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探源:遊字與遊姓

作者:萬慶濤 王鴻傑

  遊,形聲字,讀作yóu。本義不停地移動。遊字的異體字為䢊、斿、遊、遊等字,還有俗體字㳺。上世紀五十年代,統一規範為遊,其餘則成為異體字。

漢字探源:遊字與遊姓

遊字甲骨文到楷書

  一、字形演變及本義

  遊字甲骨文有三種字形。

  第一種為上下結構,上為子,下為止,描繪幼兒剛剛會走路的樣子,幾經演變,楷書寫作䢊。

  第二種為半包圍結構,右上為旗杆上飄揚著族旗,左下為子,描繪幼兒在族旗下走動的樣子,幾經演變,楷書寫作斿。

  第三種為第二種字形的左右鏡像結構,與第二種字形字義完全相同,後併入第二種字形。

  䢊,幼兒剛剛會走路,步履蹣跚,左搖右晃,走不穩當,必須不停地改變方向以保持穩定,會意不停地移動。斿,幼兒在族旗下到處走動,族旗在旗杆頂上隨風飄動。商代金文斿字此義描述幼兒手扶族旗玩耍。上述甲骨文、金文字形都通過幼兒走路,會意不停地移動。

  第一種甲骨文字形,我們今天仍然可以從幼兒學走路來觀察和理解,但第二三種甲骨文字形,我們只能憑想象去理解。

漢字探源:遊字與遊姓

幼兒學走路(網絡視頻截圖)

  春秋時期,在䢊和斿字的基礎上,分別增加表示街道的義符彳和表示河流的義符水,演變為後來的遊和遊。

  遊,表示在街道上不停地移動;遊,表示在河中不停地移動。與䢊和斿的不同點在於增加了地點,前者在陸地,後者在水中。

  另外,由於古代沒有印刷技術,所有的文字都是手寫的,因此造成很多異體字。遊字在西漢馬王堆帛書中就有兩種寫法,斿和㳺。此後,㳺成為遊的俗體字。南北朝時期,魏碑大都寫作㳺。草書、行書或楷書中,遊或遊的方字也都有寫作扌。

  甲骨文字形經過金文、小篆、隸書到楷書的演變,形成了字義相同、字形不同的為䢊、斿、遊、遊等字,還有俗體字㳺,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家對語言文字進行改革時,把遊字作為規範字,其餘寫法作為異體字。

  遊字本義是不停地移動。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皆若空遊無所依。如,遊牧,遊弋,遊離,遊子(離家久居外鄉的人),遊走,遊資,遊行,遊學(古指離開本鄉到外地或外國求學),遊擊。

  《說文解字》:“遊,旌旗之流也,從㫃[yǎn],汓[qiú]聲。”(遊,旗幟下沿的垂飾,從㫃,汓聲)。許慎沒有看到遊字的甲骨文,只是對小篆進行的解讀,所指遊字本義實為遊字的引申義。

  二、遊字的引申義

  遊字的引申義都與不停地移動有關。凡在陸上活動的,古文一般寫作遊。在水中活動或似水流動的,古文一般寫作遊。

  1.水是不停地移動的,人或動物在水中也會隨水流移動。《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有過於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嬰兒啼。人問其故,曰:“此其父善遊。”(有人過江,見一人要把一嬰兒投入江中,嬰兒啼哭。這人就問什麼原因,那人說:“嬰兒的父親很會游泳。”)如,游泳,游水。進一步把很多人在街上行走如河流一樣。如,遊行。

  2.到處走動。(1)《詩經·大雅·生民之什·板》:昊天曰旦,及爾遊衍(上天懲戒無時不在,伴你一起出入遨遊)。(2)《詩·唐風·有杕[dì]之杜》:彼君子兮,噬肯來遊(那君子啊有風度,可願屈就來看我)?如,遊逛,遊園,遊玩,遊人,遊山玩水,周遊,雲遊。

  3.漫無目的的移動,閒逛,指失去組織的人。如:遊營撞屍(罵人話。指到處遊逛的人),遊花浪子(不務正業,一味吃喝嫖賭尋歡作樂的人),遊頭浪子(遊手好閒的浪蕩子弟),遊勇(與上級失去聯繫或開小差的兵士)。

  4.飄動,源自甲骨文枝條的顫動。《左傳·桓公十二年》:藻率、鞞[bǐnɡ]鞛[běnɡ],鞶[pán]厲、遊纓,昭其數也(綁在圭璋且有花紋的皮墊子,刀鞘上的飾物,束腰的革帶及其下垂部分,飄動的纓穗等,要彰顯其數量)。

  5.河道因水流而經常移動,借指河流的一段。《詩經·秦風·蒹葭》: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在那水中央)。如,上游,中游,下游。

  6.借指飛(移動)出家去以吸引野鳥回來的家鳥,稱鳥媒。晉·潘岳《射雉賦》:恐吾遊之晏起,慮原禽之罕至(唯恐我養的鳥媒山雞不飛出去,因此擔憂野山雞很少過來)。

  7.不停變換說辭,虛浮不實。《禮記·緇衣》:故大人不倡遊言(所以君長不能講華而不實的話)。如:遊嘴,遊文,遊財,遊詞,遊滑(油滑),遊語(戲謔的、挑逗的言辭)。

  8.古地名。淮河是我國古代四瀆之一,四瀆即四條大河,包括長江、黃河、淮河、濟水。1194年至1855年間,黃河多次奪淮入海,導致淮河下游河道淤積,淮河水系變化很大。因此,人們就把今江蘇省漣水縣、灌南縣至連雲港市入黃海的一段淮河稱為游水。

