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器銘文與度量衡(11)“安史之亂”時期窖藏銘重金鋌

1974年山西省平魯縣出土的一批唐代金鋌,全金鋌共77件,25998.04克,成色95-96%。

金銀器銘文與度量衡(11)“安史之亂”時期窖藏銘重金鋌

唐代金鋌

金銀器銘文與度量衡(11)“安史之亂”時期窖藏銘重金鋌

山西省平魯縣出土處

甲條金鋌上正面寫著“×朝議郎××××御×賜紫金魚袋臣××進”,背後有三行字,首行為“乾元元年歲僧錢兩金貳拾兩”,中行不清楚,第一個字可能是“鋌”,第三行為“×××官朝議郎×××司馬賜×魚袋臣張昂”,簡稱“乾元元年鋌”。 自記重二十兩,重807.8克,每斤646.4克;

丙條是長14.7釐米、上寬1.5釐米、底寬2釐米、厚0.4釐米的梯形金鋌,毛重283克,成色為97%。上面有一行字,是鏨上去的,文字清晰,“金貳拾兩鋌專知官長員外同正”,簡稱“員外同正鋌”。自記二十兩,重283克,每斤重224克,當為小斤。

兩鋌同為一斤量的比值為2.8544倍,正好與唐代大小稱相比1:3接近。

因此,也正好證明唐代確有大小稱兩制並行的制度存在。

但按唐代法律的明文規定,小兩“三兩為大兩”,小兩是大兩的三分之一,而大稱每斤661克,一兩應為41.3克;小稱應為每斤220.33克,小稱一兩的“名義值”應為13.77克為妥。

從金鋌上的文字可以看出,這批金鋌是唐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唐肅宗時期產物,當時正值安史之亂,平魯地區又是安史之亂的地點之一。因此這批金鋌又與安史之亂有關。金鋌均採用礦金模內澆鑄,長方形,扁平狀,正背面不夠平整,有錘鍛過的痕跡。唐《酉陽雜且》說,金鋌體小可以藏在靴中。

這些金鋌是什麼?

開元二年(公元714年)唐玄宗李隆基頒佈《禁金玉錦繡敕》說到:“所有服飾 金銀器物 令付有司 令鑄為鋌 仍別貯掌 以供軍國”。這就是說:法律規定,以後所有的黃金都必須上交,鑄造成鋌的形狀,作為戰略物資供應國家,私人不得擅自藏匿。這批金鋌由於是礦金鑄造,還沒有精煉,所以提純度沒24K那麼高。這也在側面說明了唐代鑄造金鋌實際上還沒有統一規格和要求 成色也沒定論。唐朝時候的一兩約合現在43克,這批金器按照開元九年後的度量衡折算大約是50斤。如果再摺合當時一斤黃金兌換12萬8千文計算,總價值是646萬4千文。

金銀器銘文與度量衡(11)“安史之亂”時期窖藏銘重金鋌

為何金挺埋藏在這裡?

平魯縣平魯公社屯軍溝位於唐代河東朔州(唐代時設河東道轄十七州)到今內蒙古清水河一帶的交通要道上。據《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等書記載,安祿山部隊和唐軍郭子儀、李光弼軍隊之間,在河東道大同雲中郡、關內道單于都護府振武軍朔方郡等地不斷髮生戰爭。而平魯縣屯軍溝就位於這次軍事鬥爭區的中心地帶。因此,金器曾流散在這個地方是可能的。金鋌銘文大部分被鏨去,表示都曾易了主人。最後的所有者在戰亂時埋入地下,但自己卻在戰亂時死亡,於是這批窖藏就再無人知曉了。

金銀器銘文與度量衡(11)“安史之亂”時期窖藏銘重金鋌

什麼樣的黃金才能稱為“金鋌”?

把黃金鑄造成“鋌”型,在唐之前就有,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整個唐代也一直記載不斷。唐朝末年發生了大規模的戰亂,很少有實物流傳至今。

目前我們知道的出土實物金鋌:一處在西安,另一處就是山西平魯。

唐代黃金鑄塊,最主要的形式就是金鋌,具有規範的形制和法定重量單位。

附:

西安出土唐代金鋌

1974年陝西西安東南郊太乙路唐長安城東市遺址出土了二件唐代金鋌。

金挺,甲挺長15,4、寬4,1釐米;甲金挺重1215,98克,

乙挺長16,1、寬3,4至4釐米,乙金挺重1191,44克,

兩挺均厚約1.1釐米, 確比銀挺短小。就形制來判定,這金挺也應屬於唐代遺物。

平均重1203,71克,含金率93%。從同地出土銀挺推算出唐代1兩=41,2克,這兩個金挺各約重唐兩三十兩,這或許就是唐代金挺的法定重量。西安出土。

金銀器銘文與度量衡(11)“安史之亂”時期窖藏銘重金鋌

長安城東市遺址出土唐代金鋌

金挺是在模內澆鑄的,呈扁平的長方體,表面不甚平整,稜角不夠整齊,底面不平整處曾略加錘鍛使平。挺體中部較兩端向上拱起約3毫米。挺面上沒有銘文。

1999年西安新城區西七路西安中學廢棄古井內出土的唐代金鋌。

扁長笏型,長14.2釐米、寬2.4釐米、高0.7釐米、重412克,表面陽文銘“姚州貢金拾兩”,與其同出於古井內的還有一塊“饒州”銀鋌。姚州故城在今雲南的姚安縣,據《唐六典》與《新唐書》記載此地土貢黃金,而此鋌出土地的西安中學則地處唐太極宮東部的武德殿、兩儀殿舊址附近,或曾為唐宮中寶庫所儲,在戰火倉促中被棄藏於古井之中。摺合41.2克/兩。659.2克/斤。

金銀器銘文與度量衡(11)“安史之亂”時期窖藏銘重金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