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載清河」清河民間舞蹈(六):掄轎子、擡扛

作者:李靖

「志載清河」清河民間舞蹈(六):掄轎子、抬扛

掄轎子是雜技類民間舞蹈,至少由6人合作表演。道具是轎子,用一方桌作轎身,把兩個長杆綁在方桌兩邊作轎杆,用木棒在兩個轎杆間捆搭成幾道橫樑,使其成為梯子形。表演時由4個力量型演員各抱起一個方桌腿,跑步轉圈掄得轎子飛速轉動。另有2個技巧型演員分別從轎杆兩端躥上轎杆,表演燕子抄水、黑狗曬蛋、金雞獨立等雜耍動作。舊時乾旱求雨時多演此技,求雨時要在方桌上放一關帝神像和一個香爐。20世紀50-60年代,鐵官莊等村藝人常走鄉串村表演此技。21世紀後,舞蹈練習者日漸稀少,其表演已難得一見。

抬扛是由2人協作表演的雜技類民間舞蹈。道具是一個可透光的花欞木箱,木箱一面開口,內點蠟燭,外罩花紗布,周圍飾以各種花彩和銅鈴。表演時用繩將箱子繫於木槓上,由2個演員抬扛行走,表現在上坡、下坡、拐彎等不同路況下和遇風、遇雨等緊急情況下的行走場景。舞蹈者相互配合,步調一致,動作誇張,搖擺作舞,有時還搞些緊急遇險的懸念,很是引人入勝。木箱周圍銅鈴隨著節奏“叮噹”作響,伴隨表演動作,製造出或緊張或舒緩的藝術氣氛。建國前,油坊村一帶曾耍此技。21世紀後,抬槓表演鮮得一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