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重磅規劃!事關徐州!

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近日印發《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

。根據《規劃》,到2025年,加快構建長三角地區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目標包括:一體化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總體形成,基本建成“軌道上的長三角”,鐵路密度達到507公里/萬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達到500公里/萬平方公里,世界級機場群和港口群全球競爭能力顯著增強。

又一重磅規劃!事關徐州!


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節選)


發展目標


到 2025 年,以一體化發展為重點,在精準補齊發展短板基礎上,加快構建長三角地區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一體化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總體形成,對外運輸大通道、城際交通主骨架、都市圈通勤網高效聯通,基本建成“軌道上的長三角”,鐵路密度達到 507公里/萬平方公里,省際公路通達能力進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密度達到 500 公里/萬平方公里,世界級機場群和港口群全球競爭能力顯著增強。

一體化運輸服務能力大幅提升,中心城市之間享受 1—1.5 小時客運服務,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寧波都市圈內享受 1 小時公交化通勤客運服務

,傳統公共交通、城際客運與個性化、定製化客運服務有效銜接,運輸結構持續優化,鐵路和水路貨運量年均增長率不低於 5%,現代化多式聯運與城鄉物流配送效率明顯提升。

一體化發展機制更加完善,三省一市協同共建機制更加健全,政策、標準等充分對接,城際軌道交通一體化運營管理機制取得突破,民航、港口一體化協同發展取得更大進展,運輸市場一體化運行更為有效,形成交通一體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長三角樣板”。

智能綠色安全發展水平大幅提高,大城市中心城區綠色出行分擔率超過 65%,交通科技創新體系基本形成,信息服務基本實現共享共用,交通環境汙染和排放聯防聯治取得積極成效,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升。

到 2035 年,以更高質量發展為重點,全面建成供需能力精準匹配、服務品質國際一流、資源集約高效利用的長三角地區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形成與國土空間開發、產業佈局優化、人口要素流動、生態環境保護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以上海為龍頭的國際門戶樞紐影響力輻射全球,以智能綠色為導向的交通科技創新水平領先世界,運輸規則、標準規範、一體化機制引領國際。


以軌道交通為骨幹構建一體化設施網絡


以軌道交通為骨幹,公路網絡為基礎,水運、民航為支撐,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寧波等為主要節點,構建對外高效聯通、內部有機銜接的多層次綜合交通網絡。第一層,打造多向立體、內聯外通的大能力快速運輸通道,統籌優化幹線鐵路、高速公路、長江黃金水道等內河航道、港口、機場佈局,實現與國際、國內其他經濟板塊高效聯通。第二層,構建快捷高效的城際交通網,依託快速運輸通道,以城際鐵路、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等為重點,實現區域內部城際快速直連。第三層,建設一體銜接的都市圈通勤交通網,圍繞上海大都市圈和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寧波都市圈,以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等為骨幹,打造都市圈 1 小時通勤圈。


優化內聯外通運輸通道

依託沿海、京滬、京港臺、陸橋、沿江、滬瑞等國家綜合運輸通道,加快構建長三角地區多向立體、內聯外通的綜合運輸通道,高效對接“一帶一路”、京津冀地區、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研究完善連雲港—黃山、徐州(新沂)—麗水、鹽城—阜陽、寧波—阜陽等區域綜合運輸通道。加大對貧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統籌佈局開發性鐵路、高等級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加強大別山革命老區對外通道建設,實施農村交通基礎設施補短板工程,提高區域交通通達能力。


綜合運輸通道佈局


1. 連雲港—溫州運輸通道。國家沿海運輸通道的組成部分,對外連接海上絲綢之路、粵港澳大灣區、山東半島和海峽西岸城市群,內部串聯連雲港、鹽城、南通、上海、寧波、舟山、台州、溫州等城市。


2. 連雲港—淮北運輸通道。國家陸橋運輸通道的組成部分,對外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中原、關中平原、太原等城市群,內部串聯連雲港、徐州、淮北等城市


