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以教育和產業為抓手,為鄉村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在剛過去不久的“雙12”購物節中,“扶貧助農 贛勁十足”碧桂園江西五城聯動直播活動贛南區域直播專場活動也圓滿收官,當地“網紅”、縣扶貧辦幹部、碧桂園精準扶貧鄉村振興項目部幹部紛紛走進直播間為農產品“代言”,累計售出10餘萬元農產品。


近年來,來自各界的創新活力注入到脫貧攻堅大潮之中,在我國匯聚成了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從832個貧困縣到“清零”,中國脫貧攻堅任務的完成離不開各方的努力。


作為深度參與脫貧攻堅的民營企業代表,2018年以來碧桂園把扶貧上升到了主業高度,在結對幫扶全國9省14縣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4+X”模式,助力33.7萬建檔立卡戶脫貧。“在長期的具體扶貧實踐中,我們聚焦‘人’和‘產業’兩個關鍵因素,探索建立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的長效機制。”碧桂園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裁、扶貧辦主任、國強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李靜曾這樣總結道。而教育和產業在其扶貧探索中,無疑是兩大“牛鼻子”。


賦能人才,教育先行


碧桂園:以教育和產業為抓手,為鄉村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們正在上課


今年9月,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校正式開學,這也是碧桂園捐建的第三所慈善學校。來自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的馬紅豔滿懷希望地走進了校門。


東鄉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以東鄉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縣,也是最後一批脫貧“摘帽”的國家級深度貧困縣,2018年碧桂園開始對該縣進行結對幫扶,也為當地村民的生活帶來了改變。


今年中考結束,馬紅豔沒有考上理想的高中。看著家裡還在上學的兩個年幼的妹妹,她毅然決定去上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校。馬紅豔的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靠種地獲得微薄收入,因為母親身體不好,家裡供養三個孩子負擔很大,初二時馬紅豔一度退學在家,後來在當地政府部門勸說下才回到學校。


“很多女孩子輟學後,就是幫家裡做家務,然後成年就早早嫁人。”張璟蕊談道。今年大學畢業後,張璟蕊果斷報名來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校當一名老師。她說,不只是因為專業對口,作為東鄉人也想回到家鄉。如今,她擔任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校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2班的班主任。


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校是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捐資近3億元創辦的一所慈善性質的全日制民辦普通中等職業學校,面向貧困學子不僅免除學費、書本費、校服費、住宿費、伙食費等費用,每個月還會給他們提供40元或60元不等的補助,此外還有助學獎金。


碧桂園:以教育和產業為抓手,為鄉村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由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捐資創辦的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校


初三時,馬紅豔就得知了這所“免費”的學校,她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不僅能讓自己學一門技術,還能減輕家裡負擔。如今她被分在了張璟蕊的班裡,緊張的課程學習讓她覺得很充實。


“孩子們基礎比較差,但學習氛圍很好。”作為班主任,既要關注學生們的學習,又要關心學生的生活,22歲的張璟蕊感覺壓力比較大,但也很有動力,她希望學生們能繼續深造,用知識改變命運。


今年是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校招生的第一年,近600名新生入學。學校根據社會需要開設了會計、物業管理、汽車美容與裝潢、建築工程施工、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6個專業,實行三年學制,前兩年在校學習理論,第三年則依託碧桂園產業資源進入企業實習,由此形成了獨特的“產教融合、校企共育”模式。


“學校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在當地是拔尖的,老師力量也很強,不乏那些既擁有企業經驗又擁有教學經驗的前輩,學生們在這樣的學校學習,家長也都十分支持和安心。”張璟蕊說。為給學生們提供優質的學習條件和環境,學校不僅建有各個專業的實訓室,還建有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計算機教室、音樂教室、舞蹈室、心理諮詢室、校醫室,投影及電教設備、錄直播系統、校園電視臺及體育健身設施設備等也一應俱全。


風雨操場和標準化400米跑道更是成為學生們放鬆鍛鍊的好去處,宿舍環境和食堂水平也得到師生稱讚。


碧桂園:以教育和產業為抓手,為鄉村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由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捐資創辦的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校


