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種小說,居然真的拍出來了

不敢相信,今年居然還有評分能超過《隱秘的角落》的國劇。



十五萬人打分,評分9.2。


沒想到這種小說,居然真的拍出來了


上一次評分過9的國產電視劇是哪部?


巧合的是,又是紫金陳,又是嚴良。


沒錯,就是迷霧劇場最近的重頭之作:


沉默的真相


沒想到這種小說,居然真的拍出來了


如果說《隱秘的角落》只能算是《無證之罪》的番外,那這部《沉默的真相》就是《無證之罪》名正言順的姊妹篇,或者說第二季。


廖凡演的嚴良,就是《無證之罪》裡秦昊演的嚴良。


“當年那個雪人案,就是你破的吧。”


但兩個嚴良的性格卻不一樣了。


都是寡言少語,秦昊版嚴良是疏離,廖凡則是更加徹底的孤獨頹喪和疲憊,丟掉了秦昊內裡那一絲絲的暖意。


沒想到這種小說,居然真的拍出來了


《沉默的真相》改編自紫金陳的推理小說《長夜難眠》,這本小說,不僅是紫金陳的代表作,甚至可以說是當代中國社會派推理小說的代表作。


故事寫的太綿長,太壓抑,太暗黑。非要說不足,那就是文筆差了點,當然要論文筆,東野圭吾也就那樣。


講的是一個年輕的檢察官,因為無意間察覺了一位大學同學死有蹊蹺,最終陷入長達十年的調查之中,他自己的人生也因此被徹底摧毀。


小說和劇的“情緒鏈條”是一樣的,三個不同年代的男人,面對不同程度的黑暗,表露出的層層遞進、相互輝映的勇氣、信念,及孤獨。


沒想到這種小說,居然真的拍出來了


第一層,年輕的大學生無意間瞥見了黑暗的一角,他尚未來得及探視,便被黑暗一口吞食。


第二層,年輕的檢察官帶著手電筒般微弱的光,走進了黑暗,他奮力掙扎,最終也被湮沒。


第三層,皮糙肉厚的老刑警在黑暗中摸到了前面兩人的“屍骨”,循循善誘,最終掀開黑幕,讓陽光進來。


遞進,相望,迴響。


沒想到這種小說,居然真的拍出來了


相對於劇,小說裡對於真實社會邪惡的描述,更加真實,更加具體,更加讓普通人毛骨悚然。


之前聽說小說要被拍成劇時,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這拍出來能播?


看完全劇之後,必須敬佩編劇團隊的改編能力,在儘可能保留小說裡暗黑、悲愴氣質及故事內核的基礎上,做了多處改編。


比如嚴良的職業身份。

比如壞警察李建國的命運。

比如性侵受害者的年齡。

比如網劇裡單獨設立的女記者角色。

比如江陽自殺用的扶手及衣架。


這些細小的改編,讓網劇的類型元素更豐富,更加擁有通俗意義上的“好看”,也巧妙地避開了諸多紅線。


沒想到這種小說,居然真的拍出來了


更重要的是,小說裡那隱藏在極深處的一絲光明被網劇提升到了更加顯性且恰當的位置。


“恰當”很重要,保留無力、悲愴和暗黑,但不忘留給觀眾呼吸的權利,讓觀眾在感受刺骨劇情的同時,也等待著陽光照進黑暗的那一刻。


普通觀眾受不了無盡的黑暗。


這恰當感還體現在對於悲愴和信念感之間的微妙平衡的掌控。


信念感一直都在,但不能過早介入。


失衡分毫,味就不對了。


起初,每個局中人,都是身外人。


侯貴平只是個善良懵懂的老師,他沒有做好準備要以生命的代價去保護自己並不熟悉的女學生。


沒想到這種小說,居然真的拍出來了


江陽只是一個沉迷於愛情的小城檢察官,一個並不太熟的大學同學死有蹊蹺,他雖然好奇,但也只是“幫忙查查看”。


沒想到這種小說,居然真的拍出來了


彼時江陽身上那種“不讓我查我非要查查看”的執拗勁,與其說是正義信念使然,不如說成是年輕氣盛的衝勁。


其他人都是如此,早就看出死因不對但精緻主義的法醫,早就知道案件有冤情但無能為力的刑警。


沒有人一開始就有勇氣去孤獨地挑戰黑暗。


都會本能地選擇背過身去。


而最動人的地方就在此:在黑暗中孤獨蹲守的小人物,發現不遠處,也有一絲絲如同自己一般的亮光。


如同江陽發現了朱偉,如同嚴良發現了他們。


劇作對江陽這個人物後半段的塑造我很喜歡,他家破人亡,前程被毀,但他沒有哀怨、憤怒、乃至瘋魔。


他只是孤獨,萬徑人蹤滅的孤獨。


沒想到這種小說,居然真的拍出來了


我被這種孤獨擊中了。


那場出獄後三個男人團聚喝酒的戲,白宇演的真好。面對兄弟的關愛和情誼,他的孤獨被放到無限大了。


沒想到這種小說,居然真的拍出來了


他的那場哭,不是因為錢包丟了,是因為他的人生丟了。


劇作最終為這種孤獨給出的解答,是信念。


也只能是信念。


孤獨、黑暗和信念,都讓人信了。


並且,素未謀面的三人之間的孤獨和信念,呼應上了。


“我以為我是這個城市最孤獨的人,沒想到你們才是。”


黑暗中的小人兒,找到了螢火蟲般的同類。


技法層面,《沉默的真相》其實比《無證之罪》和《隱藏的角落》更加成熟。


攝影沒有過分風格化,但細微之處能看到一絲《殺人回憶》的影子。


沒想到這種小說,居然真的拍出來了


特別值得誇讚的是,三條時間線的來回切換十分順滑。


不同年代的三個男人,通過敲門聲,通過同一種食物,同一種眼神回眸,甚至同一種調查方式,引發微妙的共振。


這種設計不難,但做到如此絲滑,費功夫。


我很想問,全劇哪個地方是你們的淚點?


江陽出獄後的飯局哭泣?


他做出決定之後的擁抱告別?


還是那個慘烈無聲的死亡現場?


我都不是,我是在一個奇怪的地方,鼻子一酸的。


就是女記者第一次見朱偉,淡淡地說的那句,“當年,我給你打過電話。”


沒想到這種小說,居然真的拍出來了


這句話裡,夾雜著多少自知的懦弱、恐懼、妥協和無助。


是的,我因為害怕黑暗而背過身去了,但我曾經,也悄悄地往那黑暗裡扔一塊石頭。


扔這塊石頭,已經耗盡我全部的勇氣了。


這背後綿密而細膩的情感留白,意味深長,讓我流連忘返。


最後,當然,這部劇也不是沒有缺點。


除了嚴良之外的幾個警察角色,塑造的都不算成功。


尤其是女警察,筆墨不少,但孤光沒出來。


後面有些大臺詞,也過於吶喊了一些。


幾位大領導的塑造,也有點……


如果非要我在《隱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選出更喜歡的,我選前者。


或許是因為,我相信,生活中有很多朱朝陽那樣的孩子,卻很難有江陽那樣的漢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