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大「希望旅程」服務學習,服務四川小學,學習防災減災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理大)服務學習課程 -「促進青少年及兒童發展」今年7月首次到四川省與四川大學合作, 為成都西蜀實驗學校小學生舉辦「希望旅程」夏令營。60多名香港理大及10名香港聖三一堂中學學生,參訪了映秀鎮, 並參加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災管院)應急逃生與滅火體驗課程,親身領會災難的震撼及防災減災教育的重要,讓他們更深入認識災害及防災的重要。

香港理大「希望旅程」服務學習,服務四川小學,學習防災減災

「希望旅程」閉幕式在充滿歡笑中完成。

7月5日, 「希望旅程」閉幕式於災管院舉行, 香港理大協理副校長石丹理教授致辭時表示, 本次服務學習課程在四川省首辦, 與四川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合作, 為成都西蜀實驗學校服務, 首次合作非常愉快, 期望服務學習計劃可以繼續在四川其他地方發展。出席閉幕式的嘉賓包括四川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楊光教授及項目主管鄧洪教授、四川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服務性學習項目負責人趙莉副教授、四川大學災管院院長柯瑞卿教授, 以及成都西蜀實驗學校於亞平校長。

培養「有能力」、「有盼望」及「抗逆力」的公民

本次到四川的服務學習團共有60多名來自香港理大不同專業的學生及10位來自香港聖三一堂中學的學生。他們一起為超過360名成都西蜀實驗學校的小三至小四學生舉辦五天夏令營, 通過「生活英語」、「科學學習」、「健康教育」、「自我成長」等充滿樂趣的課堂,培養「有能力」、「有盼望」及「抗逆力」的素質。此外, 本次還邀請了四川大學學生以觀察員身份參與,為服務學習的學生提供反饋。

香港理大「希望旅程」服務學習,服務四川小學,學習防災減災

五天的夏令營, 希望培養小學生們「有能力」、「有盼望」及「抗逆力」的素質。

來自香港的大學生及中學生們除了到四川參與這項服務學習外, 行程中更安排了以防災減災為主題的參訪活動, 包括參加災管院的應急逃生與滅火體驗課程,瞭解不同滅火設備的應用、在模擬火警的房間學習逃生知識。在參觀映秀鎮時, 學生們與映秀小學董雪峰校長對談, 親身瞭解災後重建的實況。

香港理大「希望旅程」服務學習,服務四川小學,學習防災減災

第一次來到映秀鎮漩口中學地震遺址, 香港理大的同學們感受到災難的震撼及防災減災的重要。

對老師捨己救人的事蹟深受感動

香港理大學生洪嘉穎坦言, 應急逃生課程很重要:「意外沒法預知。我們只能多作練習,才能在危急的情況下做出適當的反應,所以防災教育很重要。」她非常難忘參觀映秀鎮的經驗: 「給我最大觸動的是校長的分享,他的描述非常清晰詳細,令我彷彿置身在地震當中。其中讓我最感動的是老師捨己救人的事蹟,他們無私的精神實在很值得我們去學習。」

香港理大「希望旅程」服務學習,服務四川小學,學習防災減災

香港的學生參加應急逃生與滅火體驗課程, 在模擬的環境試用滅火筒。

香港理大是香港首間把服務學習列入大學必修課程的學府,而「促進青少年及兒童發展」服務學習項目已分別在上海及杭州舉辦, 產生很好的社會效益, 並曾獲得國際大學評級機構(QS)的“全球教學創新大獎”之“可持續性”組別金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