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裡的鹽換一換,能保護心血管,每年將拯救45萬人


談到五味,中國人絲毫不會掩飾對鹽的喜愛。鹽被國人稱為“百味之王”,菜餚中如果少了鹽,必定是難以下嚥;一些含鹽量極高的加工食品,如鹹菜、滷肉等在國人中也頗受歡迎。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人的日均食鹽攝入量,已達WHO推薦上限的兩倍。鹽吃多了,水鈉瀦留,血壓就會上升,心血管風險也隨之增高。吃鹽多了血壓高,吃鹽少了飯不香,用低鈉鹽是個折中的好辦法。

使用低鈉鹽與較少的心血管死亡相關

近日,新南威爾士大學的馬蒂·馬克倫德聯合北京大學等處的科學家,分析了中國食鹽替代與中風研究(SSaSS)的數據。研究發現,如果在中國使用含25%氯化鉀的低鈉鹽替代食鹽,將能每年減少45萬例心血管死亡,減少了11%。即使是慢性腎病患者,使用低鈉鹽代替食鹽也是利大於弊的。這一研究發表在了《英國醫學雜誌》上。

在中國,35~75歲的人中,有45%患有高血壓,這是心血管疾病的頭號危險因素。2015年,大約就有230萬人因高血壓而死,相比1990年增加了89%。據估計,中國大約1/7的心血管死亡可歸因為高鈉攝入,也就是鹽吃多了。據統計,中國人70%的鈉攝入來自家庭烹飪。減少家庭烹飪的用鹽量,對於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至關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誘發高血壓的真正凶手不是鹽而是鈉。那麼,鈉從哪裡來呢?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人每天鈉的攝入量是5克。除了食鹽外,醃菜、肉製品、休閒食品、豆製品、蔬菜、水果等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鈉。所以即使我們每天只是從鹽中攝入了5克的鈉量,但還會從其他的食物中攝入鈉,遠遠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量,所以我國高血壓的患病率很高。

把家裡的鹽換一換,能保護心血管,每年將拯救45萬人


低鈉鹽是一種含鈉較少的鹽,一般使用25%~67%的氯化鉀替換掉食鹽中的氯化鈉。使用這樣的鹽大約能降低5毫米汞柱的收縮壓和2毫米汞柱的舒張壓。在中國臺灣進行的一項研究也顯示,使用低鈉鹽與較少的心血管死亡相關。

低鈉鹽中的鉀對腎病患者存高血鉀風險

低鈉鹽是以氯化鈉、碘酸鉀為原料,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鉀和硫酸鎂,從而改善人體內鈉、鉀、鎂的平衡狀態。低鈉鹽可以降低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低鈉鹽適合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長期食用。

低鈉鹽少了鈉卻多了鉀。很多人會問鉀會不會帶來健康風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腎內科副主任醫師趙新菊在其文章中指出,其實鉀對於慢性腎病患者而言,由於腎功能差,吃進去的鉀代謝不出去容易造成高血鉀,進而影響神經肌肉的電生理活動,出現心律失常、四肢麻木、疲乏等症狀,嚴重的高鉀血癥甚至危及生命,可能導致心跳驟停。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醫師趙明輝介紹,低鈉鹽使用鉀替代了鈉,適合普通人群,但不適用於腎臟病患者。當然,有些腎臟病患者本身表現為低鉀,常常需要口服補鉀來維持血鉀的正常。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低鈉鹽,但要注意定期監測血鉀的水平。而腎臟病患者如果有高血壓和水腫,的確應該低鈉飲食,但不建議吃低鈉鹽。腎臟病患者吃低鈉鹽需要諮詢醫生,在醫生指導下結合自己的血鉀水平、腎功能情況,決定是否能用低鈉鹽。

低鈉鹽總體上降低了心血管病死亡風險

那麼,對於國人而言,到底吃低鈉鹽的好處有多大?上述中風研究是一項大規模集群隨機試驗,在中國北方遼寧、山西、河北、寧夏和陝西的600個村莊進行,每個村莊大約有35人被納入研究。

研究人員給參與者分發含有30±10%氯化鉀的低鈉鹽,平均氯化鉀含量為25%。低鈉鹽的發放劑量十分充足,除了日常的炒菜做飯,醃製臘肉等保存食物要用的鹽也被涵蓋在內。

經過大約5年的跟蹤,研究人員發現,使用低鈉鹽大約減少了0.32克的24小時尿鈉,增加了0.77克的24小時尿鉀,降低了2.65毫米汞柱的收縮壓,舒張壓的變化不顯著。

根據這一結果,以及中國慢性腎病患病率、血清鉀對心血管死亡影響等數據,研究人員對在全國範圍內使用低鈉鹽代替食鹽的收益進行了評估。

評估結果顯示,全國範圍內換用低鈉鹽的降壓作用,每年大約可以減少46.1萬例心血管死亡,其中包括20.8萬例卒中死亡和17.5萬例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相當於全國心血管死亡的10.9%。此外,換鹽還預計每年可以減少74.3萬例非致命心血管事件,減少6.9%的慢性腎病發病率。

對於全國1720萬慢性腎病患者,換用低鈉鹽的降壓作用預計可以減少3.2萬例心血管死亡,而換用低鈉鹽的高血鉀風險大約會增加1.1萬例額外的心血管死亡,淨減少了2.1萬例心血管死亡。

低鈉鹽大部分人可放心食用

低鈉鹽是適當降低了食鹽中的鈉含量,增加了鉀含量。普通食鹽99%以上為氯化鈉,而高鉀低鈉鹽主要成分為氯化鈉約佔65%、氯化鉀約佔25%、硫酸鎂約佔10%,對於控鈉、增鉀很有好處。

鉀是人體必需的電解質,人體血鉀濃度為3.5~5.5毫摩爾/升,正常血鉀濃度對維持心血管功能等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當血鉀濃度高於5.5毫摩爾/升時,會發生高鉀血癥,嚴重者可能危及生命。不過,只有腎臟排鉀減少、含鉀藥物輸入過多等情況才可能導致高鉀血癥。健康人或是腎功能正常的病人,只要沒有同時服用保鉀排鈉的利尿劑,身體就會將多餘的鉀排出體外,可使體內的鉀濃度達到正常。所以,有些人認為“低鈉鹽是送命鹽”屬無稽之談。

不過,有腎臟病的人,如急慢性腎功能衰竭、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腎小管性酸中毒等,腎臟排鉀能力下降,很容易導致高鉀血癥,所以這部分人不建議食用高鉀低鈉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