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晉升如此之難?

單位年度中高層的競聘剛落幕,感觸頗多:很多競聘人員人品、忠誠度、能力都不差,卻給人難當大任的印象,其中不乏十年以上的老員工。

這讓我想起初入職場時,那個年邁的老會計,40多歲了依然是一個職員,他的業務能力雖然不錯,但人緣很差,很多人見他都是躲著走。

對某些人而言,晉升為何如此之難?

很多時候,晉升只是一個機會,能不能抓住取決於很多因素。即使得不到晉升,我們也不必沮喪,關鍵是瞭解沒有晉升的內外因,而不是埋怨老闆抱怨社會,迷茫消極。

老闆不兌現承諾,導致沒有晉升?這理由聽上去似乎無懈可擊,但工作內容值得我們反思:工作內容簡單,可替代性強;考察期長,變數過多……

從組織架構分析,一些崗位可有可無,甚至完全虛擬。這時候談晉升,讓我想起“衝擊晉升模式”,把不勝任、無創造力、無生產力甚至礙事的冗員升調到組織的高一層級的一個可有可無的、 無比有好的職位上,彼德在“彼德原理”中稱之為衝擊式晉升。

衝擊式晉升是假晉升,獲得晉升的員工並沒有比以前擔負更重職責,並沒有在新職位上完成多於原先的職位的工作量。

如果說衝擊式晉升是縱向晉升,則蔓藤式晉升是橫向晉升。如把業務劃分成許多區域,把不勝任的一些人員外放到各省,擔任所謂地區副總裁職務。

這時候我們有必要了解公司的晉升通道和模式。如果你壓根找不到晉升標準,甚至連崗位職責都沒有,晉升的概率可想而知。

為什麼遲遲沒有晉升,除了能力之外,老闆可能會考慮用人成本、工作態度、穩定性、忠誠度等因素。

前段時間,有朋友諮詢我晉升的事,說他再次與老闆提出晉升,但一直沒得到回覆。細問之下才得知,這已經是他今年第四次提晉升了。我對他講,你的能力應該是達到要求的,但頻繁要求晉升,給人的感覺有點要挾,工作出沒出成績,對晉升的胃口倒是漲得挺快。這樣的人誰敢重用?

晉升不是一味的向老闆提要求。我們也要學會展示自我,體現出本身的價值和重要性。

魏文王曾求教於名醫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誰是醫術最好的呢?”

扁鵲:“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個。”

魏王不解地說:“請你介紹的詳細些。”

扁鵲解釋說:“大哥治病,是在病情發作之前,那時候病人自己還不覺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藥剷除了病根,使他的醫術難以被人認可,所以沒有名氣,只是在我們家中被推崇備至。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時,症狀尚不十分明顯,病人也沒有覺得痛苦,二哥就能藥到病除,使鄉里人都認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靈。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嚴重之時,病人痛苦萬分,病人家屬心急如焚。此時,他們看到我在經脈上穿刺,用針放血,或在患處敷以毒藥以毒攻毒,或動大手術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緩解或很快治癒,所以我名聞天下。”

魏王大悟。

很多時候,我們踏實勤懇地做事,但老闆認為理所當然。社保、薪酬、行政管理、離職面談等工作,讓其正常運轉不難,難得是讓老闆看到這些工作的價值。如社保年審,離了你的關係公司可能會被處罰;宿舍餐飲你是如何提高滿意度又降低成本的;薪酬你總是及時性和準確性兼備;離職面談你發現了哪些問題又提出了什麼解決方案……這樣的人才,哪個老闆捨得放手?

不要以為能力決定晉升!有些老闆認為:能力越強,威脅越大,如果放在重要位置,突然不幹了,對公司打擊很大。因此,在體現能力的時候,別忘記讓老闆看到你的忠誠和敬業。

在晉升失敗或達不到預期時,保持心態很重要。不要牢騷滿腹,更不要消極怠工。如果老闆在搖擺不定中看到你這樣的工作表現,還怎麼重用你?

談到最後,我們還是需要自我反思,為什麼晉升失敗?有崗位的替代性、老闆的用人策略等外因。但我想說的是內因。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性格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那些細節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上司甚至決定上老闆對你的印象呢?

一、溝通方式

關於晉升,你先後與部門經理和老闆有過反覆溝通,但沒有得到正面回應;經歷持續的拉鋸戰後,才將你的職位調至人事主任助理……可見,關於是否晉升已經拖了一年半載。這樣優柔寡斷的溝通方式如何讓你信服?

平時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言論:某某工作能力很不錯,就是態度……學會聽領導話裡的內涵,才能有針對性地表達。我們在開口說話之前,應該想一下,怎樣的表達方式更專業、更準確、更高效,那無疑是最好的溝通方式。

二、服飾決定前途

一些行業,如五星級酒店的人事專員,對服飾應該有所要求。這在酒店、金融等行業尤其明顯。如果只注重時髦前衛,而忽視與企業文化相得益彰,甚至與公司形象格格不入,往往會被認為不專業。

在辦公室,儘量穿符合公司要求的服裝。有時候這些細節也會影響到晉升,其他還包括辦公桌上辦公用品的擺放等。

三、心態需要打磨

沒有良好的心態,如何晉升?晉升失敗,心灰意冷,工作消極,得過且過。這樣的人如何晉升?

作為領導,不僅自身工作積極,還要適當激勵下屬,更多的需要一種韌性。如果這是一個考驗的話,你明顯不合格。

四、關於跳槽

真的要跳槽嗎?這是網絡上近期談得較多的話題。厭倦了工作內容,不想重複要跳槽;公司太爛,學不到東西要跳槽;老闆人品有問題,要跳槽;看不到發展前景……

不能晉升要跳槽自然也沒什麼奇怪的。這些跳槽都有一個共同點:每次跳槽都有一定的原因和客觀理由,可是每次都那麼匆忙和草率,基本是為了逃避一些問題和困難。

我的一位朋友有過兩次跳槽經歷,第一次從國企經理跳到民營總監;第二次從民營總監跳到外企副總。他最近正在準備第三次跳槽,這次計劃去一個全新的行業,從一線員工做起,挑戰自己。當時與這家企業負責人談話,給他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句話:我不是要找職業經理人,我要的是事業合夥人;而這恰恰也是我朋友看重的!

跳槽應該和自己的職業規劃發展生涯相匹配,跳槽已經成為職業發展的一種手段和途徑,但絕不是唯一的途徑。

不管是誰,跳槽之前,都應該先考慮清楚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職業目標。很多人跳槽越跳越好,越跳越高,歸根到底是其自身有著不可比擬的長處和優勢。

關於跳槽,我們首先要完成從大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很多人由於定位不清,老在跳槽,然後習慣性跳槽,導致越跳越差;職業前期的跳槽,必須完成從普通員工到基層主管的轉變和成長;再次跳槽,要積累中層管理幹部的管理經驗,真正走向管理崗位。

到底該不該離職呢?其實很簡單。如果在沒得到機會前先“臥槽”,在得到機會後,為自己準備一張表格全面剖析,包括工作環境、文化差異、上下級關係、老闆為人等方面。目的在於通過理性的數據,幫助你判斷新工作和目前工作的差異,最後通過評分明確對未來的選擇。

為什麼晉升如此之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