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創客團隊”的時代之思-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一個“創客團隊”的時代之思

——來自“我們的太空”創新實踐中心的報告(下)

一個“創客團隊”的時代之思

  “我們的太空”公開課授課現場。本版圖片均由“我們的太空”創新實踐中心提供

一個“創客團隊”的時代之思

  “太空廣播FM”團隊成員在錄製節目。

一個“創客團隊”的時代之思

  “讓祖國見證幸福”大型集體婚禮北京主會場現場合影。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徵,信息時代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跟網絡結合才能找到出路

  “你好,我是趙典超,網名‘超凡脫俗’!”某研究所黨委書記趙典超開口第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

  當“我們的太空”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創客”們聚集在一起,相互間作自我介紹時,總會順帶介紹一下自己的網名,也總有人發出感嘆:“原來就是你呀!”

  “網絡早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生活的一部分,也理應成為我們工作方式的一部分。”一名長期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幹部掏出手機滑動屏幕說,“我平時常用的群就有20多個。”

  在這個思想政治工作團隊,他們倡導領導幹部在規章制度之內,主動與科技幹部和一線航天人交朋友、加微信、常互動;倡導網絡化生活方式,開展網絡學習、網上調研,通過網絡新媒體建設,促進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化。

  團隊成員李超在航天基層一線任職期間,有一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問題,曾長期縈繞心頭:每次航天發射任務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到底怎麼搞?

  “任務前夕工作最緊張,組織教育像是添亂;任務成功後再組織,好像又沒作用。”李超無奈地說。

  然而,高科技人員的思想建設又極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要是搞不好,極易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在這裡,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還面臨另一重挑戰:“航天隊伍裡大多是高科技人員,如果發一本裝備說明書,他可能一天一動不動看完。但如果是讀教育提綱,他可能就坐不住。”

  那麼,破解這一問題的出路在哪裡?

  在網絡。這個團隊堅定地認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徵,信息時代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跟網絡結合才能找到出路。”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等特徵,為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提供了廣闊空間。

  2018年4月24日,“我們的太空”新媒體創辦。兩年多來,他們先後入駐20個新媒體平臺,實現了青年群體在哪裡、思想陣地就延伸到哪裡,連續兩年被評為“五個一百”網絡正能量榜樣。

  黨的十九大召開後,他們研發“理論闖關”小程序,帶動數十萬人參與答題。後來,他們上線“e雲紅網”App,探索把支部建到網上、組織建到群裡。

  今年“七一”“八一”前後,他們又發起網上微課展播,融合動漫、沙畫等新形式的300餘堂精品課,令人耳目一新。

  前不久,他們評選“理論闖關”優勝者時發現,排名靠前的15人中有7人都是普通科技人員。思想政治教育插上網絡翅膀後,潤物無聲,融入越來越多航天人的心田。

  “互聯網這個時代的‘最大變量’,完全可以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增量’。”“我們的太空”團隊成員之一任波認為,藉助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加長了觸手、增加了柔性,可以變得更加“泛在”,讓“時時受教育、處處有教育、人人參與教育”成為可能。

  思想政治工作從來不是單調的,不是一種顏色,而是繽紛多彩的赤橙黃綠青藍紫

  今年10月底,“我們的太空”團隊組織了一場“太空思辨會”,分享一個月來的工作感悟和經驗。

  這場交流活動別開生面:發言的都是各單位最年輕的幹部,誰也不許念稿子,現場“脫口秀”。臺上的人在講,臺下聽講的人可實時發“彈幕”交流……

  李超是這場活動的組織者之一。為了籌備這場活動,他雖然家在航天城裡,但最近一周天天都在辦公室睡。

  當天的思辨會,原計劃用時45分鐘,被大家意猶未盡地延長到2小時。李超覺得,“這種新的活動方式,能被大家認可,累也值得。”

  像這樣被李超和同事們搞得很有“磁性”的活動還有不少。他們將其稱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顏值革新”。

  近年來,這支航天隊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在不停地刷新“面孔”——

  推進理論學習,他們創新“精要學理論12345”模式,每當習主席發表重要講話,總能在3小時內梳理出理論要點,通過新媒體推送;

  傳承紅色基因,他們開發了移動終端,把各地紅色資源匯聚到掌上,無論出差走到哪裡,先在網上打卡紅色地標,已成為很多航天人的習慣;

  弘揚優良傳統,他們在新媒體上推出“航天禮讚MV”“兩彈一星往事”“航天故事繪”等欄目,引導大家把航天曆史唱出來、把航天壯舉演出來、把感人事蹟畫出來,讓老傳統煥發新活力……

  不少航天人感慨:“沒想到教育還能這麼做,這麼有意思!”

  “其實,新時代的年輕人從不拒絕真理的崇高,只是不喜歡空洞的說教;從不排斥有意義,只是希望有意思;從不反感教育本身,只是不喜歡‘你講我聽’的單向硬灌。”

  某工程技術大隊黨委書記陳錦認為,信息時代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應像互聯網企業那樣樹立“用戶思維”,精準對接受眾的高品位高層次認知需求、多元化多樣化群體特徵、平等式互動式行為習慣。

  “一提到思想政治工作,你會想起什麼?”