3. 徐州—上海(杭州)運輸通道。國家北京至上海運輸通道的組成部分,對外連接海上絲綢之路、京津冀地區以及山東半島等城市群,內部串聯徐州、蚌埠、滁州、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上海等城市,支線串聯南京、湖州、杭州等城市。


4. 亳州—安慶(黃山)運輸通道。國家北京至港澳臺運輸通道的組成部分,對外連接京津冀地區、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海峽西岸等城市群,內部串聯亳州、阜陽、淮南、合肥、安慶等城市,支線串聯銅陵、黃山等城市。


5. 上海—安慶(六安)運輸通道。國家沿江運輸通道的組成部分,對外連接海上絲綢之路和長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內部串聯上海、南通、泰州、揚州、南京、馬鞍山、蕪湖、銅陵、池州、安慶等城市,北側支線串聯滁州、合肥、六安等城市。


6. 上海(寧波)—衢州運輸通道。國家上海至瑞麗運輸通道的組成部分,對外連接海上絲綢之路和長江中游、黔中、滇中等城市群,內部串聯上海、嘉興、杭州、金華、衢州等城市,南側支線串聯寧波等城市。

以提升高速鐵路通道能力為重點,優化對外鐵路佈局,貫通沿海、沿江等高速鐵路,充分發揮徐州經合肥至黃山高速鐵路作用,完善長三角地區高速鐵路環狀佈局,優化普速鐵路網絡。完善高速公路網絡,強化公路對外互聯互通。推進高速公路擁擠路段擴容改造,對高峰時段擁堵嚴重的國省道幹線公路實施改擴建。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功能,積極推進京杭大運河、江淮運河、蕪申運河等高等級航道建設,完善高等級航道網。


對外綜合運輸通道重點項目


(一)幹線鐵路

加快滬通鐵路一期、宣城至績溪鐵路、黃山至池州鐵路、滬通鐵路二期、上海經蘇州至湖州鐵路、商合杭鐵路等項目建設,規劃建設上海經乍浦至杭州鐵路(含杭州、紹興樞紐聯絡線)、沿江高鐵(武合寧、北沿江段)、南通經蘇州嘉興至寧波鐵路(含如東延伸段)、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黃鐵路連接線、寧波經台州溫州至福州鐵路、合肥至新沂鐵路、鎮江至宣城鐵路、宣城至黃山鐵路、金華至建德鐵路、南京經滁州至蚌埠鐵路、蚌埠經宿州至淮北鐵路、衢州至建德鐵路、杭州經臨安至績溪鐵路、阜陽經蒙城至宿州鐵路、杭州灣貨運鐵路、臨沂至新沂等幹線鐵路項目。有序推進沿淮鐵路、黃山至金華鐵路、溫州經武夷山至吉安鐵路、安康(襄陽)至合肥鐵路、上海至寧波鐵路、南京至杭州二通道規劃對接和前期工作。


(二)國家高速公路和國省幹線

繼續推進G0321德上高速安徽段,G4012溧寧高速江蘇溧陽至安徽廣德段、浙江淳安段、景寧至泰順段、安徽歙縣至浙江建德段,G25長深高速建德至金華段等國家高速公路待貫通路段建設。


推進G2、G15、G25、G42、G50、G56、G4211等國家高速公路以及國省幹線公路低等級路段、擁擠路段擴容改造。


(三)幹線航道

推進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後續完善和長江口南槽航道一期工程建設。繼續推進淮河出海航道三河尖至京杭大運河段工程。加快實施京杭大運河升級改造工程、杭甬運河寧波段三期建設及杭甬運河升級改造工程、京杭大運河杭州二通道北延工程。


