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看見玩具和吃的就走不動,不給買就哭,這種情況要如何應對?

兒子看見玩具和吃的就走不動,不給買就哭,這種情況要如何應對?

撒嬌是孩子的本能,但是當撒嬌超過了限度,就會成為'耍無賴',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孩子會想出種種方式讓大人下不來臺,最常見的莫過於大喊大叫、賴著不走、滿地打滾,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少家長表示自己束手無策,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兒子看見玩具和吃的就走不動,不給買就哭,這種情況要如何應對?

在這類現場,我的處理原則是,先安撫情緒,幫孩子說出他的感受,再陳述拒絕他的理由,最後一起商量替代方案。家庭的氛圍比較支持孩子獨立意識的發展、孩子自身的氣質脾性較為溫和、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度高,後續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樂趣而不是侷限於某個玩具,等等。

而孩子看見玩具,家長不讓買,孩子哭,其實也分很多情況,並不是說一種應對方案,就能解決所有孩子的問題,關鍵還是看孩子哭的具體原因和家長應對時的真正需求。

兒子看見玩具和吃的就走不動,不給買就哭,這種情況要如何應對?

是人都有需求和慾望,孩子自然也不例外,特別是低齡兒童,看見新奇的玩具,不想離開,想擁有它,太正常了。當家長拒絕購買玩具時,孩子哭,也有好幾種原因,並不只是一些育兒書上寫的"孩子挑戰權威"或"以此來威脅家長"。

孩子覺得自己的需求是被關注的,他的願望是被看到的,他的情緒得到了紓解,問題也就解決了大半。

一起商量替代方案,是父母的讓步,但不能算是溺愛和縱容。有些家長會覺得,一旦讓步,自己就無法樹立權威——不是這樣的,我們守住底限,在底限之上的範圍內,是可以靈活變通的,因為我們不是無限讓步

兒子看見玩具和吃的就走不動,不給買就哭,這種情況要如何應對?

我們願意去了解孩子的感受,尊重他們的感受,並滿足他們日常的一些小要求,適度地給予他們一定的選擇權,孩子才願意在面對家長某些絕對不能讓步的規則時,更通情達理地接受。

育兒原本就是個系統的工程,我們需要全面地去和孩子構建互愛和互信的基礎。好的親子關係,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很多寶貴的品質,如自尊自愛自信等,同時,它也意味著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愛、總是對父母充滿信任、能從父母那兒感受到安全、可以和父母開誠佈公地交流。

兒子看見玩具和吃的就走不動,不給買就哭,這種情況要如何應對?

讓孩子的生活豐富多彩,盡情地去探索這個世界,玩什麼都充滿樂趣,這樣他就不會只拘泥於某一種玩具了,哪怕特別喜愛某件玩具卻由於一些原因求而不得,他也不會過於糾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