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偉剛:履行社會責任要抱著一個開放的心態

孟偉剛:履行社會責任要抱著一個開放的心態

2018年12月,原浙江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孟偉剛退休了。他說,從1978年參軍開始,他正好經歷了改革開放40年。而這中間有將近一半時間,他和同事們持續做了一件與經營、與盈利無關的事:發起“利群陽光助學行動”,幫助追求夢想的寒門學子,至今已有18年。

2001年春末夏初,浙江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杭州捲菸廠計劃在杭州城站附近建歌德大酒店,準備拿出50萬用於奠基儀式。孟偉剛和同事們正在謀劃,用什麼形式來組織這個奠基儀式,想了很多方案,做了不同比較,最後大家有了一個共同的想法:要把這50萬元怎麼用得更有意義,不去做一個形式上的開工典禮,而是做一個回報社會的實際舉動。

那時正值高考期間,整個社會都在關注這樣一個狀況:有一群考上大學、品學兼優的孩子可能會因為家境貧寒無法支付大學學費。於是,“利群陽光助學行動”就這樣應運而生了,第一年,100名浙江的陽光學子因為這個項目走進了大學校門。

18年後,已經有18個省市陸續加入進來,受到資助的陽光學子已經接近50000人。說到初心,孟偉剛覺得,走上這條路,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由浙商總會公益慈善事業委員會出品、都市快報快公益策劃、浙江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支持的“浙商·責任之魅”系列訪談本期推出:

孟偉剛:履行社會責任要抱著一個開放的心態

本文大概

3731字

閱讀需要

6分鐘

孟偉剛:履行社會責任要抱著一個開放的心態

孟偉剛

原浙江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浙商總會公益慈善事業委員會首任輪值主席

孟偉剛:履行社會責任要抱著一個開放的心態

問:“陽光助學行動”這個公益項目的特點是什麼?

孟偉剛:公益,除了資助和受助兩者之間的關係外,還能夠逐步喚起社會的善意和愛心。陽光助學19年,中煙公司的角色,從“唯一”到“第一”到“之一”。

2001年,已經決定資助寒門學子的孟偉剛準備與一家媒體合作,一起找到這100個符合條件的應屆高考生。

正在此時,都市快報社也接到了很多讀者來電,反映他們自己的孩子或者周圍的孩子考上大學,但是家裡確實困難。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開始了這個項目的第一年。

推動公益項目的激發和喚醒功能,是孟偉剛決定和媒體合作的原因。19年裡,18個省市,每個地方都無一例外地有一家主流媒體和浙江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合作。

高考結束後,“陽光助學直通車”就穿梭在山路鄉間,記者走進陽光學子的家中,將他們在逆境中堅定成長的故事通過報端講給大家聽,使得寒門學子這個人群、陽光助學這個項目得到了更廣泛的社會關注。

什麼是“從‘唯一’到‘第一’到‘之一’”?孟偉剛說,項目剛啟動的前幾年,中煙公司是唯一的捐贈方;通過媒體的推廣、放大和啟發,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加入進來,開始的時候,中煙公司的捐贈量還是第一;現在,社會捐贈已經超過中煙公司了。

“這是我們非常樂意看到的結果,社會參與的力量多多益善。正是因為陽光助學行動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所以才能從浙江一個點的啟動,逐步在時間上經過了19年,在空間上擴展到18個省。”孟偉剛說。

孟偉剛:履行社會責任要抱著一個開放的心態

都市快報記者走訪陽光學子家庭

孟偉剛:履行社會責任要抱著一個開放的心態

問:在這樣一個長期的項目中,是否遇到過質疑?

孟偉剛:遇到一些問題,我們努力回答,不斷推動、促進、維護這個項目的健康發展。初期,我們的資助標準就遭到過質疑。

“利群陽光助學行動”的資助標準,是每個符合標準的陽光學子每人5000元,相當於大學首個學年的學費。項目初期,就有人提出這個問題:為什麼只給一學年的學費?為什麼不承包4年的學費。事實上,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很多社會捐贈就是解決陽光學子4年學費的。但中煙公司卻一直堅持5000元的標準。

關於這個問題,在項目設計之初,孟偉剛就有所考慮:“我們的定位,是幫人一時之難,長期的困難,還是要立足於自己的努力和奮鬥。”

孟偉剛見過很多需要資助的寒門學子,他們一路走到高考,以優良的成績被大學錄取,這種頑強的生存發展意識 和能力,永不言棄的可貴精神,並不是在媒體採訪時、在企業資助時那一天才有的。孟偉剛擔心,資助時的大包大攬,讓孩子們覺得可以完全依靠、甚至依賴的時候,反而消弱了這種精神,這就與中煙公司的本意不一致了。

“其實,他們就差臨門一腳。”孟偉剛持續關注著陽光學子,後面的學習生涯、生活來源怎麼解決?會不會進入大學之後再由於經濟問題出現輟學?