  三、遊的相關字辨析

  遊字由䢊字演變而來,遊字由斿字演變而來,前者與幼兒走路有關,後者與幼兒在水中有關。除䢊和斿外,還有㫃、汓、流和旒與遊字相關。

  1.㫃,yǎn,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一面飄揚的旗子,豎立的部分代表旗杆,頂端是樹杈或裝飾(多為羽毛),右邊曲線或為布條代表旗幟。其金文字形與甲骨文大致相同。小篆字形結構發生較大變化,旗杆部分變得像方字,旗子部分變成了人字。楷書寫作㫃。本義旗幟飄揚的樣子。

  由於㫃字是生僻字,古籍中多見用同音字偃[yǎn]代替的情況。匽[yàn],在巢的乳燕。偃本義嬰幼兒。幼兒學走路,會出現坐地後仰倒的情況。偃引申為仰面倒地。如,偃旗息鼓。

漢字探源:遊字與遊姓

㫃字從甲骨文到楷書的演變

  2.汓,兩個讀音qiú和yóu。讀qiú時,同泅。如,泅渡。讀yóu時,同遊。《說文解字》解讀為“浮行水上也”。從甲骨文兩種字形看,本義幼兒游水。人們知道,胎兒在母體內的羊水之中,新生兒天生就會游泳。甲骨文的汓字或就是根據嬰幼兒游泳創造的文字符號。

漢字探源:遊字與遊姓

汓字從甲骨文到楷書演變

  3.流,讀作liú和yóu。讀liú時,初文為㐬,㐬字甲骨文為羊水和胎兒一起生下狀。《說文解字》認為,㐬為“突忽也(突然發生)”。所釋為引申義。

  女人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預產期是可以估算出來的,不存在突然性。流產則時間不確定,來得突然。因此,流(㐬)本義當為流產。自然流產發病率佔15%左右,多為早期流產。後強調羊水,增加水字旁,寫作流。

  流字的主要引申義:(1)水流,指自上而下移動且有一定量的水。(2)旗幟上的飄帶。《禮記·樂記》:龍旗九流,天子之旗也(龍旗九條飄帶,天子的王旗)。(3)織物下的裝飾。如,流蘇(一種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絲線等製成的穗子)。

  讀yóu時,義同遊字。屈原《大招》:“螭龍並流,上下悠悠只(無角螭龍順流而遊,上上下下出波入浪)。

漢字探源:遊字與遊姓

流字的演變

  4.旒,讀作liú和yóu,由㫃和㐬構成。讀liú時,本義旗幟下邊沿的裝飾物。《說文解字》無此字。(1)《禮記·明堂位》:旗十有二旒(旗幟上綴有十二條飄帶)。(2)《禮記·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天子所戴的冕,其前端懸垂著十二條玉串)。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綴(旌旗的垂飾),旒蘇(旒旗的垂飾)。異體字有旈。

  讀yóu時,同斿,以“㐬”替換“子”。

漢字探源:遊字與遊姓

皇帝的冕(玉藻)有十二串玉(網絡圖片)

  四、遊姓的來源

  遊字源自人的動作,因此沒有建立氏族方國,只有黃河奪淮入海的河道曾經被稱為游水。或者人們把善於游泳之人或居無定所之人稱為遊或遊,其後裔子孫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從而形成遊(遊)姓。

  據文獻記載,遊姓來源有:

  1.源於姬姓。春秋時期,鄭穆公之子公子偃,字子游。其孫子皈,便以祖父名字中的遊作為自己的氏,稱遊皈。遊氏族人大多尊奉公子偃為得姓始祖。

  2.源於官位。(1)周朝時期設立官職“囿[yòu]遊”,負責管理花園、菜園、果園、陵園以及王宮門闋的小官吏。他們的子孫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氏的,稱為囿遊氏,後簡化為單姓遊氏。(2)西周至戰國時期周王室和諸侯國都設官職斿人,主要負責掌管王旗或侯旗;在軍制中亦有斿人,也稱旒人,就是軍旗手,多是英武蓋世的勇士或彪形大漢。在斿人(旒人、遊人)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斿人氏、旒人氏、遊人氏,後通稱遊人氏,再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遊氏。

  3.源於改姓。明朝永樂年間,王、遊兩姓一起到今福建省詔安縣秀篆鄉開基。由於當時遊氏人丁較少,王姓肇基始祖王念八就將其子王先益過繼給遊氏肇基始祖遊念四之孫遊信忠為嗣。後來王先益遂改姓遊氏,稱遊先益,從此子孫繁盛。這一脈遊氏後裔遂稱“王遊派”。

  4.源於滿族。清朝時期,設立官職遊移協領。吉林扶余人瑚圖哩·甫福海擔任遊移協領。其後裔子孫及當地民眾中,有取遊移協領的遊字為姓氏的。

  如今,遊姓人口有100多萬,按照人口數量排名第166位。

  詩曰:

  遊指不停地移動,

  無論陸上或水中。

  雲遊四海好愜意,

  遊刃有餘是真功。

  參考文獻:

  1.《辭源》,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

  2.《現代漢字詞典》(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96年第三版。

  3.《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

  4.《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版。

  6.《漢字源流字典》,谷衍奎編,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

  7.《說文解字》(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孫永清編著,中國書店,2011年版。

  8.《字源》,李學勤主編,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9.《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編,四川辭書出版社,2014年版。

  10.《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17年版。

  11.《實用甲骨文字典》,陳年福編著,四川辭書出版社,2019年版。

  12.《國學大師》(網絡版)。

  13.《新華字典》(網絡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