打造城際交通網

依託多向立體、內聯外通的運輸主通道,以上海為核心,南京、杭州、合肥、寧波為中心,強化滬寧合、滬杭、合杭甬、寧杭、滬甬、合安、寧蕪安、甬舟等城際運輸通道功能。加快高速鐵路連接線、城際鐵路建設,利用幹線鐵路富餘運力開行城際列車,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城際交通網,實現中心城市間 1—1.5 小時快速聯通。優化高速公路網絡層次結構,加快省際高速公路建設,實施打通省際高速公路待貫通路段專項行動,逐步實現相鄰城市間高速公路直連。有序推進支線航道建設。集約節約利用通道、線位等資源,統籌推進鐵路、公路、城市交通等合併過江、跨海。


專欄三:城際交通網重點工程


(一)城際鐵路

規劃建設上海至杭州鐵路、南京至淮安鐵路、南京至宣城鐵路、杭州至麗水鐵路義烏至縉雲段、合肥至池州鐵路、寧波至舟山鐵路、衢州至麗水鐵路、揚州經鎮江南京至馬鞍山鐵路(鎮江至馬鞍山段)、巢湖至馬鞍山鐵路、義烏至金華鐵路、鹽城經泰州無錫常州宜興至湖州鐵路等城際鐵路,積極審慎開展磁浮高鐵項目規劃研究。


(二)省際高速公路

加快推進寧馬、合寧、京滬等高速公路改擴建。有序實施江蘇太倉—上海寶山、江蘇泗洪—安徽蚌埠、江蘇徐州—安徽宿州、江蘇蘇州—浙江台州、浙江安吉—安徽寧國、浙江長興—江蘇宜興、江蘇南京—安徽滁州、江蘇南京—安徽廣德、江蘇盱眙—安徽明光、江蘇徐州—安徽蚌埠、江蘇南京—安徽和縣、江蘇徐州—安徽淮濱、江蘇南京—安徽黃山等一批跨省地方高速公路建設。


(三)支線航道

實施連申線、徐寶線、徐宿連航道、通揚線、水陽江、沱澮河、沙潁河、合裕線、蕪申線、江淮運河、德勝河、蘇申外港線、蘇申內港線西段、長湖申線、杭申線嘉興段、乍嘉蘇線、梅湖線、浙北高等級航道網集裝箱通道等工程,推進杭湖錫線、甌江、東宗線、曹娥江、錢塘江中上游等航道四級改三級,研究論證浙贛運河等擴能提升工程。


(四)過江跨海通道

推進北沿江鐵路滬崇段、軌道崇明線、南京市域快線18號線,南京地鐵4、13、14、17號線過江通道,常泰、龍潭、蘇通第二、崇海、南京七鄉河、張靖、南京上元門、江陰第二、江陰第三、寧儀揚城際、南京錦文路、漢中西路、潤揚、池州長江公路大橋、蕪湖城南、蕪湖龍窩湖、宿松、海口、池安、江口、梅龍、銅陵橫港、銅陵開發區、蕪湖泰山路、馬鞍山龍山路、馬鞍山姑孰、馬鞍山九華路、馬鞍山湖北路、馬鞍山慈湖、安慶(第二)等過江通道建設。


規劃研究滬甬、滬舟甬、東海二橋等跨海通道。


構建都市圈通勤交通網

統一規劃建設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加強中心城市與都市圈內其他城市的城際和市域(郊)鐵路、道路交通、毗鄰地區公交線路對接,加快構建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寧波都市圈1小時通勤網,完善崑山、嘉善等臨滬地區一體化軌道交通系統。編制《長三角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規劃》,統籌研究都市圈範圍內城際鐵路建設,鼓勵建設中心城區連接周邊城鎮的市域(郊)鐵路,研究選擇合理制式與周邊毗鄰地區銜接,充分利用既有幹線鐵路、城際鐵路開行市域(郊)列車,有序推進中心城區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提升軌道交通服務重要旅遊景區的能力,研究規劃水鄉旅遊線、黃山旅遊T1線等項目。強化幹線公路與城市道路有效銜接,因地制宜推進公共交通專用道建設和潮汐車道佈設。加強靜態交通能力建設和設施管理,分類優化城市中心區、樞紐周邊區域、旅遊景區等重點區域停車設施佈局。加強城市道路環線、聯絡線等建設,推進幹線公路過境段、出入口路段升級改造,在城鎮密集地區實施普通國省幹線提質工程,提高部分路段建設標準,推進繁忙路段擴建、改線或立交改造。