  這個團隊認為,思想政治工作從來不是單調的,不是一種顏色,而是繽紛多彩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今天,我們很有必要緊跟時代變化,來一場思想政治工作‘供給側’改革”——

  它可以很時尚新潮。例如,採用VR、AR技術,將“東方紅”功勳塔架、“兩彈結合”試驗遺址等搬到“掌心”,建成“網上紅色教育基地”;把“唱吧”引入發射場,鼓勵科研人員工作之餘“吼一嗓子”,等等。

  它可以頗有“煙火氣”。在書店中開闢親子閱讀區,把一塊閒置的屋頂變成青年人喜愛的花前月下之地,乃至高標準開展“廁所革命”……做好這些讓人感到溫暖的事兒,都被他們視作思想政治工作外延的一部分。

  它也可以表達多樣化。例如,推出電視劇《馬蘭謠》,編排音樂舞蹈情景劇《問天》,航天員出演大片《我和我的祖國》,組織四大航天發射場網絡直播……

  來自航天員中心的安德華認為,每個個體都不一樣,有了思想問題,有的人一堂教育課就能解決,有的人聽一首歌就能“元氣滿滿”,也有的人參加一次集體活動就能解開思想釦子。

  可以肯定的是,“每個人都會被點燃,只是‘燃點’可能不一樣,被點燃的方式不一樣。”

  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才能變得五彩斑斕?

  山足夠高大,才會形成囊括熱帶、溫帶、寒帶的高山氣候。思想政治工作的外延足夠寬廣,才能更加豐富多彩。

  採訪中,一位領導談道:“我們的教育一定要穿透航天城、輻射社會,要放在更大的環境中搞大教育。如果在單位接受的是正能量,到了社會接受的是負能量,教育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

  近年來,“我們的太空”不斷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朋友圈”:邀請劉洋、王亞平等航天員擔綱“航天晨語”主播,央視主持人海霞、康輝參與“週末心語”欄目;授予單霽翔、劉慈欣等名人“航天文化大使”,為航天打CALL,吸引院士鍾南山、李蘭娟等為航天人送祝福……不斷凝聚更多力量,為強國夢、航天夢鼓與呼。

  來自嗶哩嗶哩的新媒體人馬壘認為,“我們的太空”的策略是通過影響更多人來影響“心上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人群。

  這群執著于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創客”,從不認為這是少部分人的專屬領地。在他們看來,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發動大家一起來做。

  創新其實是為了迴歸,回到思想政治工作讓人溫暖、振奮、幸福的本質上來

  一個關於“送信”的故事,讓航天員中心的劉克對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感觸頗深。

  那是在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最嚴峻的時期,該中心有科技人員依然堅守在天津,執行著設備測試任務,單位準備給他們發一封慰問信。

  問題來了,這信怎麼送?派人送過去,疫情當前不現實;單發郵件、發微信吧,又不夠正式、莊重。劉克和同事們好好琢磨了一番。

  最終,他們將這封信配上音樂、圖片製作成H5,用手機轉發給每位慰問對象。“效果出奇的好,很多人都‘曬’在了朋友圈!”

  “思想政治工作有沒有用心做,效果不一樣;有沒有創新做,效果也不一樣!”這件事讓劉克感到,很多平常的事情,只要你多做出些新意,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循著這一理念,今年國慶節當天,劉克又實踐了一把——

  那天,“我們的太空”創新實踐中心組織“讓祖國見證幸福”大型集體婚禮,需要20多名司機駕駛婚車。這一任務落到了劉克所在單位。

  這意味著,單位司機在節假日要出公差。

  “這既是一次公差,又是參加一次有意義的活動:可以面對直播,駕駛著婚車,見證一對對新人的幸福,留下一份喜慶的回憶。誰願去?”劉克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同大家溝通。

  很快,20多個司機名額被認領一空。

  參演《航天追夢人》,“90後”賈安邦哭了好幾次。

  賈安邦所在單位是一支航天工程隊伍,組建70年了,歷史厚重,榮譽豐碩。

  這支隊伍異常艱辛,單位雖在北京,卻長年在全國各地施工。很多像賈安邦一樣的年輕人,從加入這支隊伍到離開,都沒好好看過北京。

  《航天追夢人》是他們結合70年來執行重大任務的真實故事而創新編排的一場舞臺劇。

  這場舞臺劇,大家看得聚精會神,也看得熱淚盈眶。淚目過後,很多人都像賈安邦一樣,對自己工作有了新的認識:“我們不是普通的鋼筋水泥工,我們是中國‘天梯’的築夢人!”

