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灰姑娘故事之比較

中西灰姑娘故事之比較

美國當代著名民俗學家斯蒂·湯普森在《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一書中曾指出:“也許全部民間故事中最著名的要算《灰姑娘》了。”據湯普森估計,僅在歐洲就存在不下於500個灰姑娘的故事文本,但最典型和知名的莫過於夏爾·貝洛和格林兄弟所蒐集的灰姑娘故事了。“灰姑娘”故事在歐洲最早見於法國古典主義作家夏爾·貝洛(1628-1703)的童話集《鵝媽媽的故事》,其題材大部分來源於法國和歐洲的民間傳說。而更為我們熟知的“灰姑娘”故事則是德國格林兄弟所蒐集整理的,哥哥雅各布(Jacob Grimm,1785-1863)和弟弟威廉(Wilhelm Grimm,1786-1859)於1812-1815年出版了《兒童和家庭童話集》,後來被譯成了《格林童話》,並廣為流傳。其中的名篇如《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等則聞名於全世界。到今天,“灰姑娘”已經由具體的童話人物變為一類人物的代稱,如在牛津詞典上這樣解釋Cinderella(灰姑娘),“girl or woman whose beauty or abilities have not been recognized ” (美貌或能力未被賞識的女子)。

中西灰姑娘故事之比較

  灰姑娘的故事是一個跨地域、超民族的世界性的故事類型,不僅在歐洲有大量異文存在,在亞洲、非洲、美洲各國也都普遍流傳著這一類型的故事。我國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葉限的故事則堪稱是世界上最早的灰姑娘故事的文字記載。自從《格林童話》傳入我國並被廣泛傳播,由於其中的《灰姑娘》故事情節與葉限的故事有極大的相似性,灰姑娘類型的故事才引起了我國學者的廣泛注意。綜觀目前關於葉限故事的研究,大體分為三類,即中國“灰姑娘”的研究,中西“灰姑娘”之比較研究,中國“灰姑娘”流播研究。如劉曉春的《多民族文化的結晶——中國灰姑娘故事研究》運用歷史—地理學派的母題分析方法解析構成故事的主要母題,從文化人類學角度挖掘母題文化內涵,尤其是探索了同一大文化背景下的中國灰姑娘型故事在不同文化區域中形成的同一性與差異性,比較深入全面。而關於灰姑娘故事的源頭及傳播軌跡的研究更是引人注目,其中馬築生的《“灰姑娘型”童話溯源》結合貴州侗族的地理環境、生活習俗等方面的情況,細緻分析了葉限故事的源頭及其傳播流程,頗具說服力。關於中西灰姑娘故事的比較,當前研究也不少,大體呈現出相同的思路,即先求同,總結出葉限故事與《灰姑娘》的情節相似性,歸納其共同的母題,然後同中求異,探求不同細節所體現出來的不同的文化內涵,如胡梅的《葉限與灰姑娘的比較研究》,黎琪珍、李志紅的《從“灰姑娘”原型看中西文化內涵的差異》。錢淑英的《中西“灰姑娘故事型”的敘事比較》]可謂是獨闢蹊徑,從敘事學的角度分析了中西灰姑娘故事的不同及其意義。

中西灰姑娘故事之比較

  本文也擬對《酉陽雜俎》中的葉限故事和《格林童話》中的《灰姑娘》作比較,著重探討中國灰姑娘故事雖然早出,卻不能像《格林童話》中的“灰姑娘”那樣廣為人知的原因,是對中國灰姑娘故事研究的一個補充。

中西灰姑娘故事之比較

  一、《酉陽雜俎》中葉限的故事

  段成式,字柯古,祖籍山東臨淄鄒平,生年不詳,約在唐德宗貞元19年(803)或稍後,卒於懿宗鹹通四年(863),與晚唐詩人李商隱、溫庭筠並稱。他比格林兄弟生活的年代要早1000年左右,比法國的夏爾·貝洛也要早800來年。《酉陽雜俎》是一種筆記體小說,三十卷,二十篇。全書分門別類地輯錄材料,好像類書,實乃仿晉代張華《博物志》的體例變化、擴大而成。所記自仙狐鬼怪、人事以至動物、植物、酒食、寺廟、考證等,無所不包,內容極為繁雜,標目也極新異。段成式標榜其書為“志怪小說之書”,而最能體現其志怪特徵的篇目主要集中在《諾皋記》和《支諾皋》中。葉限的故事就在《支諾皋》上篇的第三則中。葉限的故事鮮為人知,先在這裡粗陳梗概:

