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好項目的唯一標準是什麼?

區塊鏈好項目的唯一標準是什麼?

“被上”了。乍一聽到這個詞,很多人可能有些詫異,DIPC被交易所上了是怎麼回事?


簡單說,就是DIPChain項目發行的代幣,應用前景和設計機制非常好,但部分交易所卻搶著要為DIPC開通了綠色通道,爭先恐後的把DIPChain發行的代幣作為交易幣,而且不收取任何費用。


區塊鏈好項目的唯一標準是什麼?

被上或許是好項目的唯一標準。


很多山寨幣和流氓項目方比比皆是。目前發行的項目代幣32000個,交易所2000多家,大多數人都絞盡腦汁想要去融資,社區沒有,區塊鏈結合又很牽強,招了幾個人寫寫代碼,憑空做一個APP或者先預備做一個APP,找個大佬站個臺宣傳一下,給點未來token。


區塊鏈好項目的唯一標準是什麼?

然後再花三分之一的錢把資金盤拖住,讓私募的基石投資份額先跑,畢竟有言在先,沒有它們自己也成不了。


剩下3分之一資金,拉一下盤子,市場遇上熊市,拉到一個尷尬的位置,上不去,也不想讓價格下來,我該怎麼辦?


區塊鏈好項目的唯一標準是什麼?

現在項目方面臨一個新的問題,我之前白皮書畫的大餅怎麼辦,怎麼去實施做出來?

讓項目順利落地是要花錢的,而且團隊拿的都是原始有鎖倉時間的token,還想花錢去發展自己的社區,技術團隊還要發工資。


這就是今年已經上幣的項目處境。


越來越多的預備項目大軍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很多項目方終止在公募,根本沒有人願意參與,完全沒有感受到這個市場的可怕。與此同時很多傳統領域的人士,學者開始瘋狂的加入到區塊鏈大軍,研究區塊鏈,研究通證經濟,研究技術公鏈,研究怎麼能讓自己發的token升值。


區塊鏈好項目的唯一標準是什麼?

我們其實有一個誤區——天使基金髮起項目,私募基石投資,然後公募,快速上交易所,把上交易所當成了唯一的套現方式,唯一的救命稻草。


不要被之前快速致富套路模式所迷惑,那時候的市場環境是野蠻生長,不管優劣都會被資本追捧,現在如果和用之前的方式去做,項目成活率可能只有百分之幾,我們可以把節奏做的慢一點,這個慢不是發展慢,是公開融資慢一點,上交易所慢一點。先發展社區,用通證經濟去激勵,獎罰分明,完整循環,當這個社區發展越來越大,不用去融資,自然有資本願意進來。


這個時候你不用擔心流通問題,社區貢獻的先驅者,因為得到了足夠多的獎勵,他們更願意團結起來去維護,甚至可能他們自己想著法子去幫你上交易所,前提是獎勵機制足夠公平。


區塊鏈好項目的唯一標準是什麼?

項目方把發行token當做搖錢樹,而沒有從用戶和應用角度出發,上來就鎖定了大部分籌碼在自己和團隊手裡,這樣的話就是一箇中心化的社區,在獲得獎勵數量時候,屬於壟斷,這就是不公平。


為什麼要讓發起方擁有籌碼的最高額度權利,是現在數字貨幣所面臨的問題。


韭菜們真的跟不上步伐了,還在尋找百倍幣、千倍幣的時候,市場上突然冒出來一個。但是沒有私募,市場上沒人有,一看百倍、千倍的漲,也不管一些了。就開始吃進,莊家也開始換手了,等換手差不多時候,開始一路下跌。散戶熬不住了,開始往外拋售,等跌到底莊家又開始接盤了。等散戶拋售結束又開始拉昇了,這時候散戶又納悶了,我一買就跌,我一賣就漲。


試問這樣的市場,難道不是浮躁的嗎?這樣下去未來會不會是大家一提區塊鏈三個字,大家的反應會是神馬?騙子?傳銷?真不想看到未來區塊鏈成為這樣的代名詞,但是現在正向這樣的方向發展,本以為去年的浮躁會褪去。

區塊鏈好項目的唯一標準是什麼?


尋找一些真正做事的區塊鏈團隊,將來DIPChain這樣的項目就是黑馬,就是你尋找的百倍、千倍幣。區塊鏈該為做事的區塊鏈團隊提供良好的融資市場,而不是繼續淪為為大佬融資服務的行業,區塊鏈是全人類的,而不是大佬們的取款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