“宿舍裡很暖和,生活很方便,在這裡學習很開心。”馬紅豔說,在這裡不僅沒有費用壓力,每個月還有60塊錢補助。她現在離家坐公交車只有5分鐘距離,父母也很支持。面對未來,她滿懷憧憬,她希望通過讀書,成為像班主任一樣的人,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未來,臨夏國強職業技術學校將在三年內招收2000名學生。結對幫扶東鄉族自治縣以來,碧桂園從教育、產業、黨建、就業等多維度展開幫扶,切實為當地發展注入了活力。在張璟蕊看來,碧桂園為家鄉帶來了改變,在教育上的幫扶會持續造福當地發展。


扶貧先扶智,教育發展能為區域發展帶來可持續的內生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強調教育扶貧的重要意義。2019年教育部辦公廳發佈的《關於辦好深度貧困地區職業教育助力脫貧攻堅的指導意見》提到,2020年要確保深度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職業教育需求的學生能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同時還要求充分發揮職業教育促進義務教育控輟保學的積極作用。


在2020年的全國兩會上,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提出《關於更好發揮職業教育對脫貧防返貧作用的提案》。他提到:“從致貧和返貧發生的實際情況來看,缺乏有效就業、沒有穩定收入來源是重要原因,歸根結底是由於貧困群眾缺乏專業技術和職業技能。如果貧困群眾以及他們的子女能接受良好的職業教育和培訓,他們就能利用一技之長獲得一份穩定的收入,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高速發展的各行各業都能有足夠嫻熟的工人,國家經濟也將實現持續發展。”通過興辦慈善學校,碧桂園成為了以職業教育推動脫貧攻堅的排頭兵。早在2014年,碧桂園就創辦了高職院校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如今一批批學生走向了心儀的崗位,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碧桂園:以教育和產業為抓手,為鄉村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國華紀念中學的學子們


不止職業教育,碧桂園還興辦慈善高中。2002年碧桂園在廣東佛山創辦了全免費、純慈善的高中國華紀念中學,面向全國招收瀕臨退學的優秀學子。作為當年國華首批學生中第一個走進校門的人,黃華庚在碧桂園的資助下順利完成了高中、大學和研究生學業。這個從湖南貧困村子走出來的青年,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名律師。他常常感嘆,從沒想過,出生在貧困山區的自己,有朝一日能在陸家嘴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裡上班。黃華庚說:“如果沒有國華,我的人生會完全不同,大概早早就跟著同鄉,四處打工,混跡在城市的某個角落裡吧。”


18年來,3260名貧困學子來到國華,2582人已走出校門,繼續深造的學子中已畢業的就有803名碩士、141名博士。或許,這些學生致貧的原因不同,但他們都在國家和社會的幫助下,用知識在改變命運。


“教育扶貧,授人以漁;一人成才,全家脫貧”十六個字生動地詮釋了碧桂園教育扶貧的理念。20多年來,碧桂園持續深耕教育扶貧,除興辦學校,還通過改善幫扶地教育條件、設立愛心助學基金等進行幫扶。其中,在2018年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攜手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發起了“心願100助學”項目,至今共超25.5萬人、300餘個愛心隊伍和單位參加捐款,籌集善款超3500萬元,累計幫扶9省14縣貧困生20713人次,幫扶人數12752人。


伴隨著一批批學生走出校園,成為建設家鄉、反哺社會的人才,碧桂園的教育幫扶也切實做到了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新農村 新技術 新農民


碧桂園:以教育和產業為抓手,為鄉村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廣東英德市連樟村新貌


“以前面朝黃土背朝天,從來沒想過不用彎腰就把地給種了。”談及種地的變化,連樟村村民陸國建說道。


連樟村曾是英德市連江口鎮唯一的省定相對貧困村,村民們不是外出打工,就是靠種地為生。2017年10月,碧桂園派駐扶貧團隊,按照“4+X”幫扶模式,在當地協同開展黨建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新農村示範村建設等工作,連樟村成為了碧桂園支持新農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重點村莊。


這幾年,陸國建目睹著家鄉從一個不到500人的落後小山村,“逆襲”成了顏值高、人氣旺、生活越來越好的現代鄉村,這幾年僅回遷戶口就超2000人。他的生活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改變。


以前,陸國建和妻子靠打散工過活,收入很不穩定,年收入也就1-2萬元。他上有80多歲的老人要照顧,下有孩子要上學,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直到2019年,總投資4000萬元的碧桂園連樟村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在村裡開工建設。在得知園區提供免費農業技術培訓後,他和妻子立即報了名,學習新型農業種植技術。經過一個月培訓,他們掌握了全套先進農業種植栽培技術,負責園內4號大棚櫻桃番茄的管理工作,收入增長了近十倍。

