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頭條|莒縣啟動“攻山頭”模式打響六場攻堅戰

黨報頭條|莒縣啟動“攻山頭”模式打響六場攻堅戰

全力落實規定動作 創新創優自選動作

莒縣啟動“攻山頭”模式打響六場攻堅戰

主流日照訊 春潮湧動處,發展奮進時。隨著攻堅突破的號角吹響,莒縣正以集中力量“攻山頭”的勁勢同時間賽跑、與困難較量,實幹擔當、創新作為,堅決把疫情造成的時間損失、工作損失、發展損失奪回來,加快實現“一強三名”奮鬥目標。

翻看莒縣去年的改革“成績單”,亮點頻現:圓滿完成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6項省級以上試點,新爭引國家級試點6項、省級試點23項,入選市“創新種子”35項,數量均居全市第一。全省“破難行動”現場會等5個省級以上現場會在莒縣召開,18個單位在省級以上會議上介紹了莒縣經驗。“一次辦好”改革在全市率先實施,全領域無差別“一窗受理”“一鏈辦理”等做法被國務院辦公廳推廣。財政績效管理改革在財政部組織的縣級綜合評價中,居全國第三、全省第一,獲得中央獎勵資金1000萬元。

按照中央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部署,莒縣在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把“攻堅突破年”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各個領域、各個行業,迅速掀起攻堅突破新熱潮。在全縣層面,深化改革、高質量雙招雙引、振興工業、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保障改善民生六場攻堅戰迅速打響。

圍繞貫徹省“九大改革攻堅行動”、市“9+3”攻堅行動,莒縣確定了“9+5”改革攻堅任務。在堅決落實規定動作方面,莒縣著力深化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流程再造改革、人才制度改革、科教改革、財稅金融改革、資源環境領域改革、企業改革、開放倒逼改革、優化法治環境改革。創新創優自選動作方面,著力深化精緻城市管理改革、文化旅遊改革、“擁河發展”改革、開發區改革、土地增減掛鉤改革。要求各鄉鎮街道、縣直各部門單位,圍繞“9+5”改革攻堅任務,立足各自實際,研究確定2—3項改革攻堅任務,集中力量、重點突破。

按照“四個一批”要求,聚焦“準、專、快”,迅速掀起雙招雙引新熱潮。策劃“準”,圍繞升級傳統產業、壯大新興產業,拿出“拆解八千個零部件”的專業精神,繪製好“產業地圖”“人才地圖”,為招引提供精準導航。招引“專”,抓好專業招商、以商招商、產業招商,圍繞目標產業、目標企業、目標人才,提前下足功夫,做到有的放矢,確保招引成功率。對優質項目,算大賬,敢於拍板,確保落地。堅持全民抓信息、專業抓推進,用好“毋忘在莒”發展大會、“招商引資引薦人”獎勵等機制,更大力度推動莒商迴歸。建設“快”,堅持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幹,為投資商提供“專業化+店小二”服務,千方百計快落地、快建設,讓項目早建成、投資商早賺錢。對17項省市級重點項目、百項縣級重點項目,全面落實包靠責任和服務專員制度,按下項目建設“快進鍵”。

扭住新舊動能轉換“牛鼻子”,加快構建“5+4”產業生態圈。培育壯大主導產業,實施補鏈、延鏈、強鏈工程,對綠色化工、高端裝備製造、高端塑料、現代服裝、食品加工“五大傳統產業”, 重點抓轉型升級,實現“老樹發新芽”;對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新興產業”,重點抓培育發展,儘快膨脹規模,形成產業優勢。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實施智能化技改三年行動,重點抓好25個技改項目,加快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推動數字賦能,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全力推進企業“上雲用雲”,年內建成5G基站166處。做大骨幹企業集群,開展“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實施企業梯次培育計劃,評選新十大企業集團、“四新經濟”企業4×10強、傳統產業企業20強、外貿企業10強和成長型中小微企業100家,分類出臺扶持政策,構築5級“強企方陣”。

深化全域城鎮化理念,按照老城做文化、新城現代化、鄉鎮特色化思路,全面啟動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加快建設精緻城市。精緻建設,莒國古城年內完成主體,同步推進文創設計、管理運營、業態招商,加快古城周邊外立面改造、環古城商圈建設,確保2021年建成開城。沭東新城加快推進總投資115億元的17個重點項目,年內全民健身中心、沭東綜合體、二中新校區等項目建成啟用,打造現代化精緻新城。精細管理,大力推進城市管理模式創新,抓好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加快建設“城市大腦”,用數字化賦能精細化管理。建設綠道慢行系統12條,回遷棚改居民1萬戶,改造老舊小區66個6459戶,打通北壇路、文成路、廣場西路等“斷點路”12條,努力讓城市更宜居、更包容、更具人文關懷。

堅定扛起農業大縣責任擔當,奮力趟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莒縣路徑。強化產業支撐,加快《“擁河發展”行動規劃》落地,用好扶持政策,實施鮮切花產業提升三年行動,加快曲坊現代農業產業園、玫瑰產業研究院、順豐冷鏈物流等項目建設,打造江北最大的玫瑰鮮切花基地。加快青峰嶺湖區13個產業項目建設,爭創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叫響“一鎮一業”品牌,各鄉鎮立足資源、產業優勢,選準1—2個產業進行重點培育,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成規模、創品牌、提效益。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工程,做大縣域電商平臺,健全農村物流網絡,把莒縣的特色優質農產品賣向全國、銷往全球。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6月底前完成自查整改,9月底前完成全部產業扶貧項目。落實好“四個不摘”要求,建立相對貧困人口脫貧、返貧人口即時幫扶、扶貧資金資產長期收益等工作機制,堅決打贏全面小康收官戰。高質量辦好民生實事,今年集中力量辦好總投資10億元的16件為民辦實事項目。高質量推進縣域治理現代化,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新模式,推進黨建、警務、維穩、城管等各類網格“多網合一”,推廣“公心”善治、“黨員巷長”等做法,打造基層治理“智慧網絡”。

為確保攻堅戰打好、打贏、打出高質量,莒縣構建決策、執行、問效全流程工作“閉環”。對重要工作、重點項目,繼續實行指揮部作戰、專班推進。對“六場攻堅戰”分別建立工作專班,對“9+5”改革任務和16件為民辦實事項目分別設立工作小組,全部由縣領導掛帥,對照目標、責任、時限“三張清單”,逐項抓好落實。對全縣重要工作、重點項目,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做到“千斤重擔眾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把“六場攻堅戰”納入臺賬管理,跟蹤問效,月調度、季通報、全程評價。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惠雪燁 通訊員 張建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