中西灰姑娘故事之比較

  秦漢以前,有一個吳洞洞主娶了兩個妻子,其一妻死去 ,留下女兒葉限。過了不到一年,葉限的父親也相繼而逝。葉限和她的後母及後母的女兒一起生活,後母對她百般虐待,並殺害了她精心飼養的一條魚。葉限傷心之際,得到“自天而降”的神人指點,將魚骨藏匿起來,“金璣玉食,隨欲而具”。在一次盛大的洞節來臨時,葉限瞞過後母,“衣翠紡上衣,躡金履”去參加。因被後母及異母妹察覺,倉卒逃離,遺下一隻金鞋。這隻金鞋輾轉為鄰近海島上的陀汗國國王得到。他派人到拾得金鞋的地方尋找主人。此鞋非同尋常,腳小的人穿上它,鞋就縮小一寸,此國的婦人沒有一個穿著合適的。最後終於找到葉限,於是“載魚骨與葉限俱還國”,“以葉限為上婦”,而“其母及女即為飛石擊死”。 一年後,由於國王的貪得無厭,祈求無限的寶物,這堆魚骨頭失卻了神力,國王把它埋在海岸邊,最後為海潮捲走。

  灰姑娘故事在世界各地有很多種異文,而其母題基本不脫離五個方面,即後母虐待、難題考驗、神奇力量的幫助、特殊方式的身份驗證、與王子結婚[。從這幾方面來看,葉限的故事與廣為流傳的《格林童話》中的灰姑娘故事簡直如出一轍,除難題考驗這一點不太突出外,二人的其它遭遇十分相似。有鑑於此,完全可以把葉限的故事稱為中國的灰姑娘故事。《酉陽雜俎》中所載葉限的故事既然被認為是灰姑娘故事類型中最早的文字記錄,它不大可能是從歐洲流傳過來。據段成式附記,葉限的故事為“成式舊家人李士元所說。士元本邕州洞中人,多記得南中怪事”。古人泛稱西南地區為“南中”,邕州即今廣西邕縣,這裡明確地告訴我們故事的來源。當然也不敢確定此地就是灰姑娘故事的起源地,只能說灰姑娘故事是具有世界性和普遍性的,要研究其源流十分困難。在此,本人也無意去探究葉限的故事和《格林童話》中的灰姑娘故事的源流關係。   灰姑娘故事的內涵十分豐富。它揭示了在私有制下普遍的家庭矛盾,暗示只有通過血緣和婚姻的維繫,家庭才能穩固。灰姑娘的故事也譴責了繼母的貪婪、冷酷和偏心,而對於弱小的孤女,人們則寄予滿腔同情。故事通過幻想的手法,使受欺凌者最終獲得幸福,作惡者遭到嚴厲的懲罰甚至被毀滅,體現了善、惡的對比和較量。灰姑娘的故事還反映了女性想要改變自己的處境,無疑要靠外在的神奇力量和與地位尊貴的男性結婚來解決,這幾乎是一種美好的幻想,這也說明了女性社會地位的低下。

中西灰姑娘故事之比較

  二、中國灰姑娘故事不能聞名於世界的原因探析

  值得注意的是為什麼中國的灰姑娘故事不如《格林童話》中的灰姑娘故事有名,甚至鮮為人知?如果不是有了聞名於世界的《灰姑娘》,人們也不會注意到《酉陽雜俎》中葉限的故事,它將長期被埋在故紙堆中。在這裡,我們著重探討一下中國灰姑娘的故事不能走向世界的原因:

  第一,從撰書目的看,二者有較大不同。《格林童話》主要是站在兒童的視角來蒐集整理,它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形象生動的童話故事對讀者進行道德品質方面的教育。灰姑娘的故事實際上是勸善懲惡的類型,符合任何時代的價值觀,不會過時。《酉陽雜俎》的成書目的就不同了。段成式在《酉陽雜俎序》中說:“固役而不恥者,抑志怪小說之書也。”此書的著眼點在於志怪。文中說,“士元本邕州洞中人,多記得南中怪事”可證。志怪的目的是什麼?作者在《諾皋記序》中指出:“成式因覽歷代怪書,偶書所記,題曰《諾皋記》。街談鄙俚,輿言風波,不足以辨九鼎之象,廣七車之對,然遊息之暇,足為鼓吹耳。”因此可見,其寫此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娛樂、消遣,作為飯後談資。此外,還可以從文章的結尾來判斷故事的著眼點。段成式在文中寫到:“(葉限)始具事於王,載魚骨與葉限俱還國。”按說,故事到這裡就可以收尾了,一般童話也是以“從此二人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來結尾。但段成式的故事沒有到此為止,他又花了一點筆墨來寫魚骨頭的最後歸屬。可見神奇的魚骨頭似乎比葉限的命運更讓人關注,因為怪就怪在魚骨頭啊! 這樣看來,作為民間文學的灰姑娘童話所包含的內涵和價值要比葉限故事更加鮮明,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