  改變大家的不只是舞臺劇。

  近年來,著眼隊伍分散的實際,這個單位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創新探索:建立“天梯火炬”微信群,把組織建在群裡;開展眾籌式教育,調動群眾的積極性;用短視頻開展教育,便於傳播分享……

  時間一長,變化悄然發生——

  去年冬天,一次施工演練,風大天冷,一名領導提醒大家注意保暖。好幾名沒聽清的工程人員回答:“請放心,我們把裝備都蓋好了!”

  “顯然,大家變得更有情懷、更有激情,更認同自己的事業了。”講完這個細節,一名領導道出了對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感悟,“我們的創新,其實是為了迴歸,回到思想政治工作讓人溫暖、振奮、幸福的本質上來。”

  “我們的太空”團隊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總是與網絡密切結合。

  比如,他們組織“奔向太空”2020航天城半程馬拉松賽,一名在王亞平“太空授課”影響下追夢進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學生,又“追星”追到了賽場;進行網絡直播,廣泛傳遞航天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還組織了一場網上討論,參賽獲獎選手紛紛分享感受……

  “我們很多工作都是線下發動、線上升溫。藉助網絡,可讓一項工作的效益真正最大化。”任波介紹說。

  不過,他們也堅持認為,互聯網只是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手段,核心還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

  創新並不意味著忘記和丟掉傳統,而恰恰是為了迴歸和發揚傳統。傳統上的優勢不能丟,丟掉了就會變質變色;創新的步子不能慢,慢下了就會被時代所淘汰。

  這,正是歷史與現實、傳統與時代、固本與開新的辯證統一。

  登上山峰不是為了證明我們擅長攀登,而是想要看到更好的風景、更好的未來

  嫦娥五號任務前夕,尹銳手機微信裡“激情燃燒的知乎群”消息閃個不停。

  尹銳是“我們的太空”知乎平臺的運營負責人。為了航天科普,每天,他和群裡的數十位航天專家都要在知乎上回答來自網友的大量問題。

  “他們平均每天要發6篇稿,很多內容成稿後,都已凌晨兩三點。”身兼“我們的太空”審稿人的任波“抱怨”,自己經常被尹銳發來的微信吵醒。

  尹銳還有一個身份——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負責艙外航天服研製。載人空間站工程已全面啟動,尹銳和他的航天服研製團隊面臨一場場大考。

  接受開辦知乎的“兼職”前,尹銳除了喜歡在工作之餘寫寫詩歌,沒有任何新媒體運營經驗。可他認為,“科技和思想政治工作並不矛盾,本質都是對自己事業的熱愛。”

  事實上,困難遠比他想象的要多。可他也發現,自己能做的同樣比自己認為的要多。這位“70後”航天總師帶著一群科技人員,通過“工程化的方式去研究新媒體”。

  27個月下來,他們竟“吸粉”140萬人,把“我們的太空”知乎辦成了“科普第一號”。

  回首來路,尹銳感慨良多。其中一句話,不僅得到了知乎運營團隊的認同,也被“我們的太空”團隊的很多成員反覆“引用”:

  “登上山峰不是為了證明我們擅長攀登,而是想要看到更好的風景、更好的未來。”

  更好的風景是什麼?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李海濤是我國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測工程的測控系統總設計師,也是“我們的太空”知乎運營團隊中的“活躍分子”。談到航天專家兼職辦新媒體,他頗有成就感:“自己的學識在另一個領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而且,“科普要求將複雜問題簡單化,也是科研能力的體現”。

  凌斯秦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新媒體團隊的主創人員。今年6月,北斗三號系統組網收官發射推遲,她冒著生命危險,全程跟拍記錄下火箭燃料洩回的過程。紀實短片《那顆北斗星》在“我們的太空”發佈後,感動了萬千網友。在這個大鏡框蓋住了半張臉的女孩兒眼中,更好的風景就是,“航天人實打實的付出,只有我們能全程記錄下來”。

  作為“我們的太空”嗶哩嗶哩賬號的創辦者之一,兩年前,唐巍根本不知道“B站”是什麼,“還專門上網搜了搜‘二次元’的概念。”如今,他運營的賬號已擁有37.5萬的訂閱用戶。即將離開航天人隊伍的他,對這段經歷充滿感激:“站在這個平臺上,看到了另一個自我。”

  康璐是“我們的太空”文學團隊創作人員。那天,戈壁灘上,一名駕駛員從沾著油汙的衣兜裡掏出一張乾淨的紙條向她“投稿”。她展開紙條,讀完那首《戈壁灘上的江南》,哭了。

  “更美的風景,就是我們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打破了小我認知,看到了更多人身上的美好,並且通過我們的工作讓更多人看到、感動於這壯美的風景。”她說。

  康璐的感慨,道出了“我們的太空”創新團隊的集體心聲。

  這個團隊還有一句響亮的“創客”感言:“太空”每天不一樣,“太空”每天都一樣!

  這口號,寫在電梯間裡,也寫在那間被他們稱作“太空艙”的圓形辦公室的牆上。

  在他們眼中,思想政治工作更美的風景,永遠在不斷探索創新的路上。

  (本報記者 王天益 安普忠 特約記者 趙金龍 通訊員 朱霄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