專欄四:都市圈通勤交通網重點工程


(一)城際鐵路

規劃建設上海經蘇州無錫至常州鐵路、南京至馬鞍山鐵路、南京至滁州鐵路、南京經儀徵至揚州鐵路、杭州至德清鐵路、寧波至象山鐵路、杭州下沙至長安鐵路等城際鐵路。


(二)市域(郊)鐵路

規劃建設上海機場聯絡線(含南站支線)、上海嘉閔線(含北延伸)、上海崇明線、上海南匯支線、上海市域17號線西延伸、金山至平湖、南京市域18號線、鎮江市域句容至茅山線、溫州市域S2線一期工程、溫州市域S3線一期工程、台州市域S2線調整、合肥新橋機場S1線等市域(郊)鐵路,實施一批既有鐵路的市域(郊)功能改造。


強化綜合交通樞紐銜接和輻射功能

重點強化上海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功能,聯動蘇州、南通、嘉興等打造國際門戶樞紐集群,提升南京、杭州、合肥、寧波—舟山等樞紐國際服務水平。加快連雲港、徐州、無錫、溫州、金華—義烏、蚌埠、蕪湖等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強化淮安、湖州、阜陽等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銜接輻射帶動作用,優化不同層次樞紐城市分工協作。

優化城市內客運樞紐站場層次功能與空間佈局,以重要樞紐站場為依託,推動支撐對外、城際、都市圈不同空間尺度軌道交通同站佈置,實現同站高效便捷換乘,具備條件的要實現同臺或立體換乘。分類構建各層次站場集疏運網絡,強化重要站場間快速直通。規劃建設上海浦東、南京北站、杭州西站、合肥西站、合肥新橋機場站、寧波西站、蘇州北站、溫州東站等一批綜合客運樞紐,推進上海浦東機場、南京祿口機場、杭州蕭山機場、寧波櫟社機場等既有樞紐改造升級,實現對外運輸通道和城際交通網有機銜接。規劃建設上海松江南站、南京仙林站等綜合客運樞紐,實現城際交通網與都市圈通勤交通網一體銜接。推進長三角地區內各層次軌道交通網絡融合發展,推動實現多網合一。

統籌推動物流樞紐建設,發揮長三角地區產業基礎優勢和物流樞紐經濟要素聚集優勢,整合區域內幹線運輸、區域分撥、多式聯運、倉儲服務、跨境物流、城市配送等物流服務資源,促進物流與製造、商貿等產業融合創新發展,培育物流、信息、金融等高度融合的服務新業態。強化區域內物流樞紐功能錯位與協同發展,推動樞紐間通過多種方式建立業務運營協作機制,加強標準協同和信息互聯互通。加快推進長三角地區多式聯運特別是鐵水聯運體系建設,推進重點港區進港鐵路規劃建設。


專欄五:綜合交通樞紐重點工程


(一)綜合客運樞紐

推進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上海浦東綜合交通樞紐、上海松江南站、上海新楊行站、南京北站、南京祿口機場站、杭州西站、杭州蕭山機場站、錢塘新區站、寧波西站、寧波慈溪站、寧波櫟社機場站、新合肥西站、合肥新橋機場站、南通西站、蘇州南站、

