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度一套 全面有效的 服裝企業管理制度?


企業經營和管理講究合理化:時間的合理化,不是越快越好,規定的動作要做到位,就不能一味強調快;利潤的合理化,而非利潤最大化。“如果下游沒有合理的利潤,他們死了我們就活不了。”產業鏈的供應商和廠家是一對共生關係,尤其供應商的產品是主產品的一個有機部分,如給你公司提供信息系統的軟件公司,如果他垮了,你的信息系統怎麼辦,所以,讓他們有合理的利潤就是廠家必須考慮的問題。

在管理上,中國很多服裝廠的管理,很多是家族式的管理,也就是中國人最喜愛的人性化管理,不是說這種管理不好,但假如一個工廠或企業大了以後,你會發現沒有規章制度這個時候是萬萬不行的,很多人與人之間十分鐘能解決的事情,最後弄的一個月都解決不了(這也是成本),假如你的規章制度不是開廠設立,到企業發展壯大以後再去設立,你也會發現很多老員工,老功丞會不習慣,他們會有意見,所以如何儘早盡完善的建立一套系統管理工廠至關重要。

什麼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一連串的“ know how”( 訣竅)集合。企業管理的訣竅看不見摸不著,它依附在每一位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普通員工的身上,是別人奪不走的優勢。

中國企業喜歡採取直線職能制,總部下面是各個職能部門,母公司下有若干子公司。這一設計的弊端在於,企業各種制度均由各職能部門自己制定,比如財務部制訂財務制度、人事部制訂人事制度,每個職能部門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而且,每個職能部門都力圖擴大自己的權力和利益,結果就是職能設計交叉重複、多頭管理、矛盾衝突,這是目前國內企業的通病。

我最近看到一家臺灣企業管理架構很有參考意義,他最大的特點是雙層架構:

第一層叫總經理室,由 15個機構組成,叫做專業事務幕僚,第二層架構由總管理處直接設立了各個職能部門,也是 15個,叫共同事務幕僚。為什麼要設雙層架構 ?它是這麼考慮的,總管理處內設總經理室,下設 15個職能部門,負責企業制度的制定和制度執行的監督,以及制度的改善和完善,稱為“後臺”;而總管理處下設 15個部門,負責制度的執行,相當於國內企業的各個職能部門,可稱“前臺”。兩層架構的本質在哪兒 ?把“前臺”與“後臺”分開,裁判員與運動員分開;立法與執法分開。統一制訂制度,對制度的整理合理性負責,對整體目標負責,避免部門立規、利益衝突,減少內耗和管理成本,前臺和後臺的職責分工非常明確,這也就是這家臺灣企業管理架構的最大意義。

下面附上一套服裝廠企業管理制度,供同業們參考:

服裝設計開發控制辦法

(一)設計開發策劃設計部根據業務部下發的《服裝效果圖申請表》,編制《設計開發計劃書》,經設計部負責人審核、總經理或其授權人批准後實施。

(二)設計開發輸入根據《設計開發計劃書》的分工,由各階段負責人開始收集或整理有關資料,如收集相關的產品技術標準、相關的法律法規等,設計師負責整理彙總形成《設計開發輸入一覽表》,經設計部負責人確認輸入的內容是否清晰、完整,嚴禁存在模糊的內容。

(三)設計開發輸出

1.根據《設計開發計劃書》劃分的階段以及《設計開發輸入一覽表》,將各階段的輸出結果由各階段負責人進行彙總整理,形成《設計開發輸出一覽表》,經設計部負責人確認後歸檔保存。

2.設計師根據《服裝效果圖申請表》的要求製作圖紙,編制物料清單,提供採購的輸入信息。

(四)設計開發評審

1.根據《設計開發計劃書》的階段劃分,對設計開發的輸出結果(效果圖)經階段負責人審核後,由設計部負責人批准,必要時由設計部負責人組織相關職能部門或外聘專家進行會議討論,評審是否滿足該階段設計輸入的要求,評審的參與者必須包括該階段的設計開發負責人或其成員。

