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的“扶乩”民俗——溝通人與靈的信號術

炭火燒的通紅,赤腳的男子從上面跑過去,卻不會被燒傷;拿尖銳的鐵籤子,刺穿兩邊的臉蛋,卻不留一滴血,兩天後恢復如初;過世的親人,卻能在紙上寫字,告誡家人要如何生活……這些匪夷所思的現象,都和一種民俗現象”扶乩“有關。

匪夷所思的“扶乩”民俗——溝通人與靈的信號術

扶乩示意圖

什麼是扶乩?

扶乩又被稱為扶箕、扶鸞,屬於中國古老的民俗文化、巫覡文化的一種。從文字角度看,“乩”是”佔“字旁,因此本質上是一種占卜術。通常由兩個人共同扶著一個丁字形的樹枝的兩端,另一端的筆頭自動在沙盤上寫字。扶乩的人先禱告神靈,提出想問的吉凶或問題,之後樹枝就會自動在沙盤上寫出文字,回應提問。除了用樹枝,有的還會用簸箕倒扣著,蓋上衣服,插上一支筆,兩人對面對共同扶著簸箕在沙盤上寫字,所以又叫做”扶箕“。而今年輕人玩耍的”筆仙“、”碟仙“其實是扶乩的一種變體。

匪夷所思的“扶乩”民俗——溝通人與靈的信號術

扶乩現場

據考證,關於扶乩最早的記載是南北朝期間出現的”請紫姑“風俗。紫姑原是富戶人家的小妾,正妻嫉妒她,在某個正月十五的晚上殺害她於茅廁中,上天垂憐紫姑,便封她為“廁神”。不過紫姑出名卻不是因為守護廁所,而是民間老百姓經常用扶乩來“請紫姑”,問卜吉凶。民間此風盛行,所以唐代詩人李商隱也描寫過這種場景,留下“羞逐鄉人賽紫姑”這樣的句子。之後,不僅是紫姑,各個廟宇道館的仙佛,甚至老百姓宗祠裡的祖先都加入了這場聲勢浩大的扶乩運動,乩壇上的常客包括“呂洞賓、觀世音、關公、濟公”等等,數不勝數。明清時期,這種風俗達到了頂峰,光是呂洞賓的乩壇,全國就有19000個。全國各地幾乎每個省每個縣裡都乩壇。

匪夷所思的“扶乩”民俗——溝通人與靈的信號術

東南亞流行的“乩童”風俗

古代扶乩多是用來問功名

明清時期,民間熱衷於扶乩的大多是讀書人,他們扶乩最主要的目的是問自己科舉考試前途。清代文學家袁枚的《子不語》裡有一則很有名的考生扶乩公案。

舉子求乩仙示題,乩仙書“不知”二字。舉子再拜,求曰: “豈有神仙而不知之理! ”乩仙乃大書曰: “不知不知又不知。”眾人大笑,以仙為無知也。是科題乃“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三節。

這則公案的大意是,一群考生扶乩求問乩仙透漏一下科舉考試題目,乩仙在沙盤上寫了“不知”倆字。考生不甘心,又對著乩仙拜了又拜,說“您是神仙,不可能不知道題目的,麻煩開開恩告訴小生吧”。這乩仙似乎開啟了賣萌模式,連著寫了“不知不知又不知”。在場眾人鬨堂大笑,以為這乩仙道行不夠,不知道題目。結果考試的時候,一翻開試卷,題目赫然寫著“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考生這才恍然大悟,乩仙不是不知道,而是早就告訴他題目了。

《客窗閒話》裡另一則關於考生求問的公案:

其年童子試,諸生群集請仙。鸞書曰:“今日上真皆赴元玄會,不暇降壇,命吾土地權攝。諸生何問?”眾曰:“明日小試,請問試官所命何題?”鸞曰:“題目在吾堂內,爾等自往尋之。”於是眾皆執香入土地祠堂,跪拜訖,遍覽一週,並無隻字。再禱之,鸞不動矣。皆腹誹土神謬。翌日赴試,題紙有“土地”二字,此神可謂現身說法。

大意是考生扶乩問神仙,沙盤上寫道:“今天大仙們都去天上開會了,沒空來壇上,我這個土地神暫時代為接待你們。你們有啥問題?”考生們問道:“明天就考試了,請問會出啥題目呢?”乩仙寫道:“明天的考試題目就在這屋子裡,你們好好找尋吧”。於是考生們一擁而進土地廟,上香的上香,跪拜的跪拜,把廟裡繞了一圈,也沒看到什麼題目。考生們又繼續扶乩問仙,但是卻再沒有回應了。因此大家都很掃興說這個土地神真不靠譜。結果,第二天考試,大家一看試卷,題目上印著大大的“土地”二字……