徐州東站、江東站、金義站、湖州東站、紹興北站、紹興東關站、台州中心站、台州機場樞紐站、溫州東站、金華樞紐擴容改造、麗水高鐵站、嘉興南站、衢州西站、蕪湖宣城機場、蕪湖高鐵北站、阜陽高鐵西站、阜陽機場站、新安慶西站、安慶機場站、黃山高鐵北站、六安站、宣城站等綜合客運樞紐建設或改

擴建。


(二)貨運鐵路專用線和支線

推進上海港外高橋港區裝卸線、上海港南港支線、上合組織(連雲港)國際物流園專用鐵路、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徐圩新區)產業區專用鐵路、南通洋呂鐵路、南通港通海港區至通州灣港區鐵路專用線二期工程、鹽城港大豐港區支線鐵路、連雲港徐圩港區鐵路支線、蘇州太倉港鐵路專用線、蘇州張家港鐵路專用線、錢塘新區貨運鐵路、寧波穿山港鐵路、樂清灣港區鐵路支線、乍浦港鐵路支線、盛虹煉化一體化配套鐵路裝卸站項目等建設,實施南京港龍潭、徐州工業園化工園區、淮安季橋物流園、銅陵港江北港區、安慶港長風港區、池州港香隅化工園、皖河新港、合肥派河港區、蚌埠港長淮衛作業區等鐵路專用線工程。


建設世界級機場群和港口群


主動適應新一輪國際經貿格局調整和全球產業鏈分工,強化國際樞紐機場與周邊幹線、支線機場協調聯動,優化提升港口國際供 應鏈位勢和價值鏈協作水平,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機場群 和港口群。

構建協同聯動的世界級機場群

提升航空樞紐綜合服務功能。統籌長三角地區航空運輸市場需求和機場功能定位,優化配置各類資源,通盤考慮上海周邊城市機場佈局規劃和建設,鞏固提升上海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增強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輻射能力。優化提升杭州、南京、合肥區域航空樞紐功能,增強寧波、溫州等區域航空服務能力,支持蘇南碩放機場建設區域性樞紐機場。規劃建設南通新機場,作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動航空貨運發展,加強現有機場貨運基礎 設施建設,優化貨運網絡佈局,充分挖掘航空貨運能力,有序推進以貨運功能為主的機場建設。加快通用航空發展,建設南京、寧波、 紹興、蕪湖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

統籌優化航線網絡結構。優化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虹橋機場與國際、國內主要節點城市航線網絡,疏解非樞紐核心功能,完善杭州蕭山、南京祿口、合肥新橋、寧波櫟社等機場航線網絡佈局,建設全向輻射、連通性好、直達性高的空中大通道。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地區)航空聯繫,推動浦東機場與“一帶一路”國家(地 區)擴大包括第五航權在內的航權安排。

提升機場集疏運能力。推進機場與軌道交通等交通方式高效銜接,建設一批以空鐵聯程聯運為核心的現代航空樞紐。全面提升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管理水平,完善聯通浦東機場和蘇浙皖的軌道交通體系。研究推動幹線鐵路引入杭州、南京、寧波、溫州機場,推動地鐵線路引入合肥機場。

促進航空產業發展。積極發展現代臨空經濟,加快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培育長三角地區航空經濟產業群。推動虹橋地區高端商務、會展、交通功能深度融合,聚集發展總部經濟、創新經濟、商務會展等現代服務業,建設中央商務區和國際貿易中心新平臺,優化拓展國際航運服務功能。