2.評審的方式可以採取開會討論形式,也可以採取相關人員審核傳閱等方式,確保設計開發輸出滿足開發設計輸入的要求。

3.對於評審所發現的問題或意見,由該階段的設計參與人員負責記錄整理,形成《設計開發評審記錄》,經設計部負責人確認後執行評審意見。

(五)設計開發驗證

1.根據《設計開發計劃書》的階段劃分,針對設計開發評審結果由設計部負責人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如業務部、技術部)一起驗證,驗證結果由設計部負責人負責整理,形成設計開發驗證記錄。

2.對於製作的圖紙在必要時也可以委託客戶驗證,業務部負責跟蹤驗證結果並及時反饋給設計部,客戶驗證結果後直接在圖紙上簽名或加蓋公章表示認可。

(六)設計開發確認

1.對於通過設計開發驗證確認的圖紙,由設計部負責將“工藝單”送至厂部製作紙板和樣衣(必要時),若需要採購相應的材料可執行《採購控制程序》和“物料清單”的有關規定。

2.厂部板房根據設計部的要求進行打板,製作產前板,經板房負責人批准後作為製作樣衣的技術依據。

3.厂部生產車間根據產前板及設計部的技術要求製作樣衣,經厂部品管檢驗合格後,轉交業務部交給客戶確認,客戶應在樣衣上簽名或加蓋公章表示認可通過,檢驗不合格的樣衣應依據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4.樣衣確認通過後,厂部要根據“工藝單”進行生產。

(七)設計開發更改

1.對於設計開發評審、驗證、確認所引起的設計開發的更改,由當時評審記錄人進行整理,形成修改記錄,經設計部負責人審核、設計部負責人批准,下發給相應的階段負責人進行更改。

2.對於更改後的結果重新依據上述規定進行評審、驗證和確認。

裁剪工序質量管理辦法

(一)總體要求投產前,裁剪工應嚴格執行“五核對”、“八不裁”要求,嚴格按照技術操作規程,把好裁片質量關。

(二)“五核對”

1.核對合同編號、款式、規格、批號、數量、型號和工藝單。

2.核對原輔料等級、花型、倒順、正反、門幅和數量。

3.核對樣板數量是否齊全。

4.核對原、輔料定額和排料圖是否齊全。

5.核對輔料層數和要求是否符合技術文件(標準)。

(三)“八不裁”

1.輔料沒有試驗縮率的不裁。

2.原、輔料等級檔次不符合的不裁。

3.原料緯斜超規定的不裁。

4.樣板規格不準確或組合部位不合理的不裁。

5.色差、疵點、汙、殘超過規定的不裁。

6.樣板不齊的不裁。

7.定額不明確、門幅不符或超定額的不裁。

8.技術要求和工藝規定沒有交代清楚的不裁。

(四)嚴格執行八項技術操作規程

1.嚴格執行順毛、順色、順光作為正面的規定。

2.嚴格執行拼接規定。

3.嚴格執行互借範圍規定。

4.嚴格執行色差、疵點範圍規定。

5.嚴格按工藝規定執行對條、對格規定。

6.嚴格執行輔料、排料、節料、開刀、定位和編號的技術規定。

7.嚴格執行電刀、電剪等工具設備的安全操作規定。

8.嚴格執行文明生產規定。

縫紉工序質量管理辦法縫紉工要嚴格執行以下技術操作規定。

1.嚴格執行各部位推、歸、拔、定型和熨燙的技術規定。

2.嚴格執行各部位縫頭大小的規定。

3.嚴格執行明針碼、暗針碼的規定。

4.嚴格執行有關部位的對稱和互差規定。

5.嚴格執行對條、對格的規定。

6.嚴格掌握各部位色差、疵點的安放規定。

7.嚴格執行有關繡花、鑲嵌、強補的規定。

8.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9.嚴格執行文明生產規定。

不合格品控制辦法

1.不合格品的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