“五週年的時候,我們就進行了一次回訪,出了一本書,這樣的情況一個都沒有。這些同學非常努力,在完成學業的同時,通過勤工儉學,自己為自己去爭取學習的條件,其實把他內在的其他的潛能激發出來,我覺得這個才是我們整個社會共同努力推進的一種導向。”

孟偉剛:履行社會責任要抱著一個開放的心態

利群陽光助學行動十五週年感恩活動現場

孟偉剛:履行社會責任要抱著一個開放的心態

問:企業推動一個公益項目,就需要在正常經營外增加很大的工作量,在企業內部有沒有不一樣的聲音?公益項目對企業本身有沒有影響?

孟偉剛:從企業社會責任擔當的角度,我們去做這樣的一個公益項目有必然性。因為中煙公司的企業文化是“平和”,“在企業服務的同時,還能夠為社會做點事情”,這種想法是一致。更何況,我們還從陽光學子和社會資助者身上汲取了很多能量。

每年6月開始高考到9月開學前,中煙公司市場營銷等部門就異常忙碌,他們從聯繫十幾個省的媒體和公益慈善組織開始,到持續關注走訪情況、整理陽光學子名單,最後去全國各地參加學子報告會和助學金髮放儀式。這樣日常工作以外的馬不停蹄,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很辛苦,但沒有人說“不”。

堅持下去的動力是什麼?孟偉剛說,其實企業是有所回報的,就是精神,有陽光學子身處逆境永不放棄、始終充滿陽光的精神,也有社會愛心力量的無私奉獻精神。“物質上,是我們能幫助了他們,在精神上,是他們幫助了我們。”

孟偉剛曾經收到過一份禮物,是山東一名陽光學子寄來的——一包家裡種的花生,讓他念念不忘,告訴過很多人。還有很多曾經鼓舞過他們的陽光學子故事,孟偉剛娓娓道來。

故事的主角是個女孩。她現在創業成功,成了女企業家,也是當地的政協委員。女孩身在一個非常貧寒的農村家庭,父母都是殘疾人,家徒四壁。高中的時候,英語外教老師非常好奇,是什麼樣的家庭培養出了這樣一個優秀、機靈的女孩,想要去村裡家訪。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家裡這種情況,可能會婉言推辭,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這個女孩沒有一點自卑感,非常坦然地說:“歡迎!“她馬上打電話到村裡,告訴爸媽週末老師要去家裡,家長還有些緊張,不知道該怎麼接待客人。女孩說:“別緊張, 整理一下就可以了。”那個週末,女孩大方地向老師介紹了自己的父母,外教老師沒有想到,女孩的家境和她的陽光,形成了如此大的反差。

孟偉剛說,這個故事讓他感受到了“自信”。他覺得,這種真正發自內心的自信,是中國、是中國人在復興道路上需要的一種心態,即使中國目前的發展仍然不充分、不平均,“我們都要有這樣一種自信,有困難有不足的地方,要努力去改變,而不是嫌棄”。

在19年裡,這樣的故事太多了。孟偉剛還見過積極參與進來的企業家、拿出自己退休工資的老教師,這些社會的溫暖和正能量是這個項目持續發展的動力之一。

孟偉剛:履行社會責任要抱著一個開放的心態

一位退休教師將助學金送給陽光學子

孟偉剛:履行社會責任要抱著一個開放的心態

問:19年來,已經有50000名陽光學子,遍佈在全球各地、各個行業,您覺得能不能通過他們把力量延續下去?