專欄六:長三角地區機場群重點工程

新建嘉興、麗水、蕪湖宣城、亳州、蚌埠、宿州、滁州等機場,研究論證金寨機場等建設。

推進實施上海浦東、南京、無錫、杭州、寧波、溫州、台州、舟山、合肥等機場改擴建工程。

推動大場機場遷建。遷建連雲港等機場。研究遷建義烏機場的必要性。


推動港口群更高質量協同發展


優化區域港口功能佈局。推動港航資源整合,健全一體化發展機制,佈局形成以上海、寧波舟山港為核心,南京、杭州、蘇州、 鎮江、蕪湖、南通、徐州

、無錫、淮安、連雲港、溫州、嘉興內河、湖州、合肥、馬鞍山、安慶為骨幹,其他港口共同發展的總體格局。加強滬浙杭州灣港口分工合作,以資本為紐帶深化滬浙洋山開發合作。上海港以集裝箱幹線運輸、集裝箱江海聯運、郵輪運輸、高端航運服務為重點,打造智慧高效的集裝箱樞紐港、國際一流的郵輪母港。寧波舟山港以大宗能源、原材料中轉運輸及對應的江海聯運服務為重點,強化集裝箱樞紐港功能,集聚海事和航運服務高端要素。推進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和蘇州港集裝箱運輸優化發展。在共同抓好長江大保護的前提下,深化滬蘇長江口港航合作,依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規劃建設南通通州灣長江集裝箱運輸新出海口,建設蘇州(太倉)港作為上海港遠洋集裝箱運輸的餵給港,發展近洋航線集裝箱運輸。加強沿海、沿江港口江海聯運合作與聯動發展,鼓勵各港口集團採取交叉持股等方式強化合作,推動長三角地區港口協同發展。深入推進安徽、江蘇港口資源整合。完善港口集疏運網絡,推進重點港區疏港鐵路規劃建設,結合實際向堆場、碼頭前沿延伸,實現鐵水聯運無縫銜接。


協調推動江海河聯運發展。高品質推進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構建國際一流的江海河聯運樞紐港、航運服務基地和國際大宗商品儲運加工交易基地。依託長江南京以下12.5 米深水航道,優化整合長江南京以下江海聯運港區佈局和功能,推進南京區域性航運中心建設。有序推動南通通州灣港區江海航運發展,構建分工協作、運轉高效的幹散貨江海聯運系統和集裝箱、幹散貨江海直達系統。加強安徽、江蘇沿江港口江海直達、江海聯運相關碼頭技術改造和錨地建設,有序整合蕪湖、馬鞍山港口資源,提升江海聯運中轉功能。加快建設連雲港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淮河出海通道。加強內河高等級航道網建設,推動長江淮河干流、京杭大運河和浙北高等級航道網集裝箱運輸通道建設,提高集裝箱水水聯運比重。

協同提升航運服務功能。大力發展航運金融、航運信息、航運交易、海事仲裁等現代高端航運服務業,全面提升全球航運資源組織配置能力。依託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提升拓展全球樞紐港功能,在沿海捎帶、國際船舶登記等方面加強探索,提高對國際航線、貨物資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進一步完善啟運港退稅相關政策,優化監管流程,擴大中資方便旗船沿海捎帶政策實施效果,依託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研究在對等原則下外籍國際航行船 舶開展以洋山港為國際中轉港的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業務。


專欄七:長三角地區港航一體化重點工程


加快推進小洋山北側開發建設(含集裝箱江海聯運碼頭工程等),實施溫州港樂清灣港區C區一期工程、太倉港區集裝箱四期工程、連雲港港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配套碼頭工程、徐圩港區一港池二期工程、二港池多用途泊位一期工程、南通港通海港區碼頭一期工程、南通港通州灣港區碼頭及配套工程、洋口港區LNG專用碼頭工程、上海第二液化天然氣站等項目。

實施連雲港港30萬噸級航道二期工程、南通港通州灣港區網倉洪和小廟洪進港航道工程、鹽城港響水港區灌河口5萬噸級航道工程等沿海港口進港航道工程。

又一重磅規劃!事關徐州!

長三角地區軌道交通網規劃示意圖

又一重磅規劃!事關徐州!

長三角地區高速公路規劃示意圖

又一重磅規劃!事關徐州!

長三角地區內河高等級航道和港口規劃示意圖

又一重磅規劃!事關徐州!

長三角地區機場規劃示意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