勢,而2020年一季度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大了負面影響。


招行行長田惠宇在業績會上表示,信用卡的還款能力、意願都在下降,2月信用卡逾期率同比大幅度提升。中信銀行行長方合英也稱,疫情對整個信用卡業務的獲客,交易、中間收入、資產質量都帶來比較大的影響,1-2月髮卡同比下降了47%。不過,進入3月中旬以後,數據開始迅速恢復。


“一般情況下每年前兩個月信用卡業務都是負增長,今年負增長的情形更嚴重一些,由於沒有增量,逾期貸款率自然就上去了。”建行首席風險官靳彥民在業績會上表示。


如何控制風險?有用戶信用卡被降額


對於不良資產處置,銀行有什麼招?


中信銀行在財報中稱,通過不良資產證券化處置信用卡不良資產本金規模25.45億元,有效加快了資產流轉。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對新京報記者分析稱,在控制風險方面,一方面嚴控新增卡的數量和門檻,另一方面對存量客戶增加風險監測力度,對逾期客戶按不同情況採取延期、降額和加大催收力度等措施。


易觀金融分析師王細梅認為,銀行可採取多項措施來強化風控,包括分客群經營,重點對負債率較高或共債率較高的客戶進行監控排查;利用金融科技加強客戶實時預警;完善信用卡催收,加大信用卡不良資產證券化、核銷等。信用卡降額可針對部分用卡過度的用戶、資質相對較低的用戶。


降額手段在疫情期間引發爭議,新京報近期曾報道,有用戶在投訴平臺稱,剛還完信用卡,下一分鐘額度就從3.8萬元降至7500元。多家銀行稱,降額與疫期無關,是持卡人自身用卡問題導致的,比如在他行有逾期或頻繁在房地產等商戶交易,會有資金違規流入樓市嫌疑。


周迪告訴記者,支行如果發現客戶無正當理由故意拖欠還款,也可以向信用卡中心報告,申請給客戶信用卡降額。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降額是風控手段之一,其是否合理應從用戶使用習慣和銀行風控規則判斷,正常消費很少被降額,也不排除有誤傷可能。


新增卡量下降趨勢或將延續


會對信用卡不良率產生影響的,還有靳彥民前述提到的信用卡業務增長。


記者從銀行財報看到,不少大中型銀行2019年信用卡髮卡量增量同比減少。如建行2019年淨增卡量1275.93萬張,比2018年淨增量少約170萬張;光大銀行2019年新增卡量比2018年增量少376.57萬張。地方銀行雖然信用卡髮卡量保持較快增速,但基數偏小,和大中型銀行遠不在一個量級。如江陰農商行2019年新增信用卡量達76.5%,不過增量僅4.1萬張;長沙銀行2019年末總髮卡量達到157.9萬張,其中63.57萬張是2019年新增。


“央行數據顯示,2019年末,全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髮卡數量達7.46億張,髮卡增速已經有所放緩。今年疫情對信用卡髮卡量影響較大,預計髮卡增速放緩仍將持續。”王細梅稱。


於百程還提到,在互聯網借貸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銀行信用卡業務遇到了挑戰。在客群層面,信用卡人群與網絡借貸人群出現交叉,多頭借貸和借款人質量下降,使信用卡風險管理難度增加。在產品層面,花唄等互聯網旗艦借貸產品的出現,也與銀行信用卡業務形成競爭,提升了增長難度。在宏觀經濟層面,經濟增速的放緩,用戶的消費力及還款能力下降,也影響了信用卡業務的發展。


信用卡市場資深研究人士董崢表示,信用卡市場整體已趨飽和。


“當規模達到飽和時,新增獲客的成本和難度上升,在存量客戶身上提高收入相對容易。所以細分市場、豐富場景更重要。”董崢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大概五年前不少銀行就提出信用卡業務實行公司化運作,但之後便少有音訊。於百程分析稱,相比於人、財、物相對獨立的事業部制,子公司在法律層面擁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在機制和薪酬等層面更加靈活,更適合市場化競爭。理財、信用卡、私人銀行等業務獨立運作的呼聲均比較高,不過目前僅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出臺了管理辦法並且不斷設立,未來信用卡和私人銀行子公司化也將成為可能,只是進度上更加謹慎。


文章來源:新京報

作者:程維妙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