  第二,從敘事角度看,二者有較大差異。從故事情節來看,二者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在敘述的手法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灰姑娘的故事更注重反覆手法的運用,給人一波三折的感覺,更能加強讀者的印象。這也是兒童文學常用的手法之一。比如灰姑娘的後母為了不讓她參加宴會,就命令她在兩個小時內撿完散落在灰裡的一盆扁豆,灰姑娘把鳥兒叫來了,一個小時完成了任務。於是後母又要求她在一個小時內撿完兩盆豌豆,灰姑娘又一次呼喚小鳥來為她幫忙,結果只用了半個小時,可後母還是沒有答應讓灰姑娘一起參加宴會。這樣就再三強調了後母的惡毒。此外還有灰姑娘三次要求榛樹為她拋下美麗的衣鞋,又三次逃避王子的追蹤。而在葉限的故事裡,文字簡潔,極少鋪排,關於愛情幾乎沒有涉及,缺乏灰姑娘童話的浪漫性。這與段成式記載葉限故事的口吻也有關係,他是在轉述別人的故事,不能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虛構。為了強調這個故事的真實可靠性,他幾乎沒有進行任何的加工,因而故事只能粗陳梗概,不夠細膩。

  第三,從語言上看,《灰姑娘》的語言淺顯易懂,寓意明確;而《酉陽雜俎》則是文言的,況且段成式的文章又“詞句多奧博”,且有些地方前後矛盾,如在葉限這則故事中,段成式先是寫葉限的後母將吃剩的魚骨藏於“鬱棲之下”,也就是在枝葉濃密的大樹底下,而後來那仙人卻說“骨在糞下”,頗讓人費解。通俗的語言更利於故事在民間的傳播,因此《灰姑娘》流傳更廣。

  第四,從主人公的名字看,“灰姑娘”概念的形成還得益於這個名字的形象性。灰姑娘在夏爾·貝洛的童話中叫做辛黛瑞拉(Cinderella),而《格林童話》中則直接用灰姑娘來稱呼了。由於灰姑娘在這個家庭像傭人一樣,地位全無,連睡覺的床鋪都沒有,就只能躺在灶旁的灰燼裡,她總是滿身灰塵,從而有了“灰姑娘”的稱號。《格林童話》中還有著名的《小紅帽》、《白雪公主》也都是以她們的某一個特徵來命名。而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由於重史的傳統,即使在十分虛誕的故事中,主人公也有一個非常正式的名字。就算沒有看過灰姑娘故事的人,也可以從這個名字望文生義,知道灰姑娘的含義所在。但是,人們不可能從“葉限”這個詞語中找到與主人公的特徵有關的任何蛛絲馬跡。可見,生動的命名對於人物的塑造也是十分有益的。

  第五,從體裁來看,《格林童話》形式統一,都是民間童話故事,題材也貼近人們的生活,為人喜聞樂見。“民間童話賦予了灰姑娘故事得以流傳的最佳形式,從而廣為撒播,成為人類童年生命的共同精神財富”。灰姑娘故事在歐洲乃至世界範圍內廣為人知,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被披上了童話的外衣,插上了童話的翅膀。而《酉陽雜俎》的內容則是五花八門,無所不有,還有一大堆不具文學色彩的東西雜陳其間,故而叫“雜俎”。這種體例難以引起一般讀者的注意,除了學者查找資料,普通讀者是不會看的。

  第六,二者產生的社會環境和受到重視的程度大不相同。在中國古代社會,人們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較深,多重實用而“不語怪力亂神”,理性精神很濃厚。在兒童教育中,多注重說教式的倫理教育的灌輸,如《三字經》、《弟子規》等書籍的傳播十分廣泛,而像灰姑娘這樣美妙的故事則極少見,即使有,也被視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小道之說,不被人重視。因此,像《酉陽雜俎》這樣記錄街談巷語的志怪小說,即使裡面存在不少故事性很強的作品,仍然無人重視。而西方儘管在18世紀以前兒童文學也十分匱乏,但是之後卻湧現了不少知名作品,並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如英國王爾德童話、丹麥安徒生童話、格林兄弟蒐集的童話、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記》、拉格洛夫的《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等。進入現代社會後,西學東漸,大量西方的作品開始湧入我國,包括兒童文學,由此灰姑娘的故事才廣為人知。可惜中國卻極端缺乏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兒童文學作品。

三、結語   

那麼,中國的灰姑娘故事出土之後,是不是能與西方的灰姑娘故事相抗衡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作為民俗學研究的對象,段成式《酉陽雜俎》中葉限的故事確實受民俗學研究者的廣泛注意,但是正如之前所說的多種原因,其難以走向民間,深入人心。況且一旦典型樹立,其他異文就難以超越了。經過這個比較之後,我們似乎更應該鑽到故紙堆中,關注文本的解讀,並儘可能地將眼界放開,從比較的角度來研究本土文學,把它們從無意義中解救出來,把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學發揚光大,也能增強我們對本土文學的自信心。同時,通過這個比較,也啟發我國學者多做一些類似於格林兄弟的蒐集整理工作,把我國的民間文學推向全社會乃至全世界,爭取也釀造出一部優秀的世界童話名著!正如魯兵所說:“兒童文學作家在創作反映現實生活表現時代精神的作品之暇,也需要重視民間文學這個寶藏,從中發掘一些有趣有益的故事,經編寫或再創作,來充實兒童文學世界。……為什麼中國人極少知道中國灰姑娘?看來我們是忽視了這方面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