孟偉剛:

現在,已經有陽光學子以各種方式回到陽光助學行動中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基礎,就是感恩。

50000名陽光學子,大多數已經畢業走進社會,他們有的成為企業家,有的進入政府部門,有的在各行各業成為頂樑柱。每年夏天,孟偉剛和同事們到各地參與活動,幾乎都會看到往屆陽光學子的身影,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到公益中來。他們有的已經有了一定經濟實力,就直接捐款幫助學弟學妹;有的就做志願者,參與走訪、發放等各種環節,以各種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再一次回報社會。

孟偉剛上面講述的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如此,她不僅捐錢,還帶著自己的員工一起做公益。不管是“陽光助學”十五週年,還是好幾年助學金髮放儀式,她都積極來當主持人,成為陽光學子最好的榜樣。

孟偉剛說,陽光學子有共同的感恩的基礎,這和中煙公司做公益“幫人,還要激發其自身努力”的定位是分不開的。所以,讓50000名陽光學子將這個項目的力量延續下去,是完全行得通的。

“實際上,他們的奮鬥經歷、勵志故事、精神風貌,通過媒體傳播出來,感染了一批人,我覺得這個已經遠遠超越了助學活動企業出資助學的這樣形式,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正能量的傳播者。”

孟偉剛:履行社會責任要抱著一個開放的心態

利群陽光助學行動歷年海報

浙商責任價值觀

孟偉剛:履行社會責任要抱著一個開放的心態

孟偉剛(右)接受都市快報副總編姜賢正(左)採訪

問:您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什麼?

孟偉剛:我們把企業叫“企業法人”,其實企業也像人一樣,有它的性格,是一個人格化的存在,它生於這個社會,就客觀地需要對這個社會負責。

企業社會責任是一個大概念,它和這個社會是友好的,比如不能汙染環境,需要做好自己的汙染物處理;要關注社會的弱勢群體,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核心價值去幫助他們;參與精準扶貧,比如我們在一些原料產區,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產業合作的投資。

一個企業的規模再大、效益再好,對於整個社會的飛速發展是杯水車薪。關於企業社會責任,我感受最深的是,一定要形成一個多方參與的平臺,讓社會本來所具有的愛心和善意能夠有所合適的表達,才能有更大的影響力。

問:您認為如何處理公益和商業的關係?

孟偉剛:儘管每年各個合作媒體有大量版面報道陽光學子的故事,中煙公司的企業宣傳卻很純粹,即使是在項目初期,媒體廣告還沒有那麼嚴苛的時候,也幾乎沒有對品牌本身的宣傳;2018年,我們的資助金額不變,但拿掉了“利群”的冠名,有一些省份是其他愛心企業來冠名,我們也很歡迎。

我覺得,企業的社會公益和企業的經營功利要分開。企業要講競爭,要完成經營績效和考核,員工有經濟訴求,這些都在企業經營的範疇裡去運作;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參與公益活動,就要專注於公益,不要把兩者參雜在一起。要不然,各個合作方就會找不到方向,找不到主題。

問: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國企與民企有什麼不同之處?

孟偉剛:浙商企業家群體,是非常優秀、非常特殊的一種力量,他們經濟規模大小不一樣,關注方向不一樣,但是有一個共同的意識和決心,就是關注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公益。

中煙公司作為一家國企,除了經營當中依法納稅外,我們的經營利潤也全部由國家掌控,用於國家和社會運行的方方面面。國企拿出一部分錢來做公益,更多的是為國家發現一些社會痛點,承擔一些具體的社會關注,當然也需要我們用心的投入。

民營企業的收益是民營企業家的,從這點上來說,他們是真正拿出自己的資產履行社會責任、參與慈善事業,他們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覺得,我們要更好地向民營企業家學習。

問:您怎麼理解企業家的擔當精神?

孟偉剛:我們不要去看這個企業掙了多少錢,企業家的身價有多少,每個企業的健康發展,其實都會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

浙商總會鄭宇民秘書長曾經說過,要使得企業家把社會責任的擔當、公益慈善的投入,作為企業和企業家的生存狀態。這是鄭秘書長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定位。如果每一個企業、企業家都以此作為生存狀態,社會發展就會更加美好。

- END -

本文內容根據都市快報副總編姜賢正對原浙江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浙商總會公益慈善事業委員會首任輪值主席孟偉剛

的訪談整理而成,“浙商·責任之魅:從價值觀到方法論”系列訪談視頻節目將在近期陸續推出,敬請期待!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孟偉剛:履行社會責任要抱著一個開放的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