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評價的許世友與周勃有幾分相像?劉邦為何預言安劉必周勃?

劉邦,一箇中年男人的逆襲之路系列7—賣草蓆的周勃為什麼成了高明的“政治家”

許世友被稱為為漢代周勃的故事,流傳甚廣,一方面因為他是被毛澤東親自評價過的,另一方面因為其有著獨特的個性風格和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

1、許世友與周勃有多少相像之處?

毛澤東評價的許世友與周勃有幾分相像?劉邦為何預言安劉必周勃?

許世友故里

1972年12月22日,在八大軍區司令對調會上,毛澤東對許世友說:“漢朝有個周勃,是蘇北沛縣人,他厚重少文。《漢書》有《周勃傳》,你們看看嘛!”又對許世友說:“你也是少文吧?你就做周勃嗎?”(出自李文卿《近看許世友》)

在很多後來的記載分析中,很多人認為許世友可能有些誤讀了周勃的故事或領悟錯了毛澤東的話。許世友在讀了《漢書》(一說是《新編前後漢故事選》)周勃的事蹟後,看到“周勃安劉”的故事,認為毛澤東是要其防備“呂后”那樣的壞人纂黨奪權。實際上,可能是毛澤東提醒他要重視學習,搞好與文化人的團結(一說是張春橋)。不過從周勃與許世友的經歷來看,其二人到也有幾分相似之處。

《史記》和《後漢書》記載的周勃都是出生貧苦,“勃以織薄曲為生,常為人吹簫給喪事”,但是周勃武藝高強,善於打硬仗惡仗,早起戰鬥中常常奮勇爭先,為漢高祖奪取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官至太尉。周勃文化水平不高,平素不喜歡讀書人,一與儒生們見面,就坐姿傲慢,並催促他們有話快講,有屁快放。(《漢書》“勃不好文學,每召諸生說士,東鄉坐責之,趣問我語言。”)

毛澤東評價的許世友與周勃有幾分相像?劉邦為何預言安劉必周勃?

許世友劇照

許世友與之相似的是同樣出生農家,並因為家貧投身少林學武。參加紅軍後,許世友從班長做起,反圍剿,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身經百戰,同樣以善於打硬仗、惡仗出名。尤其是膠東戰場對日作戰,被毛澤東稱之為打紅了半邊天。而在對待文人的態度上,許世友有一些言論可能是在特殊的語境下表述,有的說是針對張春橋之流的,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文人的譏諷,如說文人們“起總結可以,打仗往後跑。”“臭知識分子,屎都不如。”

與周勃不同的是

其一,周勃名義上做到了中央軍事最高長官“太尉”,相當於軍委主席,而許世友最高職位為國防部副部長。相比於周勃而言,職位名義上還是低了一點,在抓捕“四人幫”的直接鬥爭中,其在廣州擔任軍區司令,沒有直接參與。因此許世友一直以為“周勃安劉”的事其實並沒有發生在他的身上。

其二、周勃晚年坎坷,許世友雖然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衝擊,但在周恩來和毛澤東的力保下,很快就得到重用。並在後期的軍事工作上頗有建樹。

2、劉邦為什麼說安劉必周勃

毛澤東評價的許世友與周勃有幾分相像?劉邦為何預言安劉必周勃?

周勃

其一,周勃從小都跟隨劉邦,經歷了戰場的磨練,忠心可嘉,劉邦對其給予重任。某種意義上,劉邦的創業史也是周勃的成長史。最初,周勃本來也是一個做著低賤職業,有幾把力氣,不善言談的老實人,並意外結識了四處遊蕩的“無賴”劉邦。與其一路造反。在剛開始的時候,周勃的官職並不高,但是打仗勇敢,慢慢升上去,最後又與韓信、張良、陳平在一起,耳濡目染之下,打仗也善於用謀略了,在韓信被廢后,以將軍身份征討各路反王,常常立功最多。

其二、周勃較少拉幫結派,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其既不會遭受到呂雉的過於打壓,但也不會完全忠於呂雉。不同於樊噲與呂雉有婚姻親關係,樊噲是呂雉的親妹夫,以致於劉邦死的時候都下命令除掉樊噲。

其三、面對呂雉說“安劉者必周勃”既是對周勃的保護也是事實上週勃最合適。當時呂雉問劉邦後事時,一方面,劉邦高度評價了周勃,導致呂雉日後即使想對周勃下手,也因為有先皇的遺言有所顧忌;此外,當時身居高位的幾人,蕭何垂垂老矣,陳平名聲不好,樊噲與呂雉有親戚關係,如果要推一個德高望重又想對年富力強的,周勃是最好的人選了。

3、周勃的成長之路——學習領導是最快的成長捷徑。

史書上記載周勃“厚重少文”,也不善言辭,但我想周勃其實心中大有城府,在某種意義上也算得上一名合格的“政治家”。而其能從一個下曾莽漢一路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軍事長官,其本身也有諸多過人之處,而很多又來源於他對劉邦的不斷學習和模仿。

在呂雉當權時,儘管他對呂雉多有奉承,但最後在呂雉死後,一看到呂氏大勢已去,立即聯合陳平,除掉呂氏。其實周勃這些行為何嘗不是跟劉邦學的,在與項羽的戰鬥中,劉邦為了逃命可以拋妻棄子,可以背信棄義,在與項羽定好盟約後,馬上撕毀。從政治鬥爭來看,這些做法又有一定的正確性。

但可惜、周勃還是沒有完全學會劉邦的厚臉皮,甚至連蕭何只學了個皮毛,在文帝繼位後,有人提醒周勃“功高震主”的時候,他辭掉了相位。但沒有像蕭何曾經在劉邦面前那樣做戲做的徹底,他還遲遲不去封地,之後又日日帶著兵器見地方官,遭到文帝的進一步懷疑,以致被監獄裡的獄吏所辱。最後被放出後,曾發出一嘆,我曾經帶過百萬大軍,卻不知道獄吏這麼尊貴啊!(《史記》:“吾嘗將百萬軍,然安知獄吏之貴乎?”)

發出“獄吏之貴乎”的周勃是有些可愛的,他畢竟還沒有完全學會劉邦,在該低調的時候沒有徹底低調。或許,正是因為有些不同,才更體現出了一個真正的,有血有肉,還保留那麼一點個性的周勃吧。

回到歷史對我們成長的借鑑,用孔子的那一句話來總結,最合適了,“三人行,必有我師”,而向上級學習則是一個較好的成長捷徑。

回到許世友這裡,聽說,他接受了毛澤東多讀一些書的建議,看《漢書》、《紅樓夢》,以致一個原本沒有讀過多少書的人,後來也寫出了一首頗有意味的詩。附後:

莫猖狂
許世友
娘們秀才莫猖狂,
三起三落放眼量。
誰敢殺我諸葛亮,
老子打它三百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