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焦慮症常見診治誤區

焦慮症又被稱作焦慮性神經症,屬於神經疾病的一種,對於沒有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的事情,出現緊張、害怕、不安等。進而會導致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伴隨著出汗多、尿頻、手抖、腿抖等。這些屬於慢性焦慮的表現。

而就分類來說,還有急性焦慮,這類人群在平時與正常人並無差異,但是,當焦慮症出現的時候,會表現出極其恐懼的一面,甚至出現了呼吸困難,在發作時,意識變得非常模糊。

這些年來,很多問題在治療中不斷出現,特別是一些與焦慮有關的錯誤的假設、態度和習慣,這些錯誤阻礙了進步和成功。


解讀焦慮症常見診治誤區


下面是一些對焦慮症常見的誤區解讀:

常見誤區一:

我被確診為“焦慮症”,醫生說至少吃一年抗抑鬱藥物就可以了,那我堅持自己服藥,反正醫院複診也只是開藥?

事實上:患者到醫院就診並不是簡單的取藥,醫生會根據患者好轉的速度或程度來給出最新的治療方案,這個最新的治療方案可能與上次就診時一模一樣,也可能調整藥物劑量,也可能完全調整藥物方案。所以,切忌患者自行購買藥物或者只到醫院取藥而不反饋自己的狀態給醫生聽。


常見誤區二:

一旦焦慮症的臨床症狀改善,就只會越來越好?

事實上:在用藥過程中,焦慮症患者的臨床症狀是可能波動的,表現為時好時壞,尤其是在患者接受抗抑鬱藥物治療的早期或減藥過程中。當然,患者服藥期間偶爾出現一些小波動不需要太緊張,如果症狀變化較大或持續時間較長,建議到醫院找醫師複診,由醫師根據患者的情況看是否需要調整藥物劑量或藥物治療方案。


常見誤區三:

我被確診為“焦慮症”,為什麼服用抗抑鬱藥物?

事實上:抗焦慮藥物包括苯二氮卓類安眠藥(奧沙西泮、勞拉西泮、艾司唑侖等)和5-HT1A受體部分激動劑(丁螺環酮、坦度螺酮),苯二氮卓類安眠藥長時間用容易形成依賴,5-HT1A受體部分激動劑則藥效相對較弱,多用於輕度和中度焦慮症患者。由於絕大多數抗抑鬱藥物都有抗焦慮的作用,對於中度、重度焦慮症患者臨床醫生更多的選擇具有抗焦慮做運動的抗抑鬱藥物。


常見誤區四:

吃抗抑鬱藥物會讓人變傻?藥物不能長期吃?

事實上:抗抑鬱藥物不會讓人變傻,患者和患者家屬的這個擔心是多餘的,多餘的,多餘的(重要觀點說三遍,說三遍,說三遍!)。抗抑鬱藥物是不可能影響一個人的智商的,患者使用抗抑鬱藥物能夠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鬱情緒,根本不會有變傻的情況,服藥後周邊人只會覺得患者精神面貌較生病時變好。


解讀焦慮症常見診治誤區


常見誤區五:

我吃了幾天抗抑鬱藥物,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瀉等藥物副作用,越吃越嚴重,還不能吃?

事實上:在使用抗抑鬱藥物初期,患者可能會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瀉等藥物副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早期藥物副作用會慢慢消失,而抗抑鬱藥物治療效果也逐漸顯現,只有堅持服藥,定期複診,才能痊癒。


常見誤區六:

我吃了幾天抗抑鬱藥物,感覺更加焦躁不安,怎麼辦?

事實上:患者服用抗抑鬱藥物後更加抑鬱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一方面,有些患者在使用抗抑鬱藥物初期可能會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瀉、焦慮等藥物副作用,上述藥物副作用的出現無疑讓患者更加焦躁不安,另一方面,抗抑鬱藥物起效需要1-3周,藥物沒有起效之前,患者的情緒有可能越來越糟糕。可見,在治療早期,患者情緒更加焦躁不安也是常見的現象。如果藥物副作用不是很明顯,患者不必驚慌,動態觀察即可,如果患者的藥物副作用很明顯,可以減慢抗抑鬱藥物加藥速度或給予苯二氮卓類安眠藥(如:奧沙西泮、勞拉西泮、艾司唑侖、阿普唑侖等)等進行對症處理。


常見誤區七:

吃抗抑鬱藥物後體重增加了,藥裡面有激素?

事實上:醫學上,激素一般用於抗炎,對焦慮症症狀的改善是沒有任何作用,反而有可能引起或加重抑鬱焦慮情緒。服用抗抑鬱藥物後體重增加可能與多方面因素有關:一方面,有些抗抑鬱藥物會引起體重增加,如:米氮平阻斷組胺H1受體導致患者體重增加,另一方面,患者服用抗抑鬱藥物後情緒改善,可能患者的身體狀態也會發生改變,如:睡眠改善、體重增加等。


解讀焦慮症常見診治誤區


常見誤區八:

我被確診為“焦慮症”,吃了一段時間藥,感覺已經好了,可以停藥了?

事實上:焦慮症是一種高複發性疾病,焦慮症藥物治療遵循全病程治療策略,需要完成包括急性期治療、鞏固期治療(2-6個月)和維持期治療(至少12月)治療,可見,即使患者的臨床症狀完全控制,仍需要繼續服用較長時間的藥物才能夠最大限度降低其復發的概率,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綜合情況給出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常見誤區九:

我被確診“焦慮症”,請醫師給我用具有最好抗焦慮作用的抗抑鬱藥物?

事實上:說到選擇藥物,每個患者都喜歡和醫生說給自己或家人用最好的藥物,其實,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同一個藥物,有些患者服用效果很好且副作用很小,而另外一個患者服用則可能藥物效果差或副作用很大。在臨床上,每個患者綜合情況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對藥物反應也是獨一無二的。可見,患者在抗抑鬱藥物的選擇上,身體是檢驗藥物是否最好的金標準,在使用前,無法得知哪個藥物是最好的,只有最合適。


常見誤區十:

我被確診為“焦慮症”,醫生根據我的情況選好了藥物,通過好心情平臺購買藥物就可以了?

事實上:好心情平臺作為精神衛生領域第一個隨訪系統,這幾年發展迅猛,從最初的圖文問診,到後來的電話問診,最近更是推出了視頻問診,越來越能夠滿足患者的需求,能夠給焦慮症的診療帶來方便,但是,不少患者認為只要在這個平臺購買藥物並堅持服藥就可以,實際上,好心情上有很多願意犧牲休息時間來幫助患者的醫生,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某位醫生為自己提供專業幫助,請醫生在線給出診療意見,自己到就近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切忌自行購買藥物和服藥。


<code>作者簡介
盧和麗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code>

關注更多精神、心理問題,請下載好心情APP或關注好心情互聯網醫院微信號,3萬餘名醫名家在線護航您的身心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