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山西美食


舌尖上的山西美食

觀點如潮水逆流 唯獨心聲不息

文 |Ada


大概是三年前,我對山西飲食尚無過多的情感,大有一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後知後覺。離開家鄉到外地求學之後,才發現所謂鄉愁最直接的表現便是對家鄉味道的眷戀。不愛吃麵的我竟也開始懷念媽媽做的手擀麵,每次回山西都要去順溜削麵大快朵頤;以前一直覺得吃醋是外地人對山西人的刻板印象,現在每次吃熱乾麵要倒半瓶醋。近鄉情怯,離鄉情濃,每個地方都有獨屬於自己的味道,聊以慰藉離家遊子的鄉愁。


舌尖上的山西美食


我始終覺得飲食跟地域文化和民風民俗的聯繫是最緊密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山西人民孕育出的食物難免也帶著一絲黃土高原的“土氣”,似乎難以躋身燈紅酒綠之中。也正因為如此,愈發顯現出其可貴之處,在中華民族黃河文明的發源地上,淳樸勤勞的人們將平凡的麵食做出了百般花樣,用土生土長的山藥蛋做出了各色菜品,這就是他們對生活的善意和溫柔敦厚的撫慰。山西人的質樸從山藥蛋裡可窺一斑。山西飲食文化紮根在這片可以說是貧瘠的土地,也濃縮著這片土地的魂魄和生機。


山西最富盛名的便是麵食了,山西境內平原少,蔬菜無法大規模種植,但其溫帶氣候和此起彼伏的地形適合各種穀物作物的種植,山西人面食的飲食習慣由此水到渠成。傳說山西面食的做法有108種,“好面”和雜糧各分得半壁天下。在我的飲食習慣中,莜麵和玉米麵的存在感在雜糧裡最高。莜麵栲栳栳,莜麵魚魚,玉米麵窩窩頭都是我的最愛,粗糧細作的執著是山西人與貧瘠的自然環境抗爭的結果。將普普通通的麵粉做成刀削麵、抿尖兒、餄餎、拌湯、不爛子、脂油餅、泡泡油糕、灌腸、碗託、稍梅、燜面、太谷餅、孟封餅、煮餅、花饃等等則是山西人的創造和智慧。其實不僅是山西,全國各地很多地方的食物都是用最樸素的食材做出令人驚豔的美食,這是全體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讓人莫名其妙又真實地被感動。我常常跟朋友說,我們要好好愛這個世界,單從食物這一趴來說,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們的祖先一直對生活懷有最大的善意和期盼,在追求美好的路上孜孜不倦,所以我們也要對生活充滿希望和敬畏。


舌尖上的山西美食


除卻麵食,山西菜對土豆也十分鐘愛。我跟喬妹常去的一家雁北粗糧館,曾跟幾個朋友去吃飯,一不小心點了四五個土豆做成的菜,炸的、燉的、土豆泥,土豆條,土豆和麵做成的筋道主食…上菜之後大家面面相覷,打趣著吃完了一頓土豆宴。也是在雁北的經歷,讓我注意到山西人對土豆的感情。山西的文學流派也被稱為“山藥蛋派”,土生土長的山藥蛋,土生土長的山西人,可見山西人對土豆的熱衷,亦或說山西人與土豆之間的愛恨糾葛。山西人跟山藥蛋一樣,不曾遺忘我們精神上的根。


舌尖上的山西美食


山西菜的存在感無法跟幾大菜系相比,但每一道似乎都有其獨特的地域性。其中的一味靈魂就是山西陳醋。從一篇論文裡看過的數據統計顯示,山西人均食醋量在10斤以上,居全國之最。在山西菜一番的樓裡,過油肉已經壓倒性地獲取了頭牌。我曾經在太原衛視看過一個美食欄目,剛好在教做山西正宗過油肉,陳醋就是過油肉在眾多相似菜品中拔得頭籌的制勝法寶。在山西的飯館裡,大都有糖醋丸子這道菜,酸甜口,丸子本身並不驚豔,外面裹著的混合著山西老陳醋的醬汁則把這道菜酸、甜、糯的風味凸顯。對於麵食來說,老陳醋更是提鮮解膩的佳品。在山西的飲食文化裡,老陳醋毫無疑問佔有一席之地。


舌尖上的山西美食


真正的山西菜是要置身於這片古老的天地,懷著樸素的心情咀嚼洋溢著粗糙的美感的食物。這是一種精神與物質上的雙重慰藉。這篇文章我本想介紹山西菜的各式菜品和口味,卻總離不開這片土地的文化滋養,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食物的歸宿或許與口味無關,而在於拉近食客與土地的靈魂距離。


- End -


舌尖上的山西美食

舌尖上的山西美食


■ 編輯排版|Jay,好想愛這個世界阿!

■ 圖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