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這般泣血的青春?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我們應該一起聊聊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其實,關於青年、青春的電影有許許多多,可以說的話題千萬個,讓我也覺得難以取捨,想來想去還是覺得聊聊電影《青春之歌》可能是比較合適的。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楊沫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它是楊沫以親身經歷為素材創作的半自傳體小說,小說以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過程中發生的“九·一八事變”到“一二·九運動”的愛國學生運動為背景,通過女主人公林道靜的成長故事,揭示出知識分子成長道路的歷史必然性。

小說於1958年首次在中國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

誰有這般泣血的青春?

(最早一版的小說)

小說出版以後,立刻成為新中國青年人追捧的事情,人們排隊到新華書店只為先睹為快,然後收藏起來,每當人生遇到變化,面臨抉擇的時期就會拿出來繼續拜讀並學習,可以說《青春之歌》是那一代年輕人的指路明燈……

小說《青春之歌》銷售達四五百萬冊,不僅如此,還並被翻譯成日、英、法、越、朝、俄、希臘、阿拉伯、印尼、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等十幾國文字出版。

小說在國外發行、銷售的情況我不瞭解了……

當時,上海電影製片廠和北京電影製片廠都希望拍攝這部電影。其實,當小說還在報紙上連載時,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崔嵬就產生過拍攝電影的想法,他一口氣讀完了全部小說,再次被那些情節和人物所激動,特別是崔嵬導演本人也參加過北京學生運動,書中情節都是他所熟悉的,人物的情感他也完全能夠理解。

其實,最早提出把小說《青春之歌》搬到銀幕的是上海電影製片廠的導演、楊沫的妹夫蔣君超,上影廠也將其列入拍攝計劃,準備由沈浮執導,演員也做了安排。但周揚同志希望楊沫親自來改編劇本,1958年,《青春之歌》正式確定由北影廠拍攝 。


誰有這般泣血的青春?

(崔嵬導演在拍攝現場)

究竟誰扮演林道靜最為合適呢?白楊、張瑞芳都表達了要求扮演林道靜的想法,其中,白楊表現出了很大的熱情,而且她是楊沫的妹妹。但是,崔嵬導演認為白楊年紀偏大,不適合扮演僅二十多歲的林道靜。崔嵬召開觀眾座談會,請觀眾對林道靜的扮演者提出意見,觀眾的信件像雪片一樣飛到電影製片廠,連遠在印尼的華僑也寄來了演員名單,直到1959年3月影片開拍時主演的人選仍未定下來。

這時,崔嵬想到他在湖北任職時認識的歌劇演員謝芳,覺得她的外貌、風度與林道靜相似,馬上把謝調到北京試鏡。經過幾番討論,在崔嵬努力爭取下,謝芳正式得到了林道靜這個角色。

誰有這般泣血的青春?

作為對比我特意製作了這個張照片,覺得謝芳的林道靜文藝、文弱了一些,缺乏作家楊沫的那種堅毅、勇敢和固執。當然人和人永遠不一樣,如果今天重新拍攝這部電影,就更加難以選擇林道靜了,徐靜蕾行嗎?還是誰呢?這就是電影和小說原著之間的差別。

謝芳:原名謝懷復,參加工作後改名叫謝方,因為《青春之歌》製作電影字幕時誤把她的名字寫成“謝芳”,她就將錯就錯把名字再度改為“謝芳”,她也因此在日後的影片裡大放異彩……

看來名字可以改變人生。


誰有這般泣血的青春?

(我收藏了這個電影海報)

最終,電影《青春之歌》確定由大導演:崔嵬和陳凱歌的爸爸陳懷皚聯合執導,謝芳、於洋、康泰、於是之、秦怡聯合主演,於1959年正式上映。

影片上映後,很多人通宵達旦排長隊買票,有的影院乾脆24小時輪轉放映該片。

我覺得這部影片之所以在年輕人當中引起巨大反響的主要原因,是許多人其實都有和林道靜一樣的狀態,當面臨人生選擇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彷徨和徘徊,人生的路有許多選擇的機會,但什麼是正確的道路,什麼又是錯誤的道路?

這是擺在過去人、現在人和未來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誰有這般泣血的青春?

(電影劇照)

一部電影是如何能夠產生這樣的影響呢?

有專家做出了這樣的評價:《青春之歌》產生的年代是一個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高揚的時代,從普通走向偉大,從平凡走向崇高,是一代人的普遍追求。林道靜的道路非常及時地適應了廣大青年人的這種精神需求,而且自傳性的寫實也使這種精神訴求增加了一種真實感和可模仿性。在那樣一種時代精神的感召下,林道靜不再是一種藝術形象而是一種生活的典範,滿足了青年讀者渴望崇高的心理欲求。因此說,《青春之歌》是一部經過歷史化和經典化的作品,為中國當代文學史提供了一種可深入探討的價值與意義。

有時間可以再去看看這部電影,不僅青年人看,我們老年人也應該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