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冬至陽生春又來

寒氣已極,故曰冬至.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我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冬至餃子是重頭戲,"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冬至|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大如年 餃子不等閒

“捏凍耳朵”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還鄉時適逢大雪紛飛,寒風刺骨。他看見鄉親們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非常難過,就叫弟子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裡煮熟,施捨給百姓。鄉親們服食後,耳朵都治好了。

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吃餃子的習俗,還出現了“不吃餃子掉耳朵”的說法。

冬至|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此後,白天慢慢變長。因此,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古時也喻意新生命的開始。冬至一到,開始“數九”,天氣更加寒冷。

冬至|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冬至|冬至陽生春又來


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麋角解: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水泉動: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冬至|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過後,天氣更加寒冷,保暖非常重要。我國中醫學認為“天人相應”,冬至到小寒、大寒的這段時間,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在此期間應注意養生“冬藏”。

冬至|冬至陽生春又來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防寒保暖,動中求靜.

冬至|冬至陽生春又來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冬至雪落,寒意脈脈。天各一方,山遙水闊。

冬至|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來無盡長夜,雪覆三尺深寒.歲月赴湯蹈火,溫情只增不減.

冬至|冬至陽生春又來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

又來.冬已至,春天不會

太遠.所以快樂一點,人間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