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知道安祿山要反了只有唐玄宗執迷不悟

誰都知道安祿山要反了只有唐玄宗執迷不悟

他是楊玉環的遠房堂兄(共曾祖父),本名楊釗。父親是個小官,母親是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妹妹,自己則是酒鬼,賭棍和這個傢伙出身既卑微,品行又不佳,變成不惑之年也沒能混出名堂,只好娶了個從良的妓女,湊湊合合在成都過日子。[38]


誰都沒想到,此人也會時來運轉。


不過,楊國忠的鹹魚翻身和飛黃騰達,倒不完全是沾了楊家姐妹的光。他最初引起玄宗注意,其實是靠了自己的拿手好戲-賭。當時,宮中流行一種名叫樗蒲(讀如初葡)的遊戲。玄宗自認為天下無敵,國忠更是精於此道,結果兩人棋逢對手,讓皇帝陛下龍顏大悅。


當然,楊國忠能夠進宮,是靠了楊家姐妹的推薦。


以後,此人雖然一路攀升,兼職也非常之多,為帝國理財卻始終是他的主要任務。後來,此人雖然一路攀升,兼職也非常之多,為帝國理財卻始終是他的主要任務。


事實證明,楊國忠比他的前任宇文融,裴耀卿等人更能幹也可以解決。他甚至一勞永逸地解決了中央庫藏不足的問題,讓好大喜功和揮霍無度的皇帝可以大手大腳。應其請求賜名國忠,意思是國之忠臣。


這時,就連李林甫也奈何不得了。


李林甫與楊國忠的關係,經歷了一個從狼狽為奸到反目為仇的過程,變化的原因當然是楊國忠的權力和野心都越來越大,勢必與李林甫一決雌雄。天寶九載(750)四月,楊之後,楊國忠又斷其右臂,戶部侍郎王鉷(讀如洪)被賜自盡。最後,當李林甫抓住機會絕地反擊時,老天爺叫走了他。


據說,李林甫臨終前,楊國忠曾前往相府探望,誠惶誠恐拜於床下。一生的賢怒嫉妒能消除異己的李林甫,則淚流滿面地託以後事。但這些都是無關用的。[39]玄宗皇帝也翻臉不認人,下令打開棺材,奪走了所有的陪葬品。[39]老政客屍骨未寒,就被楊國忠誣以謀反。


當然,楊國忠也如願以償,成為首相。


安祿山卻不幹了。


節度三鎮爵封郡王的安祿山,一生只怕一個人,那就是李林甫。而且,他對李林甫是由衷地畏懼和敬佩,心悅誠服地自認為不是對手,以至於每次線人從長安歸來,他問的第一句話都是:十郎(李林甫)怎麼說我?


所以,李林甫在位時,安祿山是不敢妄自尊大,更不敢輕舉妄動的。在他眼裡,李林甫才是帝國的頂樑柱,唐玄宗則不過是坐在屋頂看風景的老頭子。儘管那風景確實“這邊獨好”,但沒了李林甫,就會“落葉滿長安”。


實際上,由於多次進京,安祿山早已將帝國的底細打探得一清二楚。那可真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皇帝懶惰,官員欺瞞,中央軍久違沙場,當權派紙醉金迷。本應用於通報政務軍情的特快專遞,送來的竟是貴妃娘娘的荔枝。就連楊國忠這種靠裙帶關係上位的小混混,也居然成為首相。如此腐朽不堪的政權,還有存在的合理性嗎?


安祿山嗤之以鼻。[40]


楊國忠也咬牙切齒。因為那個每次見到李林甫,即便在寒冬臘月也會汗流浹背的安祿山,居然根本就不把自己放在眼裡。於是,楊國忠一有機會就說安祿山要謀反。他甚至對唐玄宗說,請陛下召安祿山進京,他肯定不敢來。


結果,安祿山一叫就來。


天寶十三載(754)正月初四,安祿山在華清宮最後一次見到了玄宗。他泣不成聲地說:臣本胡人,不認識字,賴陛下恩寵才有今天,現在可是要死在楊國忠手上了。


玄宗的反應跟那些心腸柔軟的慈祥老人沒有兩樣。他看著安祿山好不容易才跪倒在地的肥胖身體,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可憐模樣,不禁有些心酸,便賞賜了一大筆錢,還準備給他增加特任宰相的頭銜,只不過又被楊國忠阻止。