“現在一天工作8個小時,每人每天有130元,兩個人加起來每個月就有六七千。”


從之前的“面朝黃土背朝天”到如今掌握了無土栽培、立體採摘等技術,夫妻二人熟練地管理著這個4畝多的大棚。“這個大棚是智能化的,水、肥都是自動滴灌,不需要那麼多勞力。用來栽種的盤都架高到一米左右,勞動時完全不用彎腰。如果要爬高,又有自動化升降機。”在家門口就能就業脫貧,陸國建感到幸福和知足。


過去,連樟村農業粗放種植,農民憑世代相傳的方式在當地種植紅薯、黑皮冬瓜、玉米、水稻、白菜等農作物,產量低、收入低。2018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英德市連樟村考察時表示,既要加快脫貧致富,又要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走向現代化。


碧桂園入駐後,也將新技術帶進了村,改變了農民對種地的原始看法,開始主動學習新技術,適應新事物。“以前都是扛著鋤頭、挑著肥水到田間勞作,風吹日曬,現在種的番茄是無土栽培,根本不用在田地裡刨土,種出來的番茄既好吃又漂亮,我這個‘土農民’一下變成新型職業農民了。”陸國建笑著說。


如今,連樟村現代化農業發展有模有樣,為村民提供了越來越多就業機會,也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心頭好”。陸國建在做好自己工作之餘,還會抽時間學習其他大棚裡草莓、西瓜、黃瓜等作物的現代種植技術和方式方法,希望自己能真正成為掌握各種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真心覺得日子越來越有盼頭,日子肯定會像櫻桃、番茄、草莓那樣越過越紅火。”陸國建信心滿滿地說道。


不止英德,在碧桂園結對幫扶的其他縣,碧桂園都在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幫扶當地產業發展,並形成“借本你種,賣了還本,賺了歸你,再借再還,勤勞致富”的資金運轉模式,“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合作模式,和村集體、農戶通過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方式建立長期穩定合作,貧困戶則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務工等實現增收。


各色產業在鄉村茂盛生長,不少優質農產品銷售也是碧桂園攻克的重點,除利用直播帶貨等新技術,碧桂園還通過自有品牌“碧鄉”進行農產品推廣,截至今年11月已成功轉化31縣產品400款。此外,通過碧鄉、國華文旅、鳳凰到家三家社會企業,碧桂園還打通了酒店、食堂、社區等市場,銷售扶貧產品約1.95億元,惠及超11.7萬貧困人口,一套穩定的產銷機制已紮下根。有了產業、技術和懂技術的農民,“造血”實現閉環,新農村建設動力越來越強勁。


“一二三四五”工作體系


聚焦“人”和“產業”,碧桂園做出了可喜的扶貧成果。但扶貧,不是件容易事兒。對碧桂園來說,對口幫扶9省14縣是一項系統性大工程,將扶貧上升到主業高度,也能看出其決心,而這背後的支撐離不開碧桂園公司化管理模式。


很早之前,碧桂園就明確了一個“一”定位,就是“做黨和政府扶貧工作的有益補充”,這為扶貧工作指明瞭方向。碧桂園還做到了兩個“結合”,一方面結合企業自身管理和經營優勢,一方面結合貧困地區實際情況,這樣不僅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身業務優勢,也能將扶貧做到精細化、效果最大化。


系列舉措都需要人去落實,碧桂園最大化地發動了各方力量,不僅在內部形成了約200人專職扶貧隊伍,還在幫扶地培養“老村長”和致富帶頭人,同時還聯合合作伙伴和公益機構參與其中,形成了“社會扶貧共同體”三級扶貧隊伍,做到了“眾人拾柴火焰高”。


多年來,碧桂園以黨建、產業、教育、就業為主陣地,同時因地制宜開展健康扶貧、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形成了獨特的“4+X”扶貧模式。整個體系環環相扣,最終都指向向著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五大振興”模式轉換髮力。由此,形成了碧桂園獨特的“一二三四五”工作體系成型,打造出了助力鄉村可持續發展的樣本,成為脫貧“摘帽”重要力量。


“摘帽”不是終點,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還要進一步夯實。面向未來,碧桂園表示將持續投身其中,為小康社會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