文人用扶乩來寫詩和作畫

士大夫階層對扶乩尤其喜愛,這已經成為他們日常休閒娛樂的一種方式。還真有人請乩仙寫詩,而且文采相當不錯。

《堅瓠首集》中記載:

唐伯虎召乩仙,令對‘雪消獅子瘦’。乩即書曰:‘月滿兔兒肥’。又令對‘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乩又書曰:‘五溪蠻洞,經過中洞兩溪中’。”

又《綠雪齋雜言》中記載:

張翼德顯應蜀中,人所尊奉,專降童以報禍福。一日降童,一生以句請對曰:“人是人,神是神,人豈能為神也”。遲久不答。生曰:“何不對?”童曰:“我本武夫。不諳文理。適到海中求蘇老泉先生代對。值彼弈碁,但云‘爾為爾,我為我,爾焉能凂我哉?’”一時傳為絕對。

以上第一則乩仙能立刻給唐伯虎對出“月滿兔兒肥”這樣的佳句,也非一般人所為,算是高手了。第二則故事更讓人忍俊不禁,沒想到求乩仙做對子,結果請到的是張飛,張飛還謙虛的說自己只是個舞刀弄棒的,不會寫詩詞,結果頃刻之間飛到海里請蘇東坡他爹蘇洵幫忙對句子,因此得到了‘爾為爾,我為我,爾焉能凂我哉“這樣的上乘之作,一時間在坊間傳為佳話,為人們所樂道稱奇。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僅扶乩可以寫詩,還能作畫。被譽為畫聖的吳道子,是唐時人,很遺憾沒有真跡傳世,當今僅存一卷《送子天王圖》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而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有人竟然用扶乩請來了吳道子,用這種方式讓畫聖在千年之後重拾畫筆。這個人就是民國時候的徐世澤,他本人亦是位出名的書法家。某一日,他通過扶乩請來了畫聖吳道子,創作了這幅《和合二仙圖》,吳道子還為他提了”芷湘君屬,道子”“的落款,這真是穿越千年的寵愛。徐世澤榮幸倍至,忍不住三次題詞表達對吳道子的推崇感激,並十分篤定的稱”仙筆無疑“,認為這千真萬確就是吳道子的真跡無疑。

人間桑海身經遍,快活兩神仙。垂髫嬉笑,春風滿面,脫盡塵緣。傳神阿堵,玉蓮皎皎,金盒圓圓。歡天喜地,雲遊自得,萬古千年。昔年旅京師,扶乩唐代畫聖吳道子降壇繪和合二仙,狀貌魁梧,精神飽滿,呼之欲出,仙筆無疑。敬填《人月圓》一闋,次蝯題識。”又題雲:“予生千載後,遙想千載前。精靈新感召,筆墨夙因緣。到此見真跡,謂它似散仙。淋漓一揮寫,神妙畫中傳。有唐到今歷千餘載,畫中巨擘推吳道子,墨跡世間罕有,今乃得之乩筆,精神不死,概可想見,此幅當什襲藏之。壬申(1932年)冬芷湘又題。”

匪夷所思的“扶乩”民俗——溝通人與靈的信號術

扶乩所作《和合二仙圖》

文學名著中的扶乩

此外,明清著名的文學作品裡都有大量關於扶乩的記載。

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九十四回:

妙玉扶乩,得仙乩所書 "噫!來無跡,去無蹤,青埂峰下倚古松。欲追尋,山萬重,入我門來一笑逢。“

這裡借用乩仙之口暗示了賈寶玉之來歷和歸宿,寶玉原本是女媧補天時多出的一塊石頭,靈石掉落人間,埋藏於青埂峰下,古松邊上。而寶玉最後的歸宿則是釋迦摩尼一句”入我門來“,出家為僧。此橋段不難看出,明清之際,扶乩是多麼生活化和普及,像賈府這樣的豪門,在遇到事情要決策的時候也要求助扶乩。

匪夷所思的“扶乩”民俗——溝通人與靈的信號術

賈寶玉

古代的宗教信仰與扶乩

扶乩之術,自誕生之初,就為正統宗教所痛斥,被認為是異端邪門。

道教創始人張道陵《老子想爾注》說道:諸附身者。悉世間常偽伎,非真道也。

第43代張天師《道門十規》中說道:圓光、附體、降將、附箕、扶鸞、照水諸項邪說,行持正法之士所不宜道,亦不得蔽惑邪言,誘眾害道!

匪夷所思的“扶乩”民俗——溝通人與靈的信號術

張天師像

道家隱仙派祖師張三丰在《水石閒談》中說:乩,假術也,自古真人皆斥為方士之行,此術士之所以欺愚人,仙家之所以惡術士也。

然而,張三丰的《水石閒談》就是扶乩出來的……可能大家看到這裡,會覺得這不是騎著毛驢罵毛驢麼?其實不然,話鋒一轉,張三丰還說了為什麼自己要通過這種方式來講話,為的是要”撥亂反正“。

今又何為降其筆 ? 蓋因近日成風,公卿士庶每多信好其術,神仙以度人覺世為切,故即借其乩,以默相天下人,以此即假成真耳。但學乩沙者有二等,一勝一敗。上等以德行勝,誠感勝,因緣勝,即不善乩,仙家猶欲往度之,況其知乩乎 ? 即其機而引誘之,不用符章,自然高真降室也。下等以險惡敗,虛誑敗,貪慾敗,彼即善乩,仙家不近之,況其冒瀆乎 ? 隨其乩而簸弄之,妄用符咒,反教引鬼入室也。吾輩自跳出五行以來,雖天地猶不能約束,陰陽猶不能陶鑄,即欲請之,亦必禮之,於符咒乎何用 ! 呵呵!此術士之所以欺愚人,仙家之所以惡術士也。今吾即乩言乩,即以是為乩訓焉。——張三丰《水石閒談》

匪夷所思的“扶乩”民俗——溝通人與靈的信號術

張三丰

事實上,扶乩這種方式,在民間產生了大量的怪力亂神的產物,如白蓮教、會道門等等,但扶乩本身只是一種溝通方式,因此道門中的祖師也開始通過扶乩來正本清源,傳播正見,某種程度而言,這也是貼近用戶需求,走到群眾中去的一種體現。這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道家的呂洞賓(呂祖)。呂祖從明代到清代,幾百年間持續的通過扶乩的方式傳道著書,其流傳出來的著作,思想見解之深刻,放在《道藏》近萬部道教經書中看,也是罕見出其右者。因此,這些扶乩出來的呂祖著作,最終由清代被編纂收入《道藏輯要》,成為了正統的道門經典。與那些怪力亂神的偽經和預言相比,這應當算是扶乩歷史上最有價值的產物。

呂祖在武昌的涵三宮,持續40年降乩,扶乩的門徒從少年變成七旬老人,這可能是史上最長的馬拉松式扶乩。

降務恕樓示眾雲:「予自三十年前,飛鸞演化,遂降神鄂渚,留驂此地,兆《三品》之良因,結萬緣之勝會,於斯樓基啟大業,繼復遷於宋氏樓頭,肇以涵三之名,再移喬子之宅,演成上卷仙典。於今一回想,實同昨日事耳!但予之開化有成,惟萊爾等贊勷,亦得諸始事之子,竭盡心力。此時雖大功告竣,均受宏庥。然於數始事之子,予心時為惻念,尚以為未足酬其勞者,故戀戀宮中,不即絕跡,蓋此故也。」——《呂祖全書》

匪夷所思的“扶乩”民俗——溝通人與靈的信號術

而呂祖也和張三丰一樣,對扶乩提出了看法,並申明自己降臨乩壇與其他扶乩是不同的。

當今乩沙一事,開化者廣,附和者多,其中不無真偽之別,又不無聚散之常。

然人每以談兇說吉者為真,以詩詞歌賦者可聚。若予自飛鸞此壇,迄今數十年來,在予不以吉凶之兆動人,而二三子亦不以禍福之機求應。雖無語言文字可觀,頗有禮樂威儀可習。是以常處不變,歷久愈新,較之倏聚倏散,駭俗驚人者,不相侔也。——《呂祖全書》

結語

扶乩,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產生了非常多有價值的內容,是我們研究古代文化和生活的寶貴資料。而其中展現的超心理學的原理尚待我們去探索和挖掘。而對於扶乩行為,應當理性看待,理解為一種文化現象,而不可當真,不可作為可信的信息源來看待。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期待終有一天,科學理論能夠揭開其中蘊含的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