陛下覺得很抱歉。

誰都知道安祿山要反了只有唐玄宗執迷不悟

唐代陶質彩繪獵騎胡俑,陝西曆史博物館藏。安祿山所轄三鎮有近二十萬兵力,其中不少是胡人騎兵。


安祿山卻心中竊喜。遠在范陽的他,對於“列席國務會議”之類的虛銜沒有興趣,皇帝的歉意卻能換來實惠。這些實惠包括兼領閒廄、群牧和牧總監的職務,以及一大把空白委任狀。靠著前者,他暗中挑選了數千匹好馬藏起來;靠著後者,他收買了成百上千的邊防軍將士。


賺得滿盆滿罐的安祿山深知長安不可久留,便在三月一日向玄宗辭行。儘管臨行前皇帝將御衣披在他身上,也儘管高力士奉命將他送出京城,安祿山仍然有如驚弓之鳥,絲毫不敢掉以輕心。他乘坐的船隻十五里一換,晝夜兼程,日行數百里,差不多是一口氣就趕回了范陽。


這時,幾乎誰都知道安祿山要反了。[41]


只有唐玄宗執迷不悟。他把所有的跡象都歸結為楊國忠與安祿山的矛盾,並認為這總比結黨為好,卻沒想到這不和的兩人,一個集中了行政、人事和財政的權力,另一個則是最有力量的邊將,他們的對抗必將導致帝國的分裂。


楊國忠也不放棄努力。第二年二月,安祿山派他的副將進京,提出要把節度區的漢族將領換成胡人。楊國忠和他的副手一致認為這是安祿山意在謀反的鐵證,皇帝卻再一次滿足了那傢伙的要求。兩位宰相只好提出,召安祿山入朝擔任國務委員,同時將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的節度使換為忠誠可靠的漢人,這樣就既保全了安祿山,也保全了帝國。


應該說,楊國忠的這個主意並不錯。唐玄宗卻在同意之後又反悔,派了一個宦官去范陽送禮。安祿山當然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便率領部下表演了一出出大表忠心的好戲。更重要的是,他讓皇帝的這個家奴不虛此行,滿載而歸。


吃飽喝足錢包鼓鼓的宦官就像得了糖果的灶王爺,當真上天言好事。玄宗皇帝則對兩位宰相說:安祿山的一片忠心毋庸置疑,朕還要靠他抵禦外敵保衛北疆。現在,朕親自為他作保,任何人都不得再以此類的妄言來煩朕。[42]


楊國忠只好自己去收集證據。他瞞著皇帝,秘密逮捕並殺害了安祿山的線人。安祿山當然馬上就知道了。因為他留在長安的長子安慶宗,既是人質也是臥底。這時,滿腔憤怒又惶恐不安的他,除了加快謀反步伐也別無選擇。[43]


所謂“楊國忠逼反安祿山”,這是證據之一。[44]


現在已經無法準確判斷,安祿山究竟是被逼反,還是被“催反”。但,此人與朝廷離心離德已毋庸置疑。他甚至在天寶十四載(755)七月提出一項奇怪的動議,要派二十二個番將率領六千射手入京,理由是獻馬三千匹。


這一次就連玄宗皇帝也感到蹊蹺,他又派了一個宦官去范陽,邀請安祿山來華清池泡溫泉。安祿山大大咧咧地坐在胡床上接見了來人。他說:聖上可好?馬不獻也罷。請你回去告訴陛下,我準定在十月份前往京師。


然後,就再也不予理睬。


使者夾著尾巴回到了長安,連裝模作樣謝恩的表章都沒能帶回一封。看來,這個宦官在范陽受盡委屈,以至於見到玄宗時竟心有餘悸地說:奴才差一點就見不著大家。[45]


大家,是唐代宦官對皇帝的稱呼。


安祿山也沒有再去長安朝拜玄宗,而是在這年的十一月揮師南下,向當時世界上的三大帝國之一發起挑戰。公開亮出的口號,則是誅殺禍國殃民的奸相楊國忠。


安史之亂終於爆發。


[38]本節所述楊國忠事蹟,如無另注,均見兩《唐書》之楊國忠傳。


[39]見兩《唐書》之李林甫傳,《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六天寶十一載十月條、十二載正月條。


[40]見《新唐書·安祿山傳》。


[41]以上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六天寶十二載五月條,卷二百一十七天寶十三載正月條、三月條。


[42]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天寶十四載二月條。


[43]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天寶十四載四月條。


[44]司馬光等人認為,安祿山原本打算在唐玄宗駕崩之後謀反的,但被楊國忠的步步緊逼提前了行動。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天寶十四載十月條。


[45]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天寶十四載七月條。

誰都知道安祿山要反了只有唐玄宗執迷不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