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能讀懂劉邦:生活哪有一帆風順,一切靠隱忍

不少人不喜歡劉邦,認為“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劉邦便是那個“豎子”。項羽是英雄,劉邦是流氓,正直的英雄總是敗給無賴的流氓,是這樣嗎?

我們“欣賞”歷史人物,總帶著有色眼鏡,拿標籤來定義歷史人物,不能“公平”看待他們,便不能撥開歷史的迷霧,例如秦檜。

秦檜汙衊岳飛,直到現在也沒摘下“奸臣”的帽子。但我們要知道,秦檜這個人在宋朝可是混得風生水起,死後封王的,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最起碼秦檜的所作所為符合宋朝統治階級的利益。

人到中年,才能讀懂劉邦:生活哪有一帆風順,一切靠隱忍

若劉邦僅僅是一個無賴,豈能先入關中、擊敗項羽、剿滅異姓王、成為天下之主?

劉邦最大的特點便是能隱忍。俗話說:時勢造英雄。但假如英雄沒有準備的話,還能成為“英雄”?我很懷疑。說是“準備”不太準確,應該說是歷練。

東漢末年,曹操當過洛陽北部尉,後來又成為西園八校尉之一,若沒有這些歷練,他也不會抓住機會,成為漢末諸侯。劉備若沒有求學於盧植的經歷,也不會認識公孫瓚,就不會去青州剿滅黃巾,也就沒有陶謙向他求救入主徐州的機會。

人到中年,才能讀懂劉邦:生活哪有一帆風順,一切靠隱忍

相比後半生,劉邦的前半生簡直平平無奇,但若沒有前半生的積累,面臨秦末亂世,劉邦大概會成為六國中的小卒。他既沒身份,也無謀略,更別提勇武了。這麼一個“三無”的劉邦,偏偏成了大漢之主。

劉邦很能忍。按諸侯的口頭協議: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是第一個進入關中的諸侯,他理應成為第一個諸侯王,但項羽不同意——先入關中代表著滅秦聲望,而“滅秦”只能落到項羽頭上。

劉邦有兩個選擇,拿下滅秦大功,或向項羽低頭。劉邦考慮再三,決定低頭,也就有了鴻門宴那一幕。說實話,劉邦哪怕同項羽拼一拼,也不是沒有勝利的機會。但劉邦絕不會成為最後的贏家。

人到中年,才能讀懂劉邦:生活哪有一帆風順,一切靠隱忍

六國諸侯尚存,即使劉邦擊敗了項羽,大概率會被其他人撿了便宜,更別提更大可能失敗。於是劉邦選擇了隱忍,以待更合適的機會。

懂得隱忍的人,有個共同的特點——知道自己要的什麼。而不懂隱忍的人也有個共同特點——知道自己要什麼。一樣嗎?當然不一樣。

劉備輾轉一生,幾乎將漢末諸侯投靠個遍,他始終明白這是生存下去必須的選擇。韓信先是追隨項羽,得不到賞識後轉投劉邦。最初,他在劉邦麾下得不到重用,便再次出走。攻滅齊國後,趁機要挾劉邦,韓信成了齊王。

人到中年,才能讀懂劉邦:生活哪有一帆風順,一切靠隱忍

劉備屬於隱忍的人——你不給我,我慢慢自己拿。韓信是不懂隱忍的人——你不給我,我不要了,我走還不行麼。現代初入社會的人,類似韓信的人可不少。

建立漢朝後,一天劉邦同張良在宮中閒逛。他遠遠看見幾個功臣聚在一起,嘀嘀咕咕地不知說些什麼。劉邦納悶,問張良:他們說什麼呢?

張良回答說:他們在想怎麼推翻你的統治呢。劉邦大驚:這天下剛剛穩定,他們怎麼就想造反了?經張良解釋後,劉邦總算了解事情經過。原來功臣們因沒有得到封賞而有了怨恨。

人到中年,才能讀懂劉邦:生活哪有一帆風順,一切靠隱忍


張良能流傳青史,因為他不僅能發現問題,還能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緩解功臣們不滿情緒的方法便是先封一個劉邦最恨的人,這樣其他人便會得到暗示——大王最恨的人都能受封,我們這些立下大功的人更跑不掉了。

這個劉邦最恨的人便是雍齒。劉邦恨不得殺掉雍齒,但為了安撫眾臣,不得不先封雍齒為侯,將個人恩怨拋之腦後,項羽大概是做不到的。

劉邦成為皇帝,還不能隨心所欲行事,更遑論我們這些普通人。

人啊,總想按自己的意願行事,但人偏偏依靠集體存活。離開集體,個體毫無意義。而融入集體的一個方法便是隱忍。

人到中年,才能讀懂劉邦:生活哪有一帆風順,一切靠隱忍

​隱忍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存活下去,也可以讓我們一步步向更高的地方前行。隱忍是一把鑰匙,可以開啟人生的第二道大門。只有先滿足其他人的“願望”,我們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這不是心靈雞湯,而是成功的秘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