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聊名導:看了《長城》,忽然有點點同情老謀子

最近看了電影《長城》,忽然有點點同情他,英雄暮年,還要折騰,是為什麼?

我可以肯定,張導還是熱愛電影的,如果他活得久,他應該可以拍到拍不動為止。如果不是他,可能中國電影進入大片時代會更晚,他在很多時候,都展現出了一種捨我其誰的勇氣。感覺他還是蠻不服老的。

路人聊名導:看了《長城》,忽然有點點同情老謀子

他曾經承受了多少論褒揚,在《長城》上映時就承受了多少罵名。人們對他,好像有點對奧運健兒的意思,只允許成功,不接受失敗。對於長城這部電影,就是這樣一個典型。客觀說,此片放在好萊塢電影工業產品中,這不算多麼驚人的作品,但是是一件合格的產品,而放在中國,因為寄託了國人的很多期望,反而有人甚至連及格都不想給。但坦率說,同級別的大製作,目前仍然是少見的,一派國際國內大牌明星,有流量也有演技派,一場視覺饕餮盛宴,宏大而震撼……如果將長城和當年整個的國產電影比,它當然不算差的,它只是不精彩。但僅僅因為出自張藝謀之手,這種不精彩被放大了。

路人聊名導:看了《長城》,忽然有點點同情老謀子

路人聊名導:看了《長城》,忽然有點點同情老謀子

其實,在《長城》之後,他拍的《影》,顯示出他仍然是有價值存在的導演,謀導並沒有將自己限定住,一直在進行各種嘗試,甚至,他也不是完全只著眼商業價值,自英雄以後,他的電影都還有像樣的票房,只是有些口碑與他期望的不一樣。要說,能夠完全承受住,並繼續自己的熱愛,也還是一種令人敬佩的職業精神了。

路人聊名導:看了《長城》,忽然有點點同情老謀子

路人聊名導:看了《長城》,忽然有點點同情老謀子

與長城差不多時間上映的兩部海外電影《血戰鋼鋸嶺》和《薩利機長》的導演都不年輕了,包括李安,也不年輕 了。但他們仍然在錘鍊講故事的能力,並且保持住了個性,相比之下 ,老謀子的嘗試有點紛亂,有點英雄末路的感覺,有點點同情他了。他的新類型仍然在舊套路里,有時候還是站不住腳的臆想故事。《影》相比之下更在他本人的審美及整體把控之中,然而卻多少向流量低了頭,只是在角色顯得有些單薄的同時,沒有拉來更多的粉絲關注度。

是不是有點英雄末路的感覺?也許,現在的觀眾不那麼容易理解第五代導演的情懷,但我知道,張導的創作激情仍然在澎湃,如果他有新片了,我還是會去買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