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禹州藥材發展有多厲害——以藥都之名詮釋“藥不經禹州無味”


一、城內居民大多以藥業為生

藥不到禹州不香,醫不到禹州不靈

禹州位於伏牛山東段,資源豐富,城內居民多以藥業為生,有"藥不到禹州不香,醫不到禹州不靈"之說。據《禹州市志》記載,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禹州己成為藥材彙集之地。相傳在唐代,陽翟藥市即萌芽。藥王孫思邀曾在此地行醫,著有《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收載800多種藥材及5000多個驗方。死後禹州百姓在城區建"藥王祠"紀念,並形成一條"藥王祠街",今仍留街名。

宋仁宗年間,陽翟古城寺東產南星、白芷、菊花、薏米等,河南主簿梅堯臣遊覽陽翟,留下詩句:雲外陽翟山,實與嵩山接。山中採藥人,能自辨苗葉。"《鈞州志》載:"陽翟己成為藥材彙集之區,故農家深山大壑採藥者往來不絕。陽翟紫金裡盛產白菊、白芷、罌粟,杜仲森森成林,紫蘇、薄荷、山藥、百合、海南參、牛蒡子之類雜植蔬圃成片。

二、明朝成為全國性藥材市場

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詔令全國藥商集結至鈞州(今禹州),鈞州成為全國性藥材市場,集散藥材範圍擴展到歸德(今商丘)、懷慶(今沁陽)及河北祁州(今安國)、安徽毫州等地。明崇禎時全國藥商己結幫而至,並在禹州籌建會館、公房,可知當時藥市己十分興盛。

清代時己極其興盛,有"藥不到禹州無味"的說法。康熙二十五年(1686),禹州知州劉國儒招諫藥商起藥市於禹州城內南街,始有晉商專賣南參、血竭、沉香等珍貴藥材,號稱"洋貨棚"。康熙年間(1622-1722),山西藥商駐禹州經營藥材貿易期間,在城內西北隅建成"山西會館"。乾隆十三年(1748),州判劉洪瓚視禹州道路平坦,藥市繁榮,遂將禹州轄區的密縣洪山廟藥商遷至禹州。禹州藥市規模擴大,藥店遍佈城內數條大街,藥棚遮天蔽日。"藥材大會時間為農曆三月,包括全國的絕大部分省份,外越西洋、南詳,東極高麗,北極庫倫,皆舟車節轉而至。"《十三幫創始碑記》載:"禹郡藥材會之興,蓋始於乾隆二十七年"。

乾隆二十七年(1762),因兵亂,禹州藥市由南街遷至西關。時有大小藥店2000餘家,當時由清明節一個會期增加到春、秋、冬三個會期,分別以四月二十、八月二十、十一月二十為止期。此時每到會期,西北路內蒙的甘草、甘肅的大黃、當歸及寧夏、青海等省的藥材用駝運至洛陽、登封,途徑阿林口,用人擔、土車翻伏牛山進入禹州。南路兩湖、兩廣、雲、貴、川等省的藥材如沉香、黃連、川芎、茯苓等由水路運至信陽老河口,裝車經陸路轉運至禹州;東南路蘇、皖、浙、閩諸省的藥材如浙八味、肉桂及進口南藥,順安徽蚌埠、界首水運至周口碼頭,轉乘馬車運至禹州。北方各省的藥材則由黃河水運至鄭州汜水下游,經鄭入禹,東南亞、西洋、南洋一些國家的藥商也曾到禹州做藥材交易

乾隆二十九年(1764),山西藥商集資擴大了山西會館的規模。道光二年(1822)晉豫藥商聯合再次擴建山西會館。咸豐元年(1851),禹州藥行發展到40家,藥棚80家,丸散鋪70家,專為藥材經營服務的人員達5000餘人。同治十年(1871),各藥幫會首集資創修十三幫會館,同年,懷慶藥商集資籌建懷幫會館。民國十八年(1929),禹縣有藥行81家,藥店200家,藥棚91家,丸散鋪7家,從業人員6185人。

三、1990年形成三縱一橫"藥材街

1983年,禹縣政協委員提出恢復藥市經營。1984年藥市在城南關御史坊街恢復運行,藥行、藥店數量倍增。1990年禹州中藥材市場開始運營,佔地103畝,總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並有金融、食宿、運輸、信息等配套服務,整個市場為東西三條街、南北一條街呈"王"字形,稱"三縱一橫"藥材街。考察時在市場中如仍留有孫思邀立像,中街正口仍有"禹州中藥材市場"的大字。但此市場己無一藥肆,多為經營建材,當年之貌,皆不復存。2002年5月,禹州藥市遷至禹州中藥材專業市場,藥